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什麼能夠坐擁四州雄霸天下?因為他有超強的八謀臣,四虎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58期 文/無常奉天玉)

袁紹,字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曾與曹操同為八校尉之一。

董卓入京,開始禍亂朝綱之後,他隻身逃離,被封為了渤海太守。

後來,他大逞雄風,先是從韓馥手中奪得了冀州,又拿下青州、并州,最後大敗公孫瓚,拿下了幽州,從此一統河北,成為了最大的諸侯,就連一世梟雄曹操,在官渡之戰前,都對他頗為忌憚。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袁紹是一個好謀而無決,難成大事的人物,那麼他為什麼能夠有此成就呢?

小編認為,這除了因為他自身懷有大志,且非常努力,再加上他前期的對手較弱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手下能人異士非常多。

雖然在群雄角逐中,袁紹早早出局,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未被單獨列傳,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些人的能力差,相反,他們的能力非常卓越。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袁紹陣營中,能力最卓越的八大謀臣,四大虎將。

一、八大謀臣

(1)沮授

沮授,表字不詳,原本是韓馥的手下,後來袁紹拿下冀州,他順勢歸降。

此人頗有大局觀,擅長謀略。

當初袁紹剛剛入主冀州,他便為袁紹規劃好了發展方向。

他建議袁紹可以剿滅黃巾餘黨,平定黑山賊,并吞並公孫瓚,震懾匈奴,從而一統河北。

之後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霸業。

《三國志》記載:「(沮授道)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

號令天下,以討未復。

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袁紹最初的時候,的確是按照他的規劃前進的,只不過在迎奉天子一事上,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除了曾為袁紹規劃未來之外,他還在袁紹讓幾個兒子各據一州時,提出了勸阻,稱這是禍亂之源;在官渡之戰時,提出了打持久戰的觀點等等,可惜袁紹並沒有採納。

(2)田豐

田豐,字元皓,他的才能與沮授相差無幾,觀點也經常與沮授不謀而合。

例如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事中,他就曾在建議袁紹攻打許都,奪回天子;在官渡之時也,也曾提出了持久戰的觀點。

除此之外,他還頗有軍事謀略,曾在袁紹與公孫瓚戰於界橋時,獻計破敵,立下大功。

當然了,作為一個謀士,他的分析能力也非常出眾,官渡之戰的時候,因為他力勸袁紹與曹操打持久戰,激怒袁紹而被下獄,當得知袁紹果然敗了的時候,他便料到了袁紹不但不會反思,還會將自己殺害,事實果如他所料。

(3)逢紀

逢紀,字元圖,他在天下大亂之前,就因自己的名望,受到了朝廷的徵召,後來到了袁紹的麾下。

他對袁紹最大的貢獻,就是獻計為袁紹拿下了第一塊根據地冀州。

當袁紹還是渤海太守的時候,他建議袁紹取一州為根據地,袁紹卻因冀州韓馥兵強,而自己的士卒疲憊,有些猶豫。

這時,逢紀提出,可以誘使公孫瓚攻打翼州,引起韓馥的不安,然後再趁機勸說韓馥讓出翼州。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曰:「逢紀說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以自全。

』紹答云:『冀州兵強,吾士飢乏,設不能辦,無所容立。

』紀曰:『可與公孫瓚相聞,導使來南,擊取冀州。

公孫必至而馥懼矣,因使說利害,為陳禍福,馥必遜讓。

於此之際,可據其位。

』」袁紹聽從了他的建議,果然順利拿下了冀州。

(4)荀諶

荀諶,字友若,與曹操麾下的荀彧、葛攸同出一族。

他對袁紹陣營最大的貢獻,便是取冀州。

當初逢記提出迫韓馥讓位的計劃之後,前去遊說韓馥的人便是他。

當時他對韓馥說:「公孫瓚的鋒芒正盛,冀州必然不能抵擋,只有袁紹才能助你一臂之力。

但是袁紹是一世豪傑,必然不肯屈居你之下。

作為他的舊友,你不如將翼州讓給他,這樣既可以避免與公孫瓚擊敗,又可以贏得讓賢的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在他的一番威逼利誘之下,「(韓馥)乃讓紹,紹遂領冀州牧。

(5)許攸

許攸,字子遠,與袁紹、曹操等人皆為舊識。

天下大亂之後,他在袁紹帳下擔任謀士,雖然史料中沒有記載,他在這段時間內有什麼作為,但是孔融曾評價道:「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

」將其與田豐相提並論,可見其能力不弱。

他最出彩的表現,則是官渡之戰時,因家人犯法被捕,從而棄袁投曹後,助曹操奇襲烏巢一事。

他的這一謀,直接奠定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取得勝利的基礎。

既然他投奔曹操,能夠有如此出彩的表現,那麼袁紹手下時,估計表現也不會差。

(6)郭圖

郭圖,字公則,也是袁紹的謀士之一。

雖然他在官渡之戰時,力主決戰,導致袁紹大敗;在曹操奇襲烏巢時,堅持勸袁紹派兵攻打曹操大營,不但導致烏巢失守,還逼反了張郃、高覽;在袁紹去世之後,勸袁譚滅袁尚,引了袁氏集團的內鬥,看起來非常像曹操派去的臥底,但是他能夠得到袁紹的倚重和信任,讓其他謀士無計可施,肯定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而且他也和沮授、田豐等人一樣,堅持勸袁紹迎奉天子,只不過一向對他言聽計從的袁紹,在此事上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三國志》記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

(7)辛毗

辛毗,字佐治,他最初曾拒絕了曹操的徵召,追隨了袁紹。

然而袁紹好謀而無決,其子又不顧大局,相互攻斗,於是在袁譚派他向曹操求助的時候,留在了曹操陣營。

史料中雖然沒有記載,他曾獻過哪些謀略,但是從他與曹操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有大局觀,且擅長分析的人。

袁尚和袁譚內鬥的時候,曹操糾結的問題,在於袁譚能否擊敗袁尚,而辛毗卻分析說,這兩兄弟誰勝誰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內鬥,雙方的實力都會削弱,而且他們連年征戰,士卒精疲力竭,再加上有旱災和蝗災,他們糧草不足,以曹操的威望,大軍一到,便可消滅袁尚勢力。

他的這一建議,得到了曹操的認可,他本人也得到了曹操、曹丕、曹叡的重用,曾官至衛尉、大將軍軍師等職,去世後被追諡為肅侯。

(8)審配

審配,字正南,他在袁紹在世之時,倒是沒有太大的作為,反而在官渡之戰時,力主決戰,導致袁紹大敗;還在關鍵時刻,收押了許攸的家人,導致了許攸的背叛。

不過袁紹去世之後,他展露了自己的軍事才華,先是助袁尚抵住了袁譚的攻擊,又在曹操率大軍攻打鄴城的時候,讓曹操吃盡了苦頭,最終他的侄子給曹操作內應,放曹軍入城,他才兵敗被擒。

由此可見,審配也是一個大才。

二、四大虎將

(1)顏良、文丑

因為史料的缺失,關於顏良和文丑的記載非常少,現如今人們也一般將他們相提並論。

這二人都是袁紹麾下的大將,與張郃、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他們二人皆以驍勇著稱。

官渡之時,孔融就曾勸說曹操道:「顏良、文丑,勇冠三軍」,讓曹操小心應對。

只不過這兩人勇武有餘,智計不足——顏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之下,被關羽刺於馬下;文丑的所率的大軍,則被曹操故意丟下的輜重所吸引,為搶奪財物而大亂,最終為曹操所敗,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雖然他們的死亡,看起來非常窩囊,但若他們皆是無能之輩,名士孔融會特意提醒曹操,小心這二人嗎?

(2)張郃

張郃,字儁乂,是河間人氏。

此人有勇有謀,他在袁紹麾下時,已經成為了一代名將。

袁紹與公孫瓚大戰的時候,他便立功頗多,官渡之戰時,他也料到了曹操必然會攻打淳于瓊,襲擊烏巢,建議發兵相救。

只不過因為有郭圖在,袁紹沒有聽取他的建議,反而派他前去攻打曹操的大本營。

此舉無功之後,他又遭到了郭圖的誣告,只能轉投了曹操。

他加入曹魏陣營之後的優秀表現則更多。

至此,張郃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

(3)高覽

高覽,又名高奐,關於他的記載也非常少,他的事跡也大多不可考。

如今我們只能知道,他在袁紹麾下時,曾是與張郃齊名的存在。

而曹操奇襲烏巢之後,他和張郃卻被郭圖誣告,此事讓他難以忍受,於是他主動率兵投靠了曹操。

張郃的能力,眾所周知,高覽既然能夠與其齊名,其能力定然也不弱,只不過這樣一代名將,僅在官渡之戰中,露了這一面,之後便再無記載,他降曹之後的際遇,他的結局,都成了千古謎題。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個人堪稱是三國中最坑爹的狗頭軍師

三國初期,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虎踞冀、青、幽、並諸郡,兵馬幾十萬,文官武將極多,按道理說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應該是袁紹,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袁氏最後竟不能自保,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當然,...

袁紹手下謀士武將雲集絲毫不弱於曹操

四大謀士:審配審配,字正南,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袁紹領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並總幕府。河北平定,袁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配峙其強盛,力主與曹操決戰。官渡戰敗,審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譖見疑。袁紹病...

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