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空城計」漏洞百出,這才是司馬懿的高明之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橋段讓人耳熟能詳,比如溫酒斬華雄,草船借箭,空城退敵,但這些畢竟是作為小說作品中出現的,究竟在歷史上是否存在,就很難說了。

畢竟《三國演義》是作為小說存在著作的,許多事實並非史實。

今天我們要講講「空城退敵」這一橋段,當時的背景已經是諸葛亮掌握蜀國大權,出祁山時在馬謖痛失街亭之後,諸葛亮退兵守城。

後來諸葛亮以空城嚇退多疑的司馬懿,這橋段甚至被後人列入三十六計中,成了心理戰役的主要例子。

實際上,空城退敵的情節還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最明顯的問題,諸葛亮當時鎮守西城縣,地方就那麼大,即便裡面藏滿伏兵也未必能打贏司馬懿十萬大軍,所以說司馬懿的退兵絕非中計。

就當時的背景來看,蜀國的實力已經嚴重旁落,武將和謀士都比較匱乏,再加上頻繁的發動戰爭,致使國力衰減,最後只有智謀超群的諸葛亮成了蜀國的頂樑柱。

但是為什麼司馬懿還是跑了呢,實際上並不是害怕「空城」裡面的人,不得不服這個諸葛亮。

諸葛亮是在走險棋,他也猜到司馬懿會退兵,因為諸葛亮知道自己死了,下一個死的就是司馬懿自己。

司馬懿是個聰明人,知道蜀國國力衰敗,諸葛亮也沒有什麼翻盤的機會,但如果魏國過分的強大,會讓司馬懿的地位不保。

而司馬懿第一次被魏國所用就是為了對付諸葛亮,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假如司馬懿真的除掉了諸葛亮,也只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

司馬懿本人臨死前曾經有一句遺言,「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

這一句話就道出了司馬懿的本意,司馬懿的一生在魏國做官,但是卻沒有掌實權,不但不能被重用,而且還有性命之憂。

司馬懿一直忍到七十多歲才迎來了機會,他的前半生都在忍,在亂世三國中,各種群雄崛起,等他們彼此廝殺殆盡時,司馬懿才為自己找到了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諸葛亮五丈原不死,能否統一三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塑造了那個戰火紛飛年代裡的眾多世人耳熟能詳的形象,智、義、奸三絕更是深入人心。其中智絕諸葛亮更是因為其智慧超群、忠心不二受到百姓喜愛。也因為在五丈原...

諸葛亮那麼神,蜀國怎麼沒一統中原

諸葛亮之所以在人心中有一個神機妙算的印象,是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深謀遠慮,呼風喚雨,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而決勝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於司馬懿面...

歷史:諸葛亮的空城計壓根就不存在!

眾所周知空城計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的小說里,是公元228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一次北伐時候的故事,雙方的主帥分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但是在歷史上,蜀國的前兩次北伐面對的魏國大帥都是曹真!破街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