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被手下五大謀士,除了諸葛亮都還有誰?還有兩人不在諸葛亮之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梟雄,各有機緣;曹操手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而孫權的江東基業也是人才濟濟;唯獨劉備好像除了五虎上將和諸葛亮之外,就沒什麼人才了;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了,其實在劉備的發展過程中,武將中除了五虎上將外,別的武將也不少,可以說僅略遜五虎上將一籌而已;那麼謀臣呢?這一直是掣肘劉備集團發展的要害;細數劉備手下的五大謀士。
1、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
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
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建興六年(太和二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於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
連曹操都要將徐庶搶過去,連諸葛亮都感嘆徐庶官至郡守太低,可見都非常認可徐庶的才能,猜想徐庶之所以官職不高,也許是曹魏忌憚徐庶,也許是覺得徐庶輕易拋棄劉備是不忠之人,也許是徐庶個人不想為曹魏出力吧,不得而知。
2、諸葛亮
諸葛亮幼年喪父,同叔父到南陽躬耕,後追隨劉備,為了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
蜀漢開國後,被封為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將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的才能首推為治政,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其次是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成就,經濟上就不多說了,蜀中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經濟經濟蓬勃發展,支撐了數次北伐,可見一斑;在軍事上的成就,諸葛亮可是被司馬懿、李靖等推崇備至的。
諸葛亮就不多說了,雖然或許本身沒有小說中那麼妖孽,但也是歷史上的頂級人才了。
3、龐統
龐統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
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當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
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可以說,具體謀劃西川,最主要的就是龐統,當時諸葛亮被留在荊州和關羽共同看守荊州(謀劃西川是諸葛亮提出的大藍圖,龐統是謀劃西川的具體實施者)。
可惜,一切按照龐統所謀劃的進行,可是這位荊楚頂級謀士,卻英年早逝,實乃可惜,這也是註定劉備無法統一天下的告誡吧。
4、法正
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云: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
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
後來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彝陵大戰,蜀軍戰敗,退回白帝。
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
5、張松
為益州牧劉璋別駕從事,被派遣至曹操處而不為其所存錄,因而懷怨恨。
回蜀後,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係,並說璋連好劉備;其後,又說璋迎備以擊張魯,皆為璋所採納。
建安十七年,暗助劉備,為其兄張肅所告發,劉璋怒而將他斬殺。
張松的能力沒有完全凸顯,但是能從須臾之間看透曹操,這份觀察力;能憑記憶力將西川地圖詳細描繪出來,還能標註,這份記憶力和分析能力。
有觀察力,有分析力,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還不能成為頂級謀士?
在劉備的五大謀士中,龐統和法正謀略完全不遜於諸葛亮,徐庶和張松還沒來得及施展就淡出了歷史舞台,實在可惜了;假使如此眾多謀士都能輔佐劉備,至少荊州就不會丟了,關羽不死、張飛不死的話,以五虎上將之能討伐曹魏,結局就難料了。
劉備手下的五大謀士,至少有三人不比諸葛亮差,可惜都命不長
三國梟雄,各有機緣;曹操手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而孫權的江東基業也是人才濟濟;唯獨劉備好像除了五虎上將和諸葛亮之外,就沒什麼人才了;真的是這樣嗎?
劉備原本能擁有五大謀士團隊,可惜後來只剩一個諸葛亮,可惜可嘆
在漢末風雲中,雖然劉備一直在顛沛流離,可是有點眼光和見識的人,從來不會小瞧劉備,都認為劉備乃人中龍鳳,曹操曾和劉備青梅煮酒的時候說過「天下英雄唯吾與使君爾」,而袁紹也是一直在提防劉備,劉表也是將...
劉備麾下五大謀士,有兩個北投曹魏,有兩個早死,僅剩一個諸葛亮
劉備雖然運氣差了點,但是人格魅力的確沒的說,和三國時期的很多頂尖級謀臣猛將都有過接觸,如陳登、太史慈等人;但是也許是實力太弱小,也許是運氣太差,能像趙雲那樣不離不棄千里跟隨劉備的,並不多。現在來...
劉備帳下兩大謀士:龐統和諸葛亮誰更機智?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
揭秘,鳳雛才高臥龍,龐統實為自殺!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
劉備攻打西川,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趙雲一塊去?
《三國演義》里張松想去投靠曹操,結果獐頭鼠目被曹操看不起,結果轉路去了荊州,受到劉備的禮遇,於是獻西蜀圖冊,勸劉備占有西川。在張松法正等西蜀叛徒的攛掇下,在龐統的勸說下,劉備開始了進川之路。但是...
閒侃三國之二:諸葛亮的機心
諸葛亮自我標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把他當作千秋萬載的表率。《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不吝溢美之詞,但是書中有幾處疑問,不知是作者的敗筆還是伏筆。1、徐母之死徐庶被曹操騙到許昌,見了母親...
都說龐統厲害,其實有一個人比他還厲害,簡直就是諸葛亮第二
三國之中,有兩位謀士素有才名,都說:「若能得到其中的一位就能得安定整個天下」。他們倆一位是臥龍諸葛亮,一位是鳳雛龐統。在演義中,龐統的才能完全不遜色於諸葛亮,是劉備的得力助手。但是,在真正的歷史...
諸葛亮為何至死未能實現隆中對宏圖,全因這個人的意外死亡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劉備以草根崛起於市井中間,前期多顛沛流離,幸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保護才在亂世中獲得一席安身之地。劉備第一位算的上智囊的模式徐庶,字元直。劉備駐新野期間,徐庶前往投奔並出謀劃策。...
三國演義:龐統臨終遺言,細思極恐,居然有驚天深意?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士,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名氣在當時的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無人望其項背,雖說當時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一再強調龐統和諸葛亮的才能不相上下。但從後主貴的思想...
漢中王劉備的四大王牌軍師,得一可安天下
東漢末年,公元161年,漢中王劉出生在河北省涿州市,自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少年時拜盧植 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 黃巾起義 。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 、徐...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是二人名虛,還是劉備從未得到過這二人?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卻未能一統天下呢?是臥龍鳳雛徒有虛名還是二人有什麼不得已的原因呢?或是劉備從未得到過他們?我們從以下幾點來看一下!一、謀士才志存在時間、空間和陰陽差《三國演...
不是臥龍也非鳳雛——劉備最信任倚重的謀士到底是誰?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關注我們,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各位讀者,大家晚上好~前段時間子淵曾經聊過劉備錯失的那些人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劉備最信任的謀士是誰~先給點兒小提示,...
蜀漢出彩的謀士太少了,如果這二位不死,歷史也許將會不同
如果有輪迴天生之術,如果可以黏土轉生,如果這二位不死,蜀漢將會改寫歷史。龐統、法正,都以各自的特點彌補了蜀漢智囊團缺失的部分,歷史讓這兩位明星冉冉升起,卻在他們正要大放異彩之時過早的隕落了,不僅...
龐統和諸葛亮的才志比較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