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拔諸葛的羽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心中的諸葛只是傳說

諸葛亮在人們心中是智慧的化身,羽扇綸巾,運籌帷幄,不管什麼事在他手裡全都是「小菜」。

他的一些典故為人們所熟知,像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等讓我們覺得他的能耐幾近大羅天仙。

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他為劉備撐起了一個蜀國,究竟他是不是像人們所聽說的那樣神呢?

「調包」的草船借箭

我們都知道蜀吳結盟之際,周瑜妒忌諸葛才能,一天,瑜找亮談論軍事,本有意刁難,就故意問:亮,水上交戰用啥好?亮答:箭。

瑜:亮啊,現在缺箭,你能整來十萬支不?亮答:那咋不能整呢,不都告訴你了麼,別問能不能,就問整多快,知道不?瑜:十天(周瑜心想,小樣整不死你)諸葛亮微微一笑,給周瑜比了個手勢。

周瑜一驚,這啥意思?咋還比了個OK呢?難不成他真能在十天弄來十萬之箭?亮說:只需三天。

瑜心想:找死!瑜說:那好三天弄來十萬支箭,我在這等你。

干否立軍令狀?沒別的意思,你知道這軍隊里這事都得這樣是吧。

亮:我知道,若弄不來甘願受罰。

後來經過都知道,諸葛亮在船上放滿草人騙來了曹操十萬支箭。

其實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另有其人,此人就是孫權。

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也是在赤壁之戰後五年,當年孫權曹操對戰濡須口,曹軍因初戰敗走就拒不出戰,孫權心想:這龜孫兒,咋還不出來,看我使計詐他點。

孫權趁大霧天行數十艘輕舟前進五六里,並且還配上鼓樂,曹操生性多疑,一看就下令亂箭猛射,結果中了孫權全套,讓人圈走十萬支箭。

「借東風」只是浮雲

我們都熟知赤壁之戰,當年周公瑾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南屏山擺下祭壇給公瑾借來東風,使得公瑾大火燒得曹操八十萬大軍潰散敗北。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什麼借東風,只是周瑜生在南方他熟悉當地氣候,他知道每年到那個時節就要颳起東南風。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是故意的神話甚至妖化諸葛亮,他是為了塑造一個極具智慧的人物形象,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間接的誇大。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按照科學解釋。

赤壁之戰發生在湖北省赤壁市北部。

而湖北省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夏季,因大陸氣溫高于海洋,低層氣壓相對較低,風由海洋吹向大陸,形成濕熱的東南季風。

而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季,在冬季,因大陸氣溫低于海洋,氣壓相對較高,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乾冷的西北季風,這種說法認為發生於冬季的赤壁之戰不可能刮東南風。

所以不管哪種說法都否定了諸葛亮借東風的神話。

空城計也是另有其人

當年由於街亭諸葛亮錯用馬謖敗走街亭,司馬懿大軍直逼西城。

此時諸葛亮無兵迎敵,司馬懿在城下大罵:諸葛小兒,你敢出來嗎?亮微微一笑,心想:小樣兒,沒兵照樣弄死你。

諸葛亮命人大開城門,叫人搬來琴,城前幾十萬大軍形成壓迫之勢,亮卻靜靜撫琴,其聲隱含殺機,而司馬懿生性多疑,主要是中諸葛亮計太多了,都形成免疫了,啥事兒都得仔細琢磨琢磨。

司馬懿恐有伏兵,令大軍後撤。

看著茫茫大軍撤退,亮在背後微微補了一句,SB。

撤退不久,司馬懿仔細斟酌才知道上了當,等回去的時候人家援兵已到。

(唉,智商壓制了)

其實翻閱典籍以及聽一些學者的觀點,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使過什麼空城計。

曹操手下文聘曾仿古而用空城計。

當年文聘鎮守江夏一帶,孫全率五萬大軍包圍文聘所在的石陽,當時大雨連綿許久,防禦工事還沒修好,文聘就想,此時出戰肯定不行,守也守不住,只得另想辦法。

經過幾天幾夜的苦思冥想,偶得奇計。

他吩咐城裡人都藏起來,讓城中呈現一片死寂狀態,他自己躲在宮裡,不露面。

孫權在城外好幾天見不到人,憑他多年行軍經驗無法估量當時情況,就認為這其中有詐,於是嚴謹的孫權就退兵了。

諸葛亮是一個智者,這一點無可厚非,小編說這些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貶諸葛亮,只是希望有一個更真實的諸葛亮站在我們心中。

史真相 原創作品

■ 轉載需註明 史真相 四川天地傳媒 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真的用過「空城計」嗎?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三國演義》,諸葛亮在錯用馬謖失掉街亭後,被迫陷入了司馬懿十幾萬大軍包圍的局面。這時,諸葛亮用了一招「空城計」,成功地讓自己化險為夷。但在歷史上,諸葛亮真的使用過「空城計」嗎?

三國憑弔,嗚呼哀哉,周郎猶在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蒸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民。 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 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

揭秘:神算子諸葛亮的真實能耐究竟有多大?

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軍事上的戰績,諸葛亮確實未出茅廬就知三分天下,這在《三國志》《隆中對》裡邊說得很清楚的,諸葛亮沒出茅廬的時候,「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劉備把他挖出來,主要是看上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