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杯酒,定了300年江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

第二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

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

這場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功,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蹟」

大宋初創,宋太祖趙匡胤遇到了與漢高祖劉邦同樣的問題,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將軍,使其不致於危及新到手的皇權。

太祖有一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雖然是針對南唐政權而言的,卻也把他對功臣近侍的戒備之心,表露得淋漓盡致。

對南唐可以用武力征伐,但對手下的開國元勛怎樣處置,讓深諳機謀的宋太祖非常棘手。

其實,趙匡胤沒有劉邦心眼那麼多,起初,他並沒有在意武將們手中的兵權,他還是比較相信哥們義氣的。

杯酒釋兵權的始作俑者是趙普。

這位「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軍師,適時提醒太祖,得防著那些手握重兵、威望甚高的將軍們,「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兵權」,這是趙書記(趙普擔任趙匡胤的節度掌書記)給新天子治軍的十二字方針。

說起來,並非趙普有多先見之明,軍閥動輒扳倒當朝皇帝自己坐上龍椅的事情,在五代,屬於家常便飯。

這正是趙普替太祖擔心的起因。

而另一個更具說服力的例證是,趙匡胤就是擁有無邊的軍權後,從人家後周七八歲孩子柴宗訓手裡,把天下「順」到手的。

你能順別人的天下,就敢保證別人不會順你的天下?道理很簡單。

一天晚朝結束,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喝到酒酣耳熱之際,太祖突然屏退左右侍從,推心置腹地向他們訴起了衷腸。

他說:「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我是到不了今天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是,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從來都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忙問:「這是什麼緣故?」

太祖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這不難知道。

我這個皇帝位置,誰不想坐坐呢?」

石守信等人聽出了話中之音,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話,軟中帶硬,將領們知道自己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頓時冷汗淋漓,一邊流淚,一邊叩頭,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明路。

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有如白駒過隙,所有追求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些金錢,多有些享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困而已。

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多買些良田美宅,為子孫置下永久的產業。

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我再同你們結為兒女親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太祖已經把話講得這樣明白,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的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都上表聲稱自己有病,要求解除軍職,宋太祖欣然同意。

杯酒釋兵權,解決了內亂的問題。

這也是宋朝三百二十年江山沒有出現內部兵變叛亂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

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後來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內強外弱,這是是杯酒釋兵權的另一個弊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身上有太多的謎讓後人去揭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當上皇帝後,趙普暗示他要早日收回兵權,以免大將發動兵變。趙匡胤保證說:「我待這些將領恩重如山,絕不會有問題。」趙普說:「周世宗待你也恩重如山,你不是也做了皇帝?我的意思不是說他們會主動叛變...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承上啟下,國富民強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

杯酒釋兵權的真相

宋朝開國之初的軍隊可以說繼承了五代時期軍隊的所有陋習,以樞密院和禁軍系統為代表的驕兵悍將們不僅處處耀武揚威,還經常要干涉一下朝政,這些將領有時候甚至連趙匡胤的面子都不給。親眼看這些武將你方唱罷我...

趙匡胤陳橋兵變,揭秘「黃袍加身」真相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面對剛剛即位的七歲的小皇帝,後周大將趙匡胤終於按捺不住對「萬人之上」地位的渴望。他聯合屬下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龍椅。從此,自唐末以來五十餘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