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留有餘地——「狡兔」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凡事不可做絕,「留有餘地」實際上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看問題不能只看到眼前順利的局面,看不到能造成的不利後果而一廂情願地去處理問題,要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

為人處事時,千萬不要把事情做絕,要時時刻刻給自己留有餘地,這個道理不言自明。

但是要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就要接受另一個理念:腳踏兩隻船。

這似乎有違道德,但關鍵還是看你怎麼踏,如管仲的這一腳,就成就了他的千古名聲。

管仲與鮑叔牙以及召忽三人關係很好,決心在事業上互相合作。

他們曾經合作做過生意,但他們更想合作治理齊國。

當時齊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糾,一個叫小白。

召忽認為公子糾是長子,一定能繼承王位,因此對管仲和鮑叔牙說:「對齊國來說,我們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條腿,缺一不可。

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繼承王位,那乾脆我們三人一同輔佐公子糾吧。

管仲說:「這樣等於弔死在一棵樹上。

萬一公子糾沒繼位,我們三人不是都完了。

國中的百姓都不喜歡公子糾的母親和公子糾本人,公子小白自幼喪母,人們必定可憐他,究竟誰繼承王位還很難說。

不如由一個人侍奉公子小白,將來統治齊國的肯定是這兩個人中的一個,這樣,不管哪一個當了齊王,我們當中都有功臣,可以互相照顧,進退有路,左右逢源。

」於是他們決定由鮑叔牙去輔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輔佐公子糾。

齊襄公在位時(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6年),荒淫無道,隨意殺人,朝中大臣人人自危,紛逃國外。

公子糾由管仲,召忽二人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莒國(今山東莒縣)。

就在公元前686年,齊國內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於是逃往國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率兵回國爭奪王位。

結果兩方在路上偶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銅製衣帶鉤,小白則趁勢炸死,騙過了管仲,麻痹了魯軍,兼程直入臨淄,賴高奚等重臣的擁戴,得立為國君,是為齊桓公。

這時,魯莊公方率魯軍護送公子糾行至乾時(今臨淄區西境)地方,齊桓公親自率軍迎戰,大敗魯軍,並盡奪魯國汶陽之地。

鮑叔牙這時還惦記著自己的朋友,生怕魯國因向齊國謝罪而殺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給魯國說:「管仲是齊國國君的死仇,齊國國君必要親手殺死他。

」魯國新敗,只得囚送管仲回齊國。

小白做了國君,便是後來的齊桓公,他對那一箭之仇念念不忘,日夜想殺管仲。

鮑叔牙拜見桓公便賀喜。

桓公很是不解,問他喜從何來,鮑叔牙說:「管仲乃天下奇才,齊國得到他,豈不可賀!"桓公切齒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焉能用他!」

鮑叔牙正色勸說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

桓公聽後點頭稱是,說:「好吧,我暫且聽你的話,先不殺他。

一日,齊桓公欲拜鮑叔牙為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

如果想建樹王霸天下的不世功業,那非管仲不可!」

桓公沉吟說:「那我得先試探一下他的學說再說。

鮑叔牙搖搖頭,進言說:「非常的人,必須以非常的禮節相待才行,如果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賢禮士,不計私怨,會有更多的人來齊國效忠盡智的!」

齊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擇定節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禮,親自迎接管仲並同車進城。

結果桓公與管仲一連談論三日三夜,句句投機,當即拜管仲為相國,且尊稱為「仲父」,對其言聽計從,專任不疑。

後來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一代霸主。

「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

」正因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所以鮑叔牙可以在齊桓公面前說情,使齊桓公不但沒有殺管仲,反而讓管仲當了宰相。

因此,凡事不可做絕,凡事都應該留條後路。

看問題也不能重一時之利,不可一葉障目而不見森林。

只有全面把握了局勢,分清厲害關係以及有可能造成的不利局面,才能及早防範,避免危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鄴滄桑》連載二

第二章春秋·戰國篇齊桓公築鄴謀霸鄴城,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所築,最早文字記載是在《管子》一書中有這麼一句:「築五鹿、中牟、鄴、蓋與牧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勸中國也。」關於齊桓公築鄴城的記載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南懷瑾先生說孔子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做事情鼠目寸光,不是深謀遠慮,那麼他一定會受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