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敗暗殺造就的成語,刺殺與仇恨源自立場,和解只為共同需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齊國政壇,因為雍廩的弒君行動陷入了混亂,各位大臣與豪門世家憂心忡忡,當然同時野心勃勃,既然國王已死,那麼,該到了各方選擇利益代言人的時候了。
刺殺了公孫無知的雍廩卻並沒考慮到將來要怎麼做,總之這個死在他手下只當了一年大王的傢伙觸犯了他的利益和理想。
雖然他認為自己是為國除害,但是那也許只不過仍舊是為了報復君王虐待之仇罷了。
他並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能夠登上齊國王位,他自己,也不想。
王位上滿是鮮血,固然大多數人並沒有勇氣和資格去承擔那份整個帝國的責任,但是皇室龐大的體系中,有資格和野心的人物也永遠不會只有一位。
當年遠赴他鄉,政治避難的兩位王子,準備回國即位了。
公子糾帶著自己的輔臣管夷吾和召忽自魯國返回,公子小白也得到了國內世家貴族的情報後帶著鮑叔牙火速趕回。
對於管夷吾來說,如果公子糾在這場王位爭奪戰中能夠獲勝,那麼自己的未來,將是一片光明。
他決定馬上採取行動。
帶領部隊前往公子小白回國的必經之路上進行埋伏。
如果能夠襲殺公子小白,那麼這場賽跑就毫無懸念。
釜底抽薪,從而直接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率領部隊一路追擊的管夷吾成功堵住了公子小白,此時,他並不打算和幫助過自己的好友鮑叔牙敘敘舊情談談人生了。
開弓,放箭!
小白應聲而倒,管夷吾揚長而去。
殊不知這一箭並沒有真正命中小白的身體,而是被其衣服上的裝飾物擋住了。
當然管夷吾沒能發現,小白也以出色的立即應變能力,馬上裝作中箭而詐死,騙過了管夷吾。
覺得完成了任務的管夷吾將這件事回報了公子糾,公子糾大喜,隨後,也就放緩了回國的腳步,甚至還有閒心在路上遊山玩水,吃吃喝喝。
而詐死的公子小白,則藏在車帳中,向齊國火速趕回。
至此,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春秋首位霸主齊桓公,與管夷吾,結下了——一箭之仇。
得到了國內貴族世家支持的公子小白成功登位,並借魯國之手,將公子糾殺死。
公子糾的另一位輔臣召忽自盡殉主,而管夷吾,則被魯國囚禁起來。
待到齊國王位之爭塵埃落定,齊國百廢待興之時,小白請教輔政鮑叔牙,問誰可安邦稱霸之際,鮑叔牙依舊堅持推薦了管夷吾。
齊桓公小白很不理解,並恨恨地想起了當初那次驚險刺殺,而鮑叔牙則勸諫小白,若要興邦稱霸,應注重當下需求,而不應再繼續糾纏當初的那次暗殺。
被齊桓公小白隆重迎回任命的管夷吾感激不已,君臣盡釋前嫌之後,齊桓公尊其為「仲父」,並授予極大的權力。
自此,一代傳奇管仲,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並非僅僅是齊桓公心胸開闊不計前嫌,也並非只是鮑叔牙慧眼識人,更不是管仲經才偉略天下無雙足以令君王自降身份不念當初襲殺之仇。
只不過此時,三方都有著共同的理想和價值取向,在足夠利益的驅使下,自然形成了能戰勝一切阻撓的滾滾大勢。
對於管仲來說,他藉助著這股勢不可擋的強大力量,一飛沖天,得展才華;而對於齊桓公小白和鮑叔牙來說,他們也各自得到了自己最為需要的。
聽到國君說要將自己剁成肉醬後,一人自殺,一人卻暗喜
齊桓公真是一個氣度恢弘的君王,他釋仇用賢,拜管仲為相,還尊為「仲父」。而賢能的管仲則竭力盡忠,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他們君臣之間的因緣際會,曲折離奇,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傳奇。其實齊桓公與管仲的...
齊桓公差點命喪管仲箭下這就是所謂各為其主吧
春秋時期,齊襄公有福養了兩個聰明過人的兒子,長子叫公子糾,次子叫而且還分別為兩個兒子請了當時最有名的管夷吾和公子小白,鮑叔牙為師。管夷吾就是後人極為推崇的管仲,他與鮑叔牙皆是飽學多「管鮑之交」...
管仲的留有餘地——「狡兔」人生
凡事不可做絕,「留有餘地」實際上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看問題不能只看到眼前順利的局面,看不到能造成的不利後果而一廂情願地去處理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