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史論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潘太史論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義

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義,歷史學家們雖然津津樂道,但至今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有人甚至認為諸葛亮根本就不應該北伐,即使是對北伐持肯定態度的人,也不過是把它作為積極防禦,即戰略上的防守,戰術上的進攻。

至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很多人總是局限在「漢賊不兩立」方面,而對戰略的實質卻始終無法洞悉。

潘太史最近有所心得,願將成果公諸於世,以便引起爭鳴,最終一錘定音。

諸葛亮在《隆中對》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將軍若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矣」。

可見,諸葛亮當初的戰略是極其謹慎的,即使具備了兩路夾攻的條件,還須「天下有變」。

但是在他主政以後,劉備、關羽等人先後亡故,實力大損;荊州已為孫權所有,雖然還保持著同盟關係,但在協調作戰方面肯定不會十分得心應手,客觀情況要比之《隆中對》所想像的要嚴酷得多。

但是諸葛亮卻義無返顧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實,在前後《出師表》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只不過一直為人所忽略罷了。

請大家先看原文:「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屯將七十餘人,武騎千餘人,此皆數十年所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獨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由此可見,諸葛亮已經認識到了四川地險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擴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話,不要說進取中原,就連守住四川都很成問題,所以他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變得異常積極主動。

大概是想利用尚存的「四方精銳」,先占領關中,至少也要打下甘、涼二州,得到當地驍勇善戰的兵員,才有將來取得最後勝利的希望。

至於是否應該採納魏延的戰法,兵出子午谷,則純屬戰術問題,不在本篇文章的考慮之列。

其實,蜀中地險而民怯的問題,在當時就不算是什麼秘密。

例一:公元214年,曹操破張魯。

主簿劉曄曰:「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

若小緩之,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

」操不從。

居七日,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雖守將斬之而不能安也」。

例二:公元263年,或以為鍾會主蜀,必生大亂。

晉公司馬昭曰:「夫人心預怯則智勇並竭,蜀以破亡,遺民震恐,不足與共圖事。

後人的見解則更加深刻,公元925年,諸將皆言蜀地險固,未可長驅。

郭崇韜以問翰林學士李愚,對曰:「宜乘其人情崩離,風趨霆擊,彼皆破膽,雖有險阻,誰與守之!兵勢不可緩也」。

李紹琛進至綿州。

蜀兵斷綿江浮梁,水深,無舟楫可渡。

紹琛曰:「吾孤軍深入,利在速戰。

乘其破膽之時,但得百餘騎過鹿頭關,彼且迎降不暇,若俟修繕橋樑,必留數日,或教王衍堅壁近關,則勝負未可知矣。

」遂乘馬浮渡江,從兵得濟者僅千餘人。

蜀主遣使請降,自出師至克蜀凡70日。

得兵三萬,鎧仗、錢糧共以千萬計。

從歷史上看,割據四川的諸侯好象從未有傳世三代以上的,五代時期的王建、孟知祥都是如此。

明朝末年的流寇張獻忠,率領被左良玉擊潰的殘兵敗將,不費吹灰之力就占據了四川。

由此可見,北伐是諸葛亮當年唯一正確的選擇。

雖然進行戰爭的條件並不有利,但是只有速戰速決,他才有獲勝的希望。

相反,任何看似穩妥的戰略,在當時的情況下都無異於坐以待斃。

假如他的對手不像司馬懿那樣精通謀略,再假如能多活十年,並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性杜甫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偉人的氣度胸懷,豈是凡夫俗子之輩可以妄加揣測的呢。

2004年11月6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漢朝?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劉備方面最重大的戰略失誤之一,這直接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時對劉備方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即在占有荊州和益州、漢中時,「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

歷史上偉大的戰略構想——《隆中對》

公元207年,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一整套戰略,核心要點有幾個: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了。他們家大業大,不可與之爭鋒。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地。再取益州,

【原創小說】六出祁山【上篇 漢中王】002

劉備是何許人也?他是漢王朝的左將軍,領荊州牧。左將軍是漢朝設立的武官官職,如果以當今的軍職類比,則相當於東部戰區司令員。不過,這個左將軍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並不是說劉備就駐守在漢王朝的東部。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