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是五虎將之一,為何劉備為關羽報仇時極力阻攔?原因有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賞天下無他時很淡然,卻在劉備為關羽報仇時阻擋,趙雲這是為何

說到義薄雲天,三國時期的趙子龍,當之無愧。

自從選擇劉備為老大開始便與他同生共死,互相信任扶持,一起為蜀漢謀劃大業。

在劉備還未成名之前,每每遇到難題,都是關羽、趙子龍幫忙處理。

尤其是趙雲,單槍匹馬,捨身為劉備救回了兒子劉禪。

趙雲這麼大的功臣,在劉備成立蜀國,自命「漢中王」的時候,有點洋洋自得的劉玄德,開始大肆封賞天下,關羽張飛都得到了豐厚的官爵封賞,只有趙子龍一人沒有得到封賞,但是視名利和權力為糞土的趙子龍,非常的淡定。

不過有一件事情,非常出乎意料,一般不參與政事兒的趙子龍,卻出來極力阻擋,那就是劉備打算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的時候,趙子龍跳出來說,我們一直的敵人是曹魏,而不是吳國,蜀漢的初心是要和東吳一起對抗曹魏,實現三分天下的局面,如果貿然進攻吳國,實在是不妥。

趙雲這種變化,到底是為何?一個不貪慕權力的將軍,卻在主子想要為自己結義兄弟報仇的時候,跳出來阻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明知道這樣做,會讓講義氣的劉備生氣,但是趙雲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雖然最後劉備依舊選擇攻打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是趙雲也極力反駁了劉備。

趙雲雖然素日裡不參與政事,一是覺得軍中有諸葛亮,可以處理的妥當這些要事,二是本身自己不喜好名利,做好本分就可以了,這回跳出來和劉備唱反調,武逆劉備意思也是情非得已。

一是看諸葛亮一直勸不了劉備,二是覺得當時曹操剛死,兒子曹丕就稱帝,目前曹魏的國內沒有那麼穩定,人心渙散,目前處於整頓時期,如果這個時候,趁虛而入,自然曹丕是沒有什麼應付能力的,是一個攻打曹魏的絕佳時刻。

如果此時,貿然和孫權大戰,漢中和東吳打起來,曹魏肯定是非常高興的,趁著東吳和漢中的戰亂,曹魏就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了,等曹魏壯大,再想著打敗曹魏就沒有機會了。

這個說辭,得到蜀國多數人的認可。

但是劉備卻麼有聽取,一是因為自己若不給關羽報仇,是為不義,二是自知劉禪無力領導漢中,自己想趁著最後的時間去拼一把,只不過沒有想到自己會輸的那麼慘而已。

也是因為趙雲的建議,讓劉備出發攻打東吳的時候,沒有帶趙雲,最後在得知劉備節節敗退,三次退回白帝城後,趙雲也是倍感無力,明明知道當時蜀國國力不是足夠強盛,卻竭盡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兵力,不打曹魏反攻吳國,唯有以失敗來買教訓了。

趙雲,雖然不看重名利,但是卻非常在意君王的初心,他面對不公平的待遇,立下大功卻不被封賞,毫不在意,卻在劉備不堅持自己的初衷,被憤怒沖昏頭腦的時候,開始跳出來阻撓,實在是情非得已!對趙雲的這次反常現象,你怎麼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替代劉禪,自己稱帝

三國里的蜀國,滅亡在劉禪手裡。劉禪的形象,被認定為「扶不起的阿斗」,還有樂不思蜀。有的人就假想,如果諸葛亮替代劉禪,自己坐上王位,說不定就統一中原,中興漢室了。這只是假象,諸葛亮絕頂聰明,為什麼...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

劉備用人一大敗筆:重用了魏延卻疏遠趙子龍

建安26年,關羽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將獵殺,後兩年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成為歷史的悲劇美談,為兄弟可領百萬雄兵,只為孫權人頭祭奠那一縷亡魂。而歷史的真相往往如妓女的衣服,拔掉了,也就知道...

三國皇帝排行榜,阿斗的名次你猜不到!

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總共有11位皇帝,包括魏國5位,吳國4位,蜀國2位。這裡就對此11人進行綜合排名。排名的依據包括文治武功、品行道德。不過才能方面,當然以作為皇帝所需要的經緯之才為主。同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