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大宋朝其實就是從一杯酒開始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即宋太祖,宋朝的開國皇帝。

發生在這位皇帝身上的傳奇事件很多,其一就是「陳橋兵變」,公元960年2月3日 (農曆正月初四),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趙匡胤藉口抵禦北漢和遼軍的南犯,李軍北上。

從大梁(今河南開封)出發,行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趙匡胤的胞弟趙匡義(即宋太宗)和趙普授意眾將士把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率軍回開封后,逼恭帝柴宗訓禪位,奪取了政權,改國號為宋。

在集中兵權的問題上,趙匡胤更是區別於其他王朝奪權之戰的血雨腥風,一杯酒就將兵權集中在了自己手中,穩固了宋朝的軍事根基,這讓他在歷史上更多了幾分傳奇色彩。

文/陳華勝

建隆二年(公元961 年)七月,也就是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的第二年。

宋太祖趙匡胤在宮裡擺下豐盛的酒宴,請來石守信、王審琦等一班原先同在禁軍司令部、後來起兵擁戴他做皇帝的老兄弟。

因為以前一起喝酒喝慣了,大家一點都不拘束,很快就酒酣耳熱,有些「原形畢露」了。

正喝到興頭上,突然,太祖屏退了左右侍從,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老兄弟們納悶了,你已經當皇帝了還嘆什麼氣?所以紛紛表示不解。

趙匡胤看著他們說:「要是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就沒有今天,你們的功勞大大的!但是我做了皇帝,倒還不如當初做節度使時快活,說老實話,我現在是長年累月不能安枕而睡,天天失眠啊!」老兄弟們以為趙匡胤身體不好,連忙表現出對領導健康問題的關心。

太祖接著說:「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呢?皇帝這個位子,誰不想坐坐呀!」這句話來得太突然,把一班老兄弟嚇得酒都醒了。

石守信等人誠惶誠恐,連忙拜伏在地,再三申明自己決不敢有非分之想。

太祖大度地揮了揮手,說:「我哪裡是不放心你們呀!但是,我做大哥很多年,底下小弟們的心思還是曉得的,有朝一日你們手下的將士貪圖富貴,若是也將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想不干恐怕都不行了。

」老兄弟們此時已經冷汗一身,知道受了猜忌,弄不好就有殺身之禍,於是一邊流淚、一邊叩首,祈求老大指條活路。

趙匡胤同志看在眼裡樂在心裡,表面卻不露聲色,話題一轉,開始談人生、談理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以企求富貴者,不過多積攢些金銀,自個兒好好享樂,也讓子孫後代不再貧窮。

你們為朝廷貢獻了大半輩子,也該好好歇歇了,何不多置些田地、多買些歌舞伎、每天在家飲酒作樂,我們還可以結成兒女親家,大家共享富貴不好嗎?」各位老兄弟一聽,都感激老大為大家想得周全。

第二天,石守信等禁軍宿將紛紛遞交辭職報告,主動要求解除兵權。

而趙匡胤故作為難,但也成全了他們。

這個故事就叫「杯酒釋兵權」。

沒有這一杯酒,或許大宋朝就沒有這三百年的江山。

一個國家的命運與酒結下了這麼深厚的淵源,宋朝人民如何能不熱愛這杯中之物呢?

酒可以照出一個人的品性來,喝到一定程度時,就能看出人的善惡。

據說當年,一個叫儀狄的人發明了釀酒,他把酒獻給了大禹,夏禹喝得搖頭晃腦、醺然陶醉,強睜醉眼下了一句評語:「這真是個好東西呀!後世一定會有人因它而亡國!」

文人手上沒有國家大權,不用怕喝酒亡國,因此他們都在用詩文讚美這個「好東西」,而飲酒的風氣在文人的提倡下也越來越興盛。

魏晉名士劉伶愛喝酒,拎壺酒出門隨身還帶個把鋤頭扛在肩上的僕人,隨時做好了喝死叫僕人埋他的準備;東晉的陶淵明愛喝酒,當了彭澤縣令後命皂隸把公家的田地全部種上黍,以便釀酒;唐朝的文人圈裡有「飲中八仙」,其中酒量最好的恐怕還是李太白,「李白斗酒詩百篇」,好像已經成了一個符號,古今中外的文人沒有一個喝得過他,他自己也寫詩標榜「喝酒有理」: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

那麼宋朝呢?宋朝的文人中誰的酒量最大?很多人一定會想到蘇東坡,想想也是,能跟李太白媲美的除了蘇東坡還能有誰?但事實上,蘇東坡的酒量並不大,喝個兩三杯就醉了,他自己也承認「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

儘管蘇東坡的詩文中也經常寫到酒,但那只是一種道具、一種調劑、一種助興。

宋朝文人中真正喜歡喝酒、酒量又好的是辛棄疾。

辛棄疾有一首「西江月」詞,題作《遣興》,把自己酒後的醉態、憨態刻畫得栩栩如生: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文章摘選自《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陳華勝 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為什麼宋太祖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最終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英雄人物。今天咱們主要探討一下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夠做到杯酒釋兵權。歷史上厲害的皇帝很多,有手段的皇帝也很多,為...

他用一杯酒,定了300年江山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第二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

據史獻策杯,酒稀釋兵權

趙普雖讀書不多,但對歷史上武臣持兵權以奪君位的事件非常熟悉,同時自己又參預了宋太祖陳橋兵變的策劃,所以,他深知武臣權重,對已經黃袍加身、坐北稱孤的宋太祖極為不利。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宋太祖竟然怕史官?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原來是五代十國時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說與當時的君主柴榮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隨著柴榮征戰疆場,柴榮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對雄才大略的趙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與青睞,可以...

趙匡胤身上有太多的謎讓後人去揭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

百川論道|趙匡胤

文 | 百川趙匡胤,史稱宋太祖,男,漢族,927年3月21日生,壽命50歲。屬相豬,星座白羊座, 河北涿州人。960年,他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開封。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是真的嗎

趙匡胤千里送京娘是真的嗎趙汗青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年輕時曾經在少林寺學習武術。948年,投後漢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