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相——齊相管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潁上(潁水之濱)人,春秋前期齊國名相。
管仲少時喪父,與母親相信為命,生活相當貧苦。
年齡稍長,其與兒時的玩伴鮑叔牙一起經商,以維持生計。
長大以後,管仲做了齊國公子糾的謀士,鮑叔牙則輔佐公子糾的弟弟公子小白。
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內亂,公孫無知篡奪了王位。
。
一年後,齊國大夫雍廩殺死公孫無知。
這時,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都在國外。
他們得到消息後,便匆匆趕回齊國。
公子小白即將到達齊國邊境時,遭到管仲和魯國士兵的埋伏,管仲一箭笛中了公子小白的帶鉤,管仲以為他死了,便率領人離去。
豈料小白裝死,很快趕到臨淄,先公子糾一步登上王位,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率領齊國打敗魯國,魯國無奈,處死了公子糾,並把管仲押至齊國。
這時,鮑叔牙早已說服齊桓公重用管仲,並拜管仲為相,還尊其為「仲父」。
管仲當政後,在齊國進行改革,具體內容有:經濟方面,「相地而衰征「,即根據土地質量的好壞,分成若干等級,相應地徵收物稅(這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有效措施);軍事方面,「作內政而寓軍令」,即把居民的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結合起來;社會生活方面,實行士農工商分居,職業世代相傳,保證了社會生產,以維持社會的安定;外交方面,提倡「尊王攘夷」。
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終於實現了霸業。
因此,後世尊管仲為「春秋第一相」。
兄弟相殘,驚險上位的齊桓公其實很優秀
周朝的齊國,是姜太公兒子呂伋的封地,傳到齊桓公的老爹僖公手裡,就已經小有起色。僖公死後,也就是公元前698年,僖公的兒子襄公即位,這主更囂張,一怒之下竟然把魯國的國君魯桓公給殺了,順道還把同姓...
管仲的留有餘地——「狡兔」人生
凡事不可做絕,「留有餘地」實際上是給自己留條後路。看問題不能只看到眼前順利的局面,看不到能造成的不利後果而一廂情願地去處理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
一次失敗暗殺造就的成語,刺殺與仇恨源自立場,和解只為共同需求
齊國政壇,因為雍廩的弒君行動陷入了混亂,各位大臣與豪門世家憂心忡忡,當然同時野心勃勃,既然國王已死,那麼,該到了各方選擇利益代言人的時候了。
''春秋名相"管仲(君臣篇)
上文我們說了管仲治理齊國的施政方略,這次我們說說管仲和齊桓公的君臣關係。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為什麼管仲這麼多毛病,卻不怎麼被後人指責
齊國有個鮑叔牙,他和管仲是朋友,管仲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甚至活命,都完全依賴於這個人。但是,在兩人都不發跡的時候,曾經結合著一起做生意,等到賺了錢分利潤,管仲總是會多要一些。有人說管仲這個人貪財,...
中國著名軍事人物、「春秋第一相」—管仲,老馬識途的典故出於此
中國著名軍事人物、「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被稱為「春秋第一相」,這是因為若沒有管仲的輔佐,「春秋第一人」齊恆公根本無法成就其蓋世霸業
管仲差點一箭射死齊桓公,為啥齊桓公還要管仲做宰相?
當齊國出現內亂的時候,國民迫切希望在外面的公子小白或者公子糾回到國中繼位。當時的局面是,誰先回到齊國,誰就是新一代的國軍。公子糾的老師是管仲,計謀頗多,攔住公子小白的去路,趁其不備,射了一箭。但...
春秋管仲與鮑叔牙究竟是什麼關係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賢能之人,管仲和鮑叔牙在春期時期同為齊國大臣,人們常說的「管飽之交」就是指管仲和鮑叔牙,那他們兩個是什麼關係呢?管仲在齊國任相國期間推動了中原地區的發展,所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