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第十二位諸侯,浴血奮戰討逆賊,卻死於盟友之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上一回說到關東聯軍內訌,劉岱殺死橋瑁控制兗州、袁紹趕走韓馥拿下冀州。

與此同時,不甘人後的曹操也聽取了濟北相鮑信的意見,利用劉岱被殺之際積極向兗州擴充勢力。

為了打壓兗州內部的反對勢力,曹操不惜借人之手將另一個在討董期間浴血奮戰的盟友殺害。

這位曾經的盟友,叫做王匡。

王匡,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人氏,早年以輕財好施,任俠放蕩而聞名於世,與蔡邕等名士交好,由此得到大將軍何進的賞識,任命其為大將軍府府掾。

何進謀誅宦官期間,曾派王匡回到家鄉募兵。

不過當王匡帶著募得的五百強弩回到京城時,洛陽的形勢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來何進做事不密,被宦官搶先下手所殺。

袁紹等人聞訊後立即在洛陽城誅殺宦官。

剛剛回到洛陽的王匡義憤填膺,與袁紹一起進攻人瑞門,並在永明堂格殺中常侍高望等人。

不過,王匡的努力並未挽救搖搖欲墜的漢末帝國。

隨著董卓的進京,洛陽不但盡在其控制之下,還發生了少帝被廢,獻帝登基的重大變化。

此時,王匡與袁紹、曹操等人一樣,離開了洛陽,回到了故鄉泰山郡。

為了穩定局勢,董卓先後任命韓馥、劉岱、袁紹等人為各地州郡長官,王匡也名列其中,被任命為河內太守。

不過,與袁紹等人一樣,王匡根本不理睬董卓,與關東各地諸侯組成聯軍,對董卓爆發武裝衝突。

討董之戰期間,王匡不但是第一個與強大的涼州鐵騎交鋒的諸侯,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一路人馬。

當時,他的軍隊駐紮在河陽津地區,與洛陽距離最近,時刻準備渡過黃河向洛陽發動進攻。

為了拔掉這顆眼中釘,董卓所部佯渡平陰津,吸引王匡的注意力,之後以精銳部隊秘密由小平津北渡黃河,運動到王匡側後,在渡口北岸地區大敗王匡,王匡幾乎全軍覆沒,關東聯軍的北線也因此名存實亡。

為了分化關東聯軍,董卓又派出五位大臣前來遊說,其中的一位是王匡的妹夫、執金吾胡母班。

按照盟主袁紹的命令,王匡忍痛殺死了胡母班,但胡母班死後,王匡卻抱著胡母班兩個兒子痛哭。

討董之戰結束後,王匡回到了故鄉兗州,招兵馬兵,準備東山再起。

不過此時控制兗州的卻是曹操。

面對兗州內部以張邈為首的反對勢力,曹操擔心擁有精銳的泰山兵的王匡與張邈聯合,對自己造成嚴重的威脅,於是利用了兗州的另外一個豪族勢力。

也是和王匡有仇的胡母班家族,一起動手結束了王匡這個漢末一代諸侯的生命。

對於曹操而言,消滅王匡等於解除了一個心腹大患;對於胡母班家族,算是報了仇;但對於王匡,也許在死前都沒有弄清楚:這世道究竟是怎麼了?中原之大,怎麼就沒有自己的安身之所呢?曾經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怎麼這麼快就反目成仇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6(按出場順序)

113、劉岱(?-192年),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東漢末年兗州刺史,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討伐董卓的漢末群雄之一。 114、王匡(?-190年代),字公節,中國東漢末年...

關東諸侯聯軍(三國史話)

董卓進京後,採取廢少帝立獻帝、說服呂布反叛丁原、逼走袁紹、自立相國等一系列手段加強了對東漢朝廷的控制。為收納名望、平息儒家士族的反對,董卓重新任用黨人、並拜袁紹、韓馥、劉岱、孔伷等人為關東地區州...

董卓禍亂敗朝綱,諸侯討伐誅叛黨

董卓奉詔率軍開赴洛陽以後,燒殺搶掠,讓大漢王朝最後一點殘光變得更加昏暗了。當時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昏庸無道,喪盡天良。在三國演義中,由曹操發起的反董卓聯合軍可謂聲勢浩大。瞬間集合了十八路諸侯,一...

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其實打不過董卓

《三國演義》第五回講到「曹操發矯詔諸鎮」,號召天下興義師討伐董卓,檄文一出,各鎮諸侯紛紛響應。十八鎮諸侯轉眼就出來了。他們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

十五路諸侯打不贏董卓,秘密原來在這兒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本篇為關東聯軍討董的最後一篇,從明天開始連載袁紹崛起的第一場戰爭——袁紹公孫瓚之戰,敬請關注。造成如此局面最為根本的原因是:關東聯軍的各路諸侯心懷鬼胎,一心想著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