發毒誓有用嗎?有!趙匡胤發的毒誓就讓宋朝繁榮了300多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堂哥講歷史--探解趣味歷史

說到發毒誓一詞,很多人肯定會呵呵一笑,就我們現在的社會來說,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發誓這種東西了。

但是在思想稍微落後的古代,發毒誓就太有用了,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發的一個毒誓,就讓大宋朝繁榮了300多年。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奪取後周的政權之後,很快便完成了全國的基本統一,建立了大宋朝。

在建國之初,宋太祖便定下了三條鐵律,要求子孫後代嚴苛遵守,並以「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毒誓來加以強調。

意思就是子孫後代誰敢違背這三條誓言鐵律,就會遭到天譴,被天打五雷轟之類的。

1.保全柴氏後人。

趙匡胤的第一條誓言鐵律,就是要保全柴氏後人,柴氏即是後周原先的君主,而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節度使,由於後周皇帝柴宗訓七歲繼位,年幼無知,因為被自己的將士親信們在陳橋擁立為皇帝,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

但取代後周后,對於原後周的柴氏族人,趙匡胤沒有趕盡殺絕,而是禮而待之。

保全柴氏的舉動,極大的體現了趙匡胤的仁義,展現了他仁德的帝王之風,能夠深得民心,更能讓後周留下的賢臣良將,死心塌地的為宋朝賣命。

2.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對於自己的子孫後代,趙匡胤的第二個誓言鐵律,就是要求子孫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這條鐵律的存在,給了宋朝文人賢客極大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讓這些文人士大夫們敢想敢言,思想極其的活躍,不固守成規,因而宋代的文人們大都思想豪放,毫無僵化與奴性,這也是促成宋代文化、文明極其繁榮的重大原因。

3.不加農田之賦。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到了宋朝,趙匡胤更是深知這個道理,因此他便以不加農田之賦的誓言鐵律,來要求子孫善待百姓。

而老百姓有地可種,能吃飽飯,賦稅還不會增加,自然感激朝廷,大宋得到了民心,社會就自然而然的安定了。

另一方面,由於農田之賦不得增加,就促使大宋不得不積極發展商業,來獲取更多的收入。

因而,加大了對商業的開發與支持,使得大宋朝的商業無比的繁榮,處處是店鋪,集市、坊市眾多。

翻開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基本上沒有哪一個朝代能和宋朝比富足,比人民生活的安逸,一幅《清明上河圖》就是宋朝繁榮昌盛的一個縮影。

我國的四大發明,就有三個是宋朝發明的,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就有6位是宋朝人,可想而知,大宋朝是多麼的厲害。

趙匡胤用發毒誓的形式來約束自己的子孫遵守鐵律,讓子孫能以仁德治國,能深獲民心,奠定了安定的社會環境,為宋朝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宋朝能發展壯大,能繁榮昌盛,能讓人民過得富足樂和,雖說有很多原因,但筆者認為,趙匡胤發的這個毒誓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的意見是什麼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

公元927年3月21日,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其父趙弘殷,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禁軍將領。趙匡胤年少時就器宇軒昂,儀表非凡,《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

趙匡胤真的優待前朝了嗎

很多人都知道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典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曾死後在自己的祖宗廟宇中立下一個密碑,總共是三句話。

宋朝人的胸襟為何如此開闊?

在所有的歷史朝代中,我個人比較喜歡喜歡宋朝,可能是因為蘇東坡,歐陽修,包拯,司馬光,王安石等諸多人物的緣故,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經典的文學作品,更多的是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博大的胸襟。

宋太祖勒石

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