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身上有太多的謎讓後人去揭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

祖籍涿郡。

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

[1] 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

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全國。

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至其胞弟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復滅亡吳越、漳泉及北漢後,方才完成統一全國大業。

趙匡胤於建隆二年(961年)及開寶二年(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期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

人物評價

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

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軼事典故

千里送京娘

宋太祖趙匡胤年少時,正處於五代十國,天下大亂,他就有一個拯救的心,年少輕狂的趙匡胤因得罪朝廷而闖蕩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經路過華山,從一群強盜手裡救下苦命女子趙京娘,匡胤與京娘結為兄妹並獨行千里護送京娘回家。

京娘姓趙,山西永濟人,年方十七,隨父去曲陽燒香還願遭劫,幸遇趙匡胤拔刀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關懷。

途徑武安門道川,京娘晨起,臨淵梳妝,向匡胤訴說愛慕之情。

趙匡胤躊躇滿志,婉言回絕。

是時,一輪朝陽噴薄欲出,趙匡胤作《詠日》題於壁:「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另據馮夢龍《警世通言》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京娘願以終身相托,然而趙曰:「賢妹非是俺膠柱鼓瑟,本為義氣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與那個響馬何異?況施恩圖報非君子所為」。

京娘道:「恩兄高見,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銜環結草。

」京娘投湖自盡(又說因受到兄嫂猜疑而自盡),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軍去,後來登基,追封京娘為貞義夫人。

遭姐追打

柴宗訓年幼即位,趙匡胤英明而有度量,將士們都很服氣他。

周軍將要北上作戰,京城裡流言紛紛,說:「出征的時候,要立點檢做皇帝。

」有的富人舉家逃跑,但唯獨宮中不知道這件事。

趙匡胤害怕,就跑回家偷偷跟家裡人商量:「這可怎麼辦?」他的姐姐正在廚房,聽了面如鐵色,舉起擀麵杖追著趙匡胤打:「大丈夫遇事不能自己做主,跑回家嚇唬女人算什麼本事?」趙匡胤沉默不語。

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暗示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

趙匡胤與漢高祖、明太祖大殺功臣之舉相較,被視為寬和的典範。

趙匡胤有一天召趙普問道:「從唐朝末世以來數十年,皇帝已經換了八個家族了,戰爭頻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趙普回答:「陛下講了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

造成天下的混亂,非別的原因,就是藩鎮的權力太大,君弱而臣強罷了。

今日如想要解決這樣的情況,唯有削弱藩鎮的權力,限制他們的財政,將他們的精銳的軍隊沒收,這樣天下就會和平了。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趙匡胤在退朝後留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諸高級將領飲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對軍將們說:「我若沒有諸位,也當不了皇帝。

雖然我貴為天子,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

當了皇帝之後,我終日沒有好好睡過。

」此話令石守信等人大驚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敢再有異心?」趙匡胤說道:「誰不想要富貴?有朝一日,有人以黃袍披在你身上,擁戴你當皇帝。

縱使你不想造反,還由得著你們嗎?」

石守信等將領跪下磕頭,哭著說:「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該怎麼處理,還請陛下可憐我們,指示一條生路。

」 趙匡胤藉機表達了自己讓他們放棄兵權的想法,建議「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不如多累積一些金錢,買一些房產,傳給後代子孫,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君臣之間沒有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大臣們答謝說:「陛下能想到我們這事,對我們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軍將就稱病,請求辭職,趙匡胤一一敕准,並且給予他們優厚的退休金。

誓碑遺訓

趙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說為鐵塊上)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宋朝歷任皇帝在即位時,都必須拜讀這份遺訓;不過,這份遺訓至為機密,除了特定宮中人士之外,甚至連宰相都不知道。

後來金朝打敗宋朝,占領皇宮時,才發現這份文件的存在。

遺訓記載的內容有下列三點: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爭當中失勢的官員並沒有被殺,還可能會隨著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回到中央這兩點就可以證明。

趙匡胤溫厚的個性透過這個石碑遺訓,表現在整個宋王朝的政治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他用一杯酒,定了300年江山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第二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

別被傳說騙了!「杯酒釋兵權」沒那麼簡單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臣故事,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利用一次與大將們喝酒的機會解除了他們的兵權,保障了政權的長治久安。這個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原因和真相異常複雜,今天功德君就為大家講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