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強皇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其後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 改革。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很富於戲劇性,歷來史家深信不疑,傳為美談。

但近年來,有許多史學工作者著文,認為此事疑點甚多,很可能出自宋代文人的杜撰和演繹。

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陳橋兵變」後,儘管宋太祖已黃袍加身,但「廢置天子,變易朝廷」之類的軍事政變,仍有可能重演。

當時禁軍的九名高級統帥,或是太祖稱帝前的結拜兄弟,或是趙宋集團的中堅人物,他們在趙宋集團的崛起和「陳橋兵變」中均有極大貢獻,是集兵權、功勳於一身的趙氏王朝的開國元勛。

功高則震主,權大則不測。

這種功高權重的情形,對太祖及其子孫的皇位,確乎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太祖有一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雖然是針對南唐政權而言的,卻也把他對功臣近侍的戒備之心,表露得淋漓盡致。

對南唐可以用武力征伐,但對手下的開國元勛怎樣處置,讓深諳機謀的宋太祖非常棘手。

一天晚朝結束,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喝到酒酣耳熱之際,太祖突然屏退左右侍從,推心置腹地向他們訴起了衷腸。

他說:「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我是到不了今天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是,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從來都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忙問:「這是什麼緣故?」

太祖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這不難知道。

我這個皇帝位置,誰不想坐坐呢?」

石守信等人聽出了話中之音,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與此同時,太祖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

另選一些資歷較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分別掌管三衙。

這三衙又互不統屬,互相牽制,這樣,軍權就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了。

後來,太祖還果真兌現了互聯姻親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還讓三弟光美做了張令鐸的乘龍快婿。

君臣無猜,共保富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比起漢高祖、明太祖等置功臣於死地,而且斬盡殺絕的做法,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實在是文明得多!

由此看來,說「杯酒釋兵權」經歷了一個從簡到詳的發展過程,也許可以成立。

但說它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編造過程,則是不能成立的。

其實,我們可以忽略「杯酒」的細節,而關注「釋兵權」的本質。

總之,太祖削奪兵權、改革兵制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證了宋朝軍隊的長期穩定,徹底結束武人亂政的動盪局面,其成效是不言而喻的。

但其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

北宋一代,武人以保身全名為大幸,太宗以後幾無名將,唯一值得稱道的狄青也遭猜忌而死。

其後,在面對女真族猝然南侵的凌厲攻勢時,北宋王朝轟然倒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解析北宋杯酒釋兵權的過程簡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利弊大揭秘

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事件的具體經過,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七...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宋太祖趙匡胤的「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自古君王都薄情寡義,大多數都是能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勾踐、劉邦、朱元璋皆是此類人,一上位就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在自己上位卻沒有誅殺功臣,可以說是少有的完美皇...

宋太祖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弊端有哪些?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匡胤與漢高祖大殺功臣的行為相較,被視為...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

他用一杯酒,定了300年江山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第二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