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有平定天下之功,卻無奪天下之志,縱容他人導致天下再次大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有一個將軍,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嶄露頭角並立下赫赫戰功,平定天下;在亂世開啟之時,卻不同於孫堅袁紹曹操等人一般去吞併漢家天下,而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官。
這個人就是我們的漢末名將——皇甫嵩,其實皇甫嵩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職業軍人,評價為忠臣良將不為過。
但是皇甫嵩是剿滅黃巾軍大起義的漢朝功臣。
公元184年,黃巾軍大起義。
皇帝選天下精兵,官拜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持兵符令箭,和右中郎將朱俊組建王軍四萬出兵。
在穎川得曹操配合,大獲全勝,斬首數萬,封都鄉侯。
隨後平定汝南,後來在倉亭斬黃巾軍首級七千,與張梁對峙廣宗又勝,斬張梁,殺敵三萬,逼死起義軍將士跳河淹死有五萬多人。
並將張角從墳墓中挖出開膛破肚,斬首回師,在曲陽又戰勝張寶,斬黃巾軍戰士首級十萬。
由此皇甫成為鎮壓黃巾軍起義的第一功臣。
史載皇甫剿滅起義是「威震天下」。
而此時的董卓呢?在廣宗,先前的皇軍是北中郎將盧植和東中郎將董卓進行鎮壓,結果二人先後敗陣。
此時皇甫嵩和董卓同為中郎將,但是皇甫嵩要高半級,因為左為中郎將中最大。
由於鎮壓黃巾軍成功,皇甫嵩拜車騎將軍,領冀州牧。
達到了權力頂峰,僅次於何進。
但後來冒犯了十常侍中張讓,被免了官職。
董卓呢?先前因為鎮壓黃巾軍不利,被奪了中郎將職務,但後因鎮壓涼州韓遂叛亂有功官拜前將軍,權力開始膨脹。
東漢中平五年,粱州王國叛亂,兵圍陳倉,皇甫嵩從新被起用,授左將軍職,都督前將軍董卓共同出兵,由於雙方作戰意見不合,而且皇甫的作戰意圖正確,董卓非常慚愧,開始仇恨皇甫嵩。
這時,皇甫嵩與董卓開始有了一些過節。
第二年,董卓領并州牧,開始招兵買馬,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大軍閥。
朝廷要董卓歸皇甫嵩管轄,董卓不聽,並上表自請逆命。
當時的董卓只有皇甫嵩能制約的住,皇甫嵩無論是政治地位、軍事實力還是軍事才能,都要強於董卓,當時有人說:「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而且朝廷很多人都已看出董卓來狼子野心的人,並勸皇甫嵩「仗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
可是皇甫嵩不聽,說:「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
」結果皇帝讓步於董卓使其更加事無忌憚。
而皇甫嵩不爭權奪利,坐看軍權大事變化,加之屠夫出身的何進和袁紹密謀調外藩進京城殺閹黨,結果謀事不密,事敗身死。
董卓控制了東漢政權。
從此為禍天下。
當初,天下人人皆知「朝廷失政,漢室傾頹」,已經沒有制裁地方軍閥的能力了。
而皇甫嵩沒有趁其羽翼未豐時除掉此人實有縱容之過啊。
皇甫嵩因戰亂而成名,等到真正的亂世開啟後反倒無所作為了,大概跟中規中矩的性格有關。
皇甫嵩手握強兵,與董卓有矛盾,但幾次放過了問罪的機會,跟孫堅那種果敢性格完全兩樣。
接到董卓召喚後皇甫嵩便不顧危險去就職,可見他沒有爭天下之心,但並不懦弱。
從董卓之亂起,皇甫嵩便沒什麼大作為,官職的任免也隨朝廷心愿,當然都是三公九卿或級別近似的將軍,但都沒有什麼實權,也無須完成什麼重大任務。
最高當過太尉,但因為流星被免職,說古人迷信吧倒也未必,可能就是找個藉口騰位置。
皇甫嵩對三國歷史的發展其實沒多大助力,真正亂世開啟後皇甫嵩幾乎出世了,始終掛著幾個閒差養老。
早年皇甫嵩最輝煌的時候就是破黃巾,但黃巾亂對三國的發展不過是提供一個契機使地方坐大,在當時地方坐大已不可避免,皇甫嵩破黃巾的快與慢倒是不那麼重要了。
梁園日暮亂飛鴉:漢末北軍
西漢被王莽「和平演變」了,沒有成建制的軍人反抗(軍權都被王莽事先把持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熟悉三國的人都認為黃巾起義是被曹操、孫堅、劉備、袁紹等群雄鎮壓的。其實史實遠非如此。曹操等人只是乘時...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規模這麼大,究竟是誰屢出奇兵剿滅了他們?
要說起東漢末年的三國鼎立,則要從黃巾起義開始。正是由於黃巾起義,才為後來的三國時期造成了原因。這場黃巾起義規模極為浩大,不過最終依然是以失敗告終。然而黃巾起義怎麼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呢?剿滅黃巾軍...
名將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的三大戰役
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任左中郎將,與朱儁率軍鎮壓黃巾軍,戰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皇甫嵩到任後,上奏請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
漢末第一名將,卻是完全不懂政治的糊塗蛋,還不如呂布
改變三國歷史的非主流人物⑥東漢末年,有三名重臣在平定各地、穩定大局方面居功至偉,即皇甫嵩、朱儁、盧植,後人習慣將他們合稱為「漢末三將」。其中最出名、功勞最大的是皇甫嵩,《後漢書》稱讚他,「天下大...
漢末第一名將·驃騎將軍皇甫嵩
他,是一位已經消失在歷史雲煙中的一代名將。他,更是一位曾經一度可以登頂天下最高主宰之位的亂世悍將。他,前半生極其璀璨,然其後半生,卻最終泯然眾人,為天下所不齒。他,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說他痴,更人...
漢末三國第一位絕世名將,有望效法董卓、曹操一統天下,卻放棄了
漢末三國時代湧現了大批名將,如曹操、呂布、關羽、張飛、周瑜、陸遜等。這個時代崛起的第一位將星,是名聲不怎麼響亮的皇甫嵩。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人,但是他本來是有希望成為三國時代的主角的。皇甫嵩曾經掌...
黃巾起義的勝利果實究竟歸了誰
東漢朝廷派出三路大軍:皇甫嵩、朱儁、盧植去和地方軍討伐黃巾軍。黃巾軍也分三路:張角、張寶、張梁。其中,盧植與張角對戰於河北廣宗,皇甫嵩、朱儁與黃巾軍對戰於河南潁川。盧植有五萬人馬,張角15萬人馬...
黃巾起義失敗後 鎮壓起義的三大功臣盧植皇甫嵩朱儁結局如何
黃巾起義,是中國東漢末年鉅鹿人張角所領導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於甲子年184年發生,此次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由於起義軍頭裹黃巾,故作黃巾軍,這次起義不到一年就被東漢...
滅黃巾軍的七大名將,三人成了皇帝,還有一人殺了一個皇帝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一夜之間聚眾百萬,全國七州二十八郡群起響應,黃巾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震動天下。只是漢祚不亡,尚能苟延,朝廷仍有志能之士,民間亦有忠...
國兆文化——歷史朝代人物精編之東漢(下篇)
蔡倫(?一121)字敬仲。桂陽耒陽(今湖南郴縣)人。宦官。和帝時,為中常侍,曾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其製作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所效法。後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