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歷經十朝,都能獨善其身,他究竟有什麼妙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宰相是上要輔助君王,下要安撫群臣的職位,可謂責任重大。

許多人千辛萬苦爬上宰相的高位,卻未得善終。

無論天下如何是是非非,變化莫測,今天的主角都是穩坐釣魚台,如果沒有幾把刷子,是沒辦法做到的。

馮道最初效力於燕王歷經四朝。

五代宰相十朝元老,他可以算的上是歷史上宰相第一人。

歷經十位皇帝,均能進退的當,永葆官位。

馮道沒有什麼雄才大略,也沒有安邦治國的才能,他其實就是一個貪圖官位的庸人。

還沒什麼信仰,一旦看到苗頭不對,便立刻另攀高枝。

從馮道曾經的詩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在唐朝末年,他曾作幽州劉守光的參軍幕僚。

劉守光敗後,他又轉事大宦官、監河東軍張承業。

到了明宗的時候,他又拜端明殿學士,後來又做了宰相。

馮道他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自始至終都是以一副刻苦勤儉的君子模樣示人。

當初馮道在軍中住在一個茅草屋,有個將士搶了一個女子送給他,沒想到他把那名女子安置在別的屋裡。

對待皇帝,馮道也很懂得分寸。

有一次,水運軍將在臨河縣得到一個玉環,玉環玲瓏剔透,上刻「傳國寶萬歲杯」六個字,於是他們便把這個玉環進獻給了明宗。

明宗十分喜愛,常拿出來和眾大臣把玩。

但當馮道看到時,並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阿諛奉承,而是說道:「這是前世遺留下的有形之寶,不足為奇;陛下身懷無形之寶,才是曠世罕見。

」明宗不解,問他緣由,他便是說明宗就是這個國家的無價之寶,這個馬屁拍的極為高明,不光讓皇帝心裡高興,還顯得自己有格調。

後來,明宗死了,愍帝繼位,他還是宰相。

不久,潞王反叛,愍帝領兵就奔了衛州。

而愍帝剛走,馮道就率百官將潞王迎入,李從珂繼續用他為相。

後來,石敬塘滅了後唐,建立後晉。

作為後唐的宰相,馮道居然還親自找石敬瑭談判,最後石敬塘居然任他為司空。

在石敬瑭死後,石重貴繼位。

馮道仍然為相,並且加太尉、封燕國公。

但是不久契丹大軍就打來了,直攻開封,朝廷上下一片混亂,只有馮道不亂。

在面對契丹主的訓斥時毫無懼色。

耶律德光斥責他幾次易主,是不忠不孝的人,不能被信任。

但馮道卻說:「無城無乓,安敢不來?」耶律德光又諷刺他:「你是何等的老兒?」馮道諂媚地說:「我是無才無德的痴頑老兒。

」耶律德光聽完後覺得馮道有幾分意思,便問道:「倒也乖巧。

我再問你,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答道:「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耶律德光被這馬屁拍的十分舒服,便封了馮道做太傅。

後來後漢建立,馮道又歸附後漢,被封為大師。

四年之後,後漢被後周所滅,馮道又成了後周的太師兼中書令。

直到後周世宗柴榮即位,馮道的官運才受到了阻礙,柴榮有雄才大略所以一覺得這個馮道是個小人,後來乾脆找了個藉口,罷了他太師職位,後來馮道又羞又惱,鬱鬱而終。

馮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妙招,他除了要能力卓越之外,還要會做人,要做到處變不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最沒節操的他憑何成為五代官場的不倒翁

徐悲鴻說過,人不可以有傲氣,但必須有傲骨。也就是說做人要有傲骨,要有氣節,中國的士人尤其是讀書人,向來以有氣節著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的文天祥面對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卻不願...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

宰相中的「第一老油條」

1宰相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職業,比較特殊,上要輔助君王,下要安撫群臣,可謂是責任重大,馬虎不得。許多人千辛萬苦爬上宰相的高位,但卻總是臨門一腳的時候犯了失誤,被罰下場。例如明代第一奸相嚴嵩,將嘉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