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麼不入空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里有個特別出名的故事:空城計。

之前咱們看這個故事,會覺得諸葛亮實在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

總之吧,恨不得把所有能表現有計謀的詞安在諸葛亮身上。

可是,要是仔細想想,司馬懿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他怎麼就那麼容易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呢?難道他真那麼傻?

其實,要是咱們結合當時的歷史情境來看,這件事就特別合理了。

文史作家王宇清有一篇文章,就給大家解開了問題的答案。

咱們看當時的情況,按照《三國演義》的敘述,司馬懿當時帶領的是15萬大兵,諸葛亮呢,只有2500人馬。

就算司馬懿不知道情況,他可以先派一支隊伍去試探一下啊,或者,乾脆先把諸葛亮的那座城給包圍起來,反正那座城也不大,當時蜀國又處在慘敗的情況下,強能強到哪裡去呢?

這些咱們輕而易舉就想到的辦法,司馬懿竟然全沒有想到,這要是別人也就算了,可他是司馬懿啊,多年領兵征戰,連諸葛亮都不得不承認他老謀深算,說曹魏政權是他一個人撐著,一點都不過分。

咱們看魏國和蜀國打仗,魏國基本上都是司馬懿領兵。

可就這麼一個人,在諸葛亮的空城面前,直接就退兵了。

這裡面真的就沒有別的原因嗎?

要說清這個問題,咱們就得從司馬懿的處境說起。

原來,就是因為司馬懿太能幹了。

這太能幹的人,就容易遭人嫉妒,你這麼能幹,別人怎麼辦啊。

所以,在魏國內部,司馬懿的政敵可是不少,那些人別的不行,沒事在皇帝曹睿那裡給司馬懿上點眼藥,做的還是挺到位。

這個情況,和司馬懿多次交手的諸葛亮是了解的,他一看這是個機會啊,就派人到魏國去散布司馬懿要造反的消息。

你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差點要了司馬懿的命,幸虧有人給司馬懿求情,司馬懿的命算是保住了,但職位也沒了。

這一轉眼就到了諸葛亮六出祁山討伐魏國,沒有了司馬懿的魏國軍隊哪裡是諸葛亮的對手啊,眼看著曹魏的江山就要被諸葛亮給滅了。

這時候魏國皇帝曹睿想起司馬懿來了。

本來打算老死在家鄉的司馬懿,竟然因為諸葛亮的討伐,時來運轉的復出重掌軍權了。

這就是司馬懿帶領15萬大兵,兵臨諸葛亮城下時的處境。

要是過去,這肯定是司馬懿立功的大好機會,可是現在,司馬懿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就不能不掂量一下了。

一是殺進去,把老對手滅掉。

可滅掉諸葛亮之後會怎樣呢?魏國從此高枕無憂,那些政敵又會時不時在皇帝面前給他上上眼藥,要是哪天皇帝又想殺他,到時候他去哪裡再找一個諸葛亮來討伐魏國呢?

二是退兵,只要諸葛亮還在,魏國就需要他,那些政敵就不能拿他怎麼樣。

反過來說,魏國只要有他司馬懿一天,諸葛亮對魏國也無可奈何。

退兵對魏國來說,沒有好處,也沒有什麼壞處。

這麼一說,咱們就明白司馬懿為什麼選擇退兵了吧。

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空城計的故事,在歷史上其實沒有發生過。

街亭之戰發生的時候,跟諸葛亮打對手仗,根本就不是司馬懿,而是魏國另外一名大將。

空城計,不過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故事。

聽到這你得說了,說了半天都是假的,你分析的再頭頭是道又有什麼用呢?這咱們就不得不佩服羅貫中了,這些細節雖然是假的,可從大脈絡和司馬懿的處境上來說,卻都是真實的。

並且啊,這樣的事,在過了快兩千年後,還真發生了一件一模一樣的事。

那是在辛亥革命後,清政府不得已請之前被罷黜的袁世凱出山對付南方的革命黨。

要是從實力上說,袁世凱拿下革命黨根本不成問題,可是袁世凱當時的處境,和空城計里的司馬懿一模一樣,之前就因為勢力太大遭到清廷懷疑,差點丟了命。

這時候,他哪裡還敢用全力對付革命黨呢。

結果最後清廷只能和革命党進行和談,讓袁世凱漁翁得利當上了大總統。

要說巧也是真巧,曹家天下,最後也是被司馬家的人代替的。

咱們在今天聽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要是一個系統不能給身處其中的個體安全感,那麼個體就不敢用全力去為系統效力,最後遭受損失的會是誰呢,估計不用說,你也猜到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今日值得花時間」(司馬懿為什麼不入空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