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大成者 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朱載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景昉: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羅甚富,如致仕縣丞、捕盜老人、報效生員、儒士、義官、義民、殺手、打手等,皆在籠絡奔走中,即土目亦為心死。

大都眼高襟豁,從學問澄徹來。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紀昀: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張廷玉:王守仁始以直節著。

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

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

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鄧之成:陽明以事功顯,故其學最為紮實有用。


嚴復: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

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

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啓超: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章太炎: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

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何許人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數百年來 中國評價第一人

此人生於明成化七年,五歲錢不會說話,後經異士改了名字,才頓悟初化,後經弘治、正德、嘉靖五十餘年,築學立說,被儒學文士稱為自孔子以來,儒家「二聖」。他就是影響了明朝半部歷史,甚至直接促進了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