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的學習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對於學生今後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語文也是一門不斷積累的課程,不能急功近利。

因此,要從小學時期就開始重視語文學科的教育和培養,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我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歸納了幾點語文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閱讀能力\素材\積累\內涵\遺忘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社會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它學科的基礎,是我們生活中聯繫最密切的學科之一。

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十分重要。

下面,我就談談語文的幾種學習方法,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課前預習

課本知識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

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能夠認真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堅持複習,就能提高學習成績。

其實,這還遠遠不夠。

學習的前提條件是預習。

也就是說在上課之前,要預習課文,在預習中要邊讀邊思,儘量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方法,主動去解決問題,把不懂的問題隨時在書中畫出或記下,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課文要反覆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

為了鞏固知識,最好在課下多做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

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自學能力。

(二) 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朵浪花,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的,這就需要時時刻刻去積累知識。

積累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閒時,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更能陶冶情操。

首先,要讓小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

調查發現,閱讀能力強的小學生多數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樂於讀書;而閱讀能力差的小學生常常討厭讀書,覺得讀書沒意思。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會直接影響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千方百計誘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首要條件。

多鼓勵孩子閱讀,及時肯定孩子閱讀的進步,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自由選擇閱讀的空間,避免強制手段限制孩子,孩子才能有濃厚的興趣去閱讀,帶著渴求去閱讀。

其次,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要從易到難。

小學生只有嘗到成功的喜悅,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才會樂讀。

如果一開始就 「碰釘子」,那麼他們只會害怕、逃避閱讀。

所以,根據小學生的已有水平,選擇恰當的材料,由易到難很重要。

體裁上,小學生閱讀材料應以記敘文為主,簡單的說明文和議論文為輔,意義明了、琅琅上口的古詩、兒童詩歌也可以閱讀。

在文體上,小學生喜歡童話、傳記、民間小故事。

另外讓小學生看報紙上的短新聞,多了解當前的事。

第三、要先看單篇短章,後讀成本書。

有的家長抱怨孩子讀書沒有常性,一本書讀了個開頭就擱下。

其實,讓小學生硬著頭皮啃「硬骨頭」原本就是不恰當的。

「硬骨頭」中信息量較大,要求讀者有較好的記憶力和連貫能力,否則讀到後面忘記前面,始終一團亂麻。

而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沒完全形成,即便堅持啃完「硬骨頭」,也是一知半解,糊裡糊塗。

所以,小學生應讀單篇短章,再視具體情況指導小學生讀簡本或「硬骨頭」中節選章節。

第四、要先精讀後略讀。

精讀側重於閱讀理解、領悟與分析;略讀側重於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

精讀與略讀都是小學生應掌握的閱讀方法。

由於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限,所以精讀的訓練在先。

精讀訓練基本過關,才可以進行略讀訓練。

否則容易導致小學生一味追求高速度而囫圇吞棗。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完成。

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摘抄本,在閱讀中將看到的好的詞句摘抄下來,經常看,讓它們學以致用。

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取長補短,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大量閱讀,就會掌握豐富的知識,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寬。

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起來,寫作時才能才思敏捷,寫出好的文章。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

但能做到的人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獲得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文章的人也不多。

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挖掘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了解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吸取人之長處以補己的短處。

還有,要不恥下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或電腦,如果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馬上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要不懂裝懂。

所以適當的積累是很有必要的。

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學生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餘時間進行積累,因此,積累時必須要有選擇。

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誌,從電視、廣播、網絡上獲取信息,並有針對性的做閱讀筆記。

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

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 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

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能幫助我們。

我們把每一天見聞都當作是一個無聲的課堂,在這個學堂里盡情吸收陽光和雨露,從點滴的小事上感悟屬於自己的文章,就是說用心傾聽小事,用道理來分析小事,長此以往,作文水平怎能不提高。

其次,我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天都在經歷著不同的語文,面對那色彩斑斕的詞句,難道不想占為己有?腦子只能記住一時,用筆記在積累本上,將會終身受用,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寫好的作文要反覆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聽取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四)語文學習重在讀、思、記

讀書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我們讀書時,大多數學生只做到了「眼到」和「口到」,往往是一知半解,或是只停留在表面,淺嘗輒止而對其內涵掌握甚少。

我認為讀書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對文中所敘述之言,心領神會,舉一反三,才能說是真正會讀書。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

」(3)學習語文,大家必須學會筆記,要在讀的過程中,摘其精華,進而領會其主旨。

這一點也就是上文所說的「手到」。

另一層意思就是記住。

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要博聞強識,熟讀成誦,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

學習跟思考也是密切相關的,《論語》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4)只學習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等於囫圇吞棗,;只思考而不學習,只能是百思不得其解,流於空想。

高爾基也說:「懶于思考,不願意鑽研,不深入理解,自滿和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

」另外,大家不要忘記複習。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並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遺忘曲線告訴我們,我們的記憶,在初始時,遺忘的速度最快,時間越長,遺忘日漸緩慢,所以,大家在識記之初,要反覆誦讀,使之牢記於心。

只要同學們養成讀書的習慣,勤於筆記,深入思考,反覆訓練,學習中不斷的摸索出適用於自己的方法,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一定會學好語文。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作者:呂桂賢(遼寧省蓋州市東市小學)

參考文獻:

(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著《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版,第144頁。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盛唐詩人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 不動筆墨不讀書 徐特立

(4)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的《論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提升小學生閱讀的方法

小學生閱讀方法讀書要做到五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耳到——就是指耳朵要聽見自己的讀書聲; 手到——就是指手裡拿好一枝筆,旁邊準備一本筆記本,要及時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做讀書筆記。 心到...

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閱讀,遠離作文煩惱

如何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是運用腦的機能去對語言文字進行獲取信息、整合信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價值的重要途徑。寫作是閱讀的結果,是閱讀積累的飛躍。閱讀教學的宗旨提高效率,培養閱讀習慣,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