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國君說要將自己剁成肉醬後,一人自殺,一人卻暗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齊桓公真是一個氣度恢弘的君王,他釋仇用賢,拜管仲為相,還尊為「仲父」。

而賢能的管仲則竭力盡忠,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

他們君臣之間的因緣際會,曲折離奇,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傳奇。

其實齊桓公與管仲的君臣組合,是一種必然結果,因為他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投。

當齊桓公成為國君,當兩人出現交集,以上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時,齊桓公與管仲就必定會走到一起。

而一旦這兩人組成政治聯盟,就沒有人能阻擋他們成就霸業。

事實上,早在齊桓公登上王位之前,慧眼識珠的管仲就屬意於他了。

當時,齊桓公的父親齊釐公已死,桓公的哥哥繼承王位,即齊襄公。

襄公濫殺無辜,淫於婦人,數欺大臣,國內很不安穩。

襄公的幾個弟弟恐禍患及己,紛紛到別國避難。

具有政治眼光的管仲知道襄公的王位不會坐穩,到時候,王位只會在襄王的幾個弟弟中產生。

最有可能的一是齊桓公,一是襄王的另一個弟弟公子糾。

於是,管仲親身輔佐公子糾,而要他的好朋友鮑叔牙輔佐齊桓公。

這是一個雙保險的安排,齊桓公和公子糾無論哪個即位,管、鮑都會有機會。

當然,在塵埃落定之前,他們都各為其主,竭忠盡命。

過了不久,齊襄公果然被大臣殺掉,齊國無主。

齊桓公和公子糾都爭著分別從莒國和魯國趕回去當國王,而管仲就帶著隊伍擋住了桓公回去道路,並狠狠地射出一箭,正中桓公的帶鉤。

桓公將計就計,假裝被射中,麻痹對方,因此,搶先一步回國,登上了王位。

而此時,他的兄弟,也是競爭對手的公子糾在魯國軍隊的護送下,左邊管仲、右邊召忽(另一個輔佐公子糾的齊國大臣),正向著齊國慢慢進發。

齊桓公發兵阻擋,大敗魯軍於乾時,並切斷了魯軍的退路。

齊桓公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說:「公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殺他,你們把他殺掉。

至於召忽和管仲,他們死心塌地的追隨公子糾,是我的仇人,請把他們交給我,我要把他們剁成肉醬,以解心頭之恨,否則,我將發兵圍住魯國的國都。

魯國眼見公子糾絕無當上齊國國王的可能,利用價值已歸零,加上齊國強而魯國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便按照齊桓公的要求殺掉了公子糾。

忠心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聽說齊桓公要把他剁成肉醬,不甘受辱,隨即自殺了,而管仲夙懷大志,正想一展平生抱負,他知道齊桓公也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君王,加上好朋友鮑叔牙深得齊桓公的倚重,如果回到齊國,自己一定能得到重用。

因此,他得知齊桓公提出的要求後竊喜,主動要魯國把自己囚禁起來,遣送回齊國。

果然,管仲一回到齊國,齊桓公就優禮相待,封他為大夫,委之以國事。

召忽與管仲,同時輔佐公子糾,當公子糾被殺後,召忽也追隨而死,後人評價召忽事主以忠,堪稱義士。

而管仲不死,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有重要的使命沒有完成,他的理想還沒有實現,所以他不能輕易去死。

管仲後來建功立業,經世濟民,給人民帶來了很多福祉。

如果當初他也像召忽一樣輕易死掉,那就真是死的「輕如鴻毛」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春秋五霸兩種說法

關於春秋五霸,從古至今,通常有兩種說法比較受到認可。這兩種說法如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顯示大圖

《古鄴滄桑》連載二

第二章春秋·戰國篇齊桓公築鄴謀霸鄴城,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所築,最早文字記載是在《管子》一書中有這麼一句:「築五鹿、中牟、鄴、蓋與牧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勸中國也。」關於齊桓公築鄴城的記載

管仲的留有餘地——「狡兔」人生

凡事不可做絕,「留有餘地」實際上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看問題不能只看到眼前順利的局面,看不到能造成的不利後果而一廂情願地去處理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