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真是因多疑而撤兵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虎嘯龍吟》熱播,相信大家對吳秀波扮演的司馬懿記憶深刻。

那三國演義里,司馬懿因多疑而未識破孔明的空城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孔明就是比司馬懿技高一籌?

其實不能僅僅用「多疑」作為司馬懿撤兵的理由。

那樣顯得太過草率。

試想一下當時場景,十五萬大軍啊,就因為諸葛彈一彈琴,就匆忙撤軍?完全可以派出一支小部隊先行攻入城去試探一下;或者派大軍先將空城包圍起來再說倒要瞧你諸葛亮這琴,究竟能彈到幾時?當時蜀國已連敗數戰,匆忙間怎能組織大軍抵抗。

但是,大軍撤了,到底是為何呢?

司馬懿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滿著艱險的。

他時常遭人嫉妒,政敵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牽制。

司馬懿領兵後,在戰場上遇到諸葛亮這一勁敵。

戰場上的數度交鋒,諸葛亮充分領教過司馬懿的厲害。

正因為有司馬懿在,智如諸葛也不能把魏國怎麼樣。

換而言之,司馬懿能在魏國被封大都督,某種意義上講,靠的竟是諸葛亮的「功勞」。

因為滿朝的文武,只有他司馬懿可與諸葛亮一較高低。

有諸葛亮在一天,他司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敵就奈何他不得。

而如果哪天諸葛亮一旦不在了……在「空城」里虛張聲勢的諸葛亮雖然勢單力孤,此時雖正是殲之滅之的大好時機,但老於世故、深謀遠慮的司馬懿,這時候卻不能不去考慮許多戰場之外的東西,比如,一旦魏軍大獲全勝滅掉蜀國後,自己個人的生死存亡。

很顯然,一旦抓住了諸葛亮,魏國面臨的大敵也就不復存在了。

既然魏國不再有致命的死敵,自己也便失去了獨特的價值,就會在激烈的朝廷權謀戰爭中,再一次被政敵們置之死地。

所以,眼看勝卷在握,明知前方是一座空城,司馬先生毅然的撤軍了。

放諸葛亮一馬,何嘗不是放自己一馬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巧施空城計

三國時代天下紛爭,三足鼎立,魏、蜀、吳各據一方。為了結束分裂局面,一統天下,蜀國丞相(軍師)諸葛亮曾多次率兵親征,先後五次討伐魏國。一次,諸葛亮令魏延率軍向東進攻,自己則帶一萬軍隊留守陽平(今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