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名將,一念之差沒做成皇帝,還差點被酒肉之徒殺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末一般公認有三大名將:皇甫嵩、朱儁和盧植,三人主要功績都是鎮壓黃巾,也因此三人成了漢末、三國前奏時的傑出將軍代表,其中皇甫嵩是毫無爭議的鎮壓黃巾的首功,可謂是漢末第一名將。
皇甫嵩(?—195年),字義真。
安定郡朝那縣(今寧夏彭陽)人。
東漢末期名將,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出身於將門世家。
最初舉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征為侍郎,遷任北地太守。
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任左中郎將,與朱儁率軍鎮壓黃巾軍,戰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
皇甫嵩到任後,上奏請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
後因得罪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
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為左將軍,擊破王國叛軍。
董卓掌權時,征皇甫嵩入朝為城門校尉,因私怨被其陷害下獄,經其子皇甫堅壽求情才得以保全,遷任議郎、御史中丞。
董卓被誅後,任征西將軍,誅滅其宗族。
再遷車騎將軍。
初平三年(192年),拜太尉,後因災異被免。
復拜為光祿大夫,遷太常。
興平二年(195年)卒,追贈驃騎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平定「黃巾」給皇甫嵩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使皇甫嵩的人生達到了輝煌的頂點。
也由此有名士閻忠勸說他實行「非常之謀」,「南面稱制」。
據《後漢書》記載:
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
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干說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
故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幾以發。
今將軍曹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謂也?"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
今將軍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
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摧強易於折枯,消堅甚於湯雪,旬月之間,神兵電埽,封屍刻石,南向以報,威德震本朝,風聲馳海外,雖湯、武之舉,未有高將軍者也。
今身建不賞之功,體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忠曰:不然。
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嘆者,機失而謀乖地。
今主上勢弱於劉、項,將軍權重於淮陰,指捴足以振風雲,叱吒可以興雷電。
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先附,振武以臨後服,征冀方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官之罪,除群凶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況厲熊羆之卒,因迅風之勢哉!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
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
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
嵩懼曰:"非常之謀,不施於有常之勢。
創圖大功,豈庸才所致。
黃巾細孽,敵非奏、項,新結易散,難以濟業。
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
若虛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
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且不朽。
反常之論,所不敢聞。
"忠知計不用,因亡去。
其實以皇甫嵩當時的名望與實力的確是能夠有著非常大的號召力的,至少比董卓的條件要好多了,可惜很多事件可以看出皇甫嵩並沒有太大的野心,更像是一個單純聽命於朝廷的軍人,所以也導致後來還差點被董卓這個公認的酒肉之徒給殺了(董卓掌權時以朝廷命令徵召他也一樣乖乖送羊入虎口)。
史上水平最差的農民起義,雖有百萬之眾,卻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曹操三十而立之年,東漢帝國的大廈終於歪了,數十萬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在其首領張角的振臂一呼下同時發難,各從冀州、潁川、南陽三個方向對洛陽形成了包圍之勢。天下紛紛...
坐看漢末天下倒懸的皇甫嵩,憑什麼會位列武廟七十二良將之一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漢末第一名將」皇甫嵩文:小A史蒂芬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這是一首流傳於漢末的民歌,相傳為冀州百姓所作,所歌頌的是時任左中郎將的皇甫嵩平定黃...
此人有平定天下之功,卻無奪天下之志,縱容他人導致天下再次大亂
三國有一個將軍,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嶄露頭角並立下赫赫戰功,平定天下;在亂世開啟之時,卻不同於孫堅袁紹曹操等人一般去吞併漢家天下,而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官。這個人就是我們的漢末名將——皇甫嵩,其實皇甫...
此二人是討黃巾首要功臣,一個抑鬱而終,一個氣憤而死
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之亂,在太平教張角的領導下數十萬黃巾軍揭竿而起,大漢王朝岌岌可危。一開始地方的州郡根本無法抵抗,很多城池淪陷,這時候漢靈帝緊急派遣兩個人徵兵去迎戰黃巾,這兩個人就是皇甫嵩和朱儁...
東漢最後三位名將各個戰功赫赫,曹操只配提鞋,卻不能匡扶漢室
東漢王朝能夠歷經195年,小編認為真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首先東漢雖然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但是還是完整的繼承了西漢的軍事力量,使得東漢即使到了末年對外戰爭中也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其次是兩漢四百...
漢末最後的名將:大漢王朝因為他們才延續了數十年
東漢末年,龐大的帝國外表下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大漢朝廷早已腐朽不堪,宦官外戚亂政,賣官鬻爵之風盛行;百姓流離失所,因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了,他們對統治者失去了希望。終於在光和七年(公元18...
平定黃巾起義的最大功臣,放棄了成為亂世霸主的機會
文|小河對岸漢末三國之亂,以黃巾起義為起始標誌。而平定黃巾起義的最大功臣,乃是出身於將門世家的皇甫嵩。皇甫嵩字義真,為安定郡朝那(今寧夏固原)人,其父皇甫節為雁門太守,其叔父皇甫規為度遼將軍。史...
東漢後期名將平定黃巾起義勛臣皇甫嵩生平
東漢末年,皇權衰敗,朝綱紊亂。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亂政,使曾經一度輝煌的漢王朝面臨著即將倒塌的危機。靈帝末年,生活的困苦,使身處窘境人們開始習慣性的期盼救世主的出現。於是,歷史進行了選擇,一個並不怎...
東漢末年居功至偉的三名將領:皇甫嵩、朱儁、盧植
東漢末年,民不聊生,戰亂橫行,社會動盪不安。黃巾起義帶來了各地連年的戰火。在東漢朝廷方面,平定各地、穩定大局上居功至偉的三名將領、重臣,即皇甫嵩、朱儁、盧植,後人在傳習和引用時,習慣將他們合稱為...
此人堪稱三國第一名將,曹操恨不得為他改名換姓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皇甫嵩,東漢末年名將,平定過黃巾,計破過王國,威震東漢朝,風馳海內外。《後漢書》專門列傳記載皇甫嵩為人仁愛謹慎,盡忠職守,有謀略,有膽識。以至公元782年,皇...
漢末第一名將·驃騎將軍皇甫嵩
他,是一位已經消失在歷史雲煙中的一代名將。他,更是一位曾經一度可以登頂天下最高主宰之位的亂世悍將。他,前半生極其璀璨,然其後半生,卻最終泯然眾人,為天下所不齒。他,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說他痴,更人...
漢末名將皇甫嵩,有三次機會可以改寫歷史
一、皇甫嵩生平簡介皇甫嵩字義真,漢末名將,安定郡朝那縣(寧夏彭陽)人。皇甫家族是西北大族,將門世家,皇甫嵩一生幾度沉浮,剿滅「黃巾軍」,平定「王國之亂」。官職車騎將軍、太尉、光祿大夫、太常等職,...
儒將遺風挽悲歌:本可自立稱帝的皇甫嵩,為何成了董卓的階下囚?
東漢末年黃巾亂起,天下響應,京師震動。而此時由於外戚宦官交替執政已經腐敗不堪的漢王朝之所以沒有立即滅亡,主要是靠皇甫嵩、朱俊等一批既有謀略又忠於朝廷的儒將的不懈努力,才挽大廈於將傾。但這一批儒...
世人只記得三國,卻忽略了漢末,真正的群英薈萃,可惜已是末年
看三國,世人都只記得呂布、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許褚、典韋、張遼、太史慈等等武將,以及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郭嘉、荀彧等頂級謀士,但是,這些人其實並不是最輝煌的。真正漢末的頂級大才數不勝...
涼州三明,平定黃巾起義手段恐怖,甚至不惜屠殺十萬造京官!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涼州三明」吧,這三人雖然如今名氣不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等人那般大,但是在歷史上,他們三個都是地位極其崇高之輩。涼州三明之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