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英雄出少年是「三國」的一大看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吳英雄出少年是「三國」的一大看點
大眾閱讀的興趣和專業性閱讀是不同的,他們的重點不是什麼思想傾向和藝術表現,而是出於自發的精神愉悅需求。
比如《三國演義》,人們最感興趣的主要是兩點:一是智謀的較量,二是戰將的英雄。
而在三國英雄群像之中,孫吳少年英雄尤其讓古今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愛慕不已。
在三國爭鬥鼎立中,與魏國蜀國的老男當道不同,吳國則完全是「小孩當家」。
一從孫策英年早逝,孫權18歲就當上了江東一把手。
而他所依靠的,也全都是清一色的少年哥們。
周瑜算是大哥,只比孫權大7歲。
呂蒙比孫權大三歲,陸遜比孫權還小一歲。
就是可以算得上叔叔輩的魯肅,也只比孫權大10歲。
也就是這一班二三十郎當歲的青年才俊,領導江東世族百姓,統率吳國兵勇將士,打敗了曹操和劉備那一幫老男,導演了諸如大戰赤壁、襲取荊州、火燒夷陵那樣威武雄壯的歷史大劇。
在普通讀者看來,與曹操劉備老謀深算的事故不同,孫吳的少年英雄們就顯得單純多了。
他們一不背負什麼「恢復漢室」的道統,二沒有篡漢奪權當皇帝的野心,三沒有消滅魏國蜀國把天下一統在自家手裡企圖,四沒有假仁假義沽名釣譽的虛偽。
他們的思想也許很簡單,也很本分,就是守護和發展父兄割據的江東,和老百姓一起過農耕富庶的日子。
所以這幫哥兒們用不著在政治上搞那麼多陰謀詭計勾心鬥角,也用不著在軍事上野心勃勃窮兵黷武。
他們只是在那幫老男們要搶奪自己地盤的時候,奮起抗爭自衛,保家衛國,表現出一種淳樸自然的正義和血性。
所以把三國的領導班子相比較,讀者反倒覺得孫吳這撥年青人可愛一點,他們都是沒有被社會刻意化妝的本色英雄。
最讓年青的讀者感到振奮的是,面對曹操劉備這樣強勢的老男,孫吳的少年英雄們是毫無畏懼,表現出藐視一切、敢拼敢打的青春猛烈和銳氣。
曹操開始根本沒把孫權看在眼裡,號稱八十三萬下江南,「橫槊賦詩」,以為可以一口吞下這群小兒,沒料到周郎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把曹操的眉毛鬍子都燒焦了。
後來孫權居然調戲起曹操來,曹操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烤,還不得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關羽驕橫的不得了,在孫吳「鼠輩」面前大擺老資格,更沒把呂蒙看在眼裡,結果被他偷襲成功。
在對待關羽的問題上,也可以看出年青人辦事的衝勁。
如果世故老道一點,關羽逃走就讓他逃走算了,何必還要追殺呢?可這幫年輕人非得窮追到底。
追殺之後他們才想到後果可能很嚴重,又把頭顱給曹操送去,這就純粹在玩小兒把戲了。
然而這也正好體現了青年人辦事的青澀可愛。
後來果然招致劉備氣勢洶洶興師問罪,大兵壓境,聯營七百里,不料又被白衣小將陸遜一把火燒了,活活氣死了劉備這個老男。
正是在這一連串和老男的博弈較量中,孫吳少年英雄的精神氣慨得到強烈的凸顯,而這一切卻並非羅貫中的多情,簡直可以說是歷史的有意!
孫吳少年英雄的可愛,當然也得到歷代文學家和詩人的著意渲染,為他們描畫出「美人如玉劍如虹」的美好形象。
用美女襯托英雄,自古而然。
對於曹操這樣奸雄老男,文學滿足他的好色是奪人妻妾、玩弄少婦。
而對孫吳的少年英雄,文學則特地為他們配之以絕世美女二喬,還讓曹操饞得不行。
特別是東坡詞雲「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成為千百年來最美妙動人的英雄讚歌,更是把孫吳少年的形象推向三國英雄的頂峰,成為三國歷史和文學最靚麗的看點。
人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梁啓超也有「少年中國說」,毛澤東更是熱情讚揚過歷史上年輕有為的青年人的人生價值。
從更高的視角看,英雄出少年就不僅是「三國」的看點,也應該是整個人類歷史的看點。
謀關羽,敗劉備,一人之力打殘蜀漢,他卻出將入相
江東四英將,各有所長,功勞各異,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收復南郡,魯肅力促孫劉聯盟,力主抗曹,確定江東發展戰略,呂蒙奪取荊州,使得東吳取得戰略優勢,陸遜呢,陸遜有什麼功勞,能夠跟他們相提並論?
害死關羽的,不是曹操,不是孫權和呂蒙,而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關羽是怎麼死的?是因為擅自發動襄樊之戰,結果打不下襄樊,反而被孫吳抄了後路,最後敗走麥城,將星隕落。那麼,為什麼他會死得這麼慘?是因為曹操太奸詐,策反了孫權?並不是。曹劉的立場一直都是對立的,孫...
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都是什麼樣的人,給孫權帶來了什麼影響?
可能是由於《三國演義》的緣故,說到三國,更多人關注的是曹魏與蜀漢,而雄踞江東孫吳,總是容易被忽略掉。但只要說到東吳,就不能不提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一說的周瑜,老好人形象的魯...
三國時期著名的東吳四英傑都有誰?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至三國早期孫吳政權的四位重要大臣,按先後順序分別為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四人皆是孫權的心腹近臣,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為孫吳政權的建立和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貢獻。關於四人...
孫權稱帝前為何要屈身忍辱曹魏近十年
公元220年,劉備失荊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個正常人看來,孫權應當張燈結彩,趕緊縫製龍袍忙著稱帝啊。然而,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孫權才正式登基,隨後遷都建業。其實這種屈身忍辱才是孫...
三國里,要是劉備如果聽取諸葛亮建議不伐吳,結局會是怎樣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歷史在不停地發展,讓我們一起撥開那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我們可以嘆謂歲月的無情與當局者的執迷,但不...
劉備死後,蜀國要滅亡,諸葛亮無計可施,此人做了啥?拯救了蜀國
在東漢開國之初,存在著許多的優秀將領,其中就包括了神算鄧禹在內,鄧禹的成名之戰地點在河東,當時他以弱勝強,佐以奇謀,用三千兵破萬人,在平定河東之後,劉秀大喜過望。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
他是吳國的功臣,最後卻被孫權活活罵死,這究竟是為什麼?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各國能人輩出,在孫吳裡面,就有一個人,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文韜武略,為孫權的得力重臣,當上吳國丞相,在和蜀國的戰鬥中,他先建功立業,開疆擴土。誰能想到,他最後竟然是被孫權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