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後世提及最多的先鋒有多少的無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的一眾文臣武將有這麼一句評話至今喜聞樂道:蜀中無大將廖化領先鋒。
在今天人們的字典里,這句話自然不是什麼貶義之詞。
但歷史上的廖化關於這句話的接受是「天經地義」還是「受之有辱」,的確值得討論一下。
首先這句話應該是出自元明劇本小說中的戲詞。
主要指《三國演義》中第一百十三回:「時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王含、蔣斌為左軍,蔣舒、傅僉為右軍,胡濟為合後,維與夏侯霸總中軍,共起蜀兵二十萬,拜辭後主,逕到漢中……」作為「擁劉貶曹」派的羅貫中寫下此文的意圖是關於蜀國人才不濟,培育系統中綴的慨嘆。
居然讓一員老將來干年輕人幹的活,並未有後人引申出廖化是平凡無能之輩的意義。
不過要想確切的知曉廖化到底是一員什麼樣的武將,還得從古代軍事中「先鋒」這一職務到底是什麼說起。
望文生義:先鋒即是「部隊最前方的精銳」。
主要是大部隊派進來查看天文地勢、敵方部署、軍陣排布等狀況的部隊。
它的任務即是確保己方主力部隊順利完成戰略部署。
先鋒部隊通常由三千到五千人組成。
擔領先鋒大將的人必需要可以做到,遇到小股部隊殲滅之,鼓舞士氣;遇到大股敵人也不會由於不當深入以致於全軍毀滅。
最後就是把所看到、所理解、所發作的一切都及時照實的匯報給主力部隊。
由此可見在古代行軍打仗中先鋒部隊的成敗,固然不至於影響整個戰略部署,但是卻關係到戰爭一時或者部分的停頓情況。
縱觀古代軍事行動,軍隊部署中擔領先鋒重擔的多半是成熟穩健、氣力驍勇之將。
說白了就是在肉搏戰中勝算越高越有時機勝任這一職位,畢竟冤家路窄勇者勝。
廖化可以被布置到先鋒一職,固然年齡是一個問題,但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闡明其武藝、經歷等才能並非平凡之徒。
廖化在《三國演義》中是以頭戴黃巾、腳蹬駿馬的黃巾餘黨身份,誅殺杜遠劉備妻子而初識關羽的方式退場的。
這退場的陣勢在當時也算是時興的很。
廖化嶄露頭角時則是作為三國「第一神將」關羽的先鋒攻打樊城。
關平這個時候也只是廖化的副手而已。
關羽為人一向重武士輕士大夫,所以廖化此時可以單獨領軍助關羽展開震驚華夏的襄樊之戰,他的才能曾經得到了關羽的認可,可見其非同一般。
在關羽被敵軍圍困之時,又是他奮勇殺出重圍去上庸懇求救兵。
固然最後關羽以身首異處而告終,但廖化在這裡面的戲份卻是無足輕重。
所作所為完全符合一位武將的職業操守。
作為關羽的愛將,廖化在軍事戰爭中的處子秀就這樣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就是劉備、諸葛亮等人對廖化的常規運用了。
除卻《三國演義》中的戲說,再來看看史書上關於廖化的記載。
首先是正史《三國志》中關於廖化的描繪:廖化,字元儉,襄陽人也,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
為前將軍關羽主簿。
由這裡能夠看出廖化應該是在荊州時投靠劉備的。
而且的確是關羽手下,不過是一位文官。
固然此時看不出他的武藝、軍事才幹如何,不過卻能夠闡明他在管理內政上還是有一定才能的。
再由《襄陽耆舊記》中記載:廖化,本名淳,中盧人也,世為沔南冠族。
由此可知,在戰爭年代廖化的童年固然跟如今的小學生比不了,但也還算是能夠的。
不說天天喝牛奶、吃彩虹糖吧,至少也能上得起學,吃得了飽飯。
劉備用其為主簿也還有借其當地大族的人望招徠人才之目的。
「羽敗,屬吳。
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
」(記於《三國志》)
神奇的事情發作了,三國中簡直很多重要的戰爭都是以發起者失敗而告終。
即便是武聖人也在所難免。
關羽失敗後,廖化固然被迫歸順了東吳,但他心裡卻依然懷念舊主。
果真是「身在吳營心在漢」。
於是,他便大膽地想出了「詐死」一招。
廖化如此之忠心的確不曾辱沒了「關羽肉體」,如此之念情意也更契合劉氏集團一向的「仁義口號」。
「時人謂為信然」。
這演技是何等高超,放到如今絕對是演員中的實力派巨星。
他這一套扮演下來,不說拿奧斯卡小金人也夠資歷拿金馬影帝了。
廖化在當時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方向,然後還能想出方法完成本人心裡所想。
這樣的將領非但有情有義,更是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聰慧。
完成心中所望的決計,在人心機變的亂世是何其難得?
「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
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記於《三國志》)。
廖化剛剛從虎口中脫險而出,馬上就投入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場大戰。
國度用人之際,作為一員將領,廖化曾經足夠稱職了。
「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
」(記於《三國志》)
短短一句話卻透顯露了大量信息。
首先,廖化並未有「錦馬超」那般置家人於險地而不顧。
而是帶著年老多病的母親一同回歸了舊主。
然後,「晝夜西行」更闡明了路途兇險、道路艱遠。
廖化思歸心切果敢決絕的做事態度。
要麼不做,要做就快刀斬亂麻,以防遲則生變。
帶著本人的老母親不遠千萬里也要回歸舊主,此舉不亞於傳說中的「關羽千里走單騎」。
更超越了世人所謂徐元直「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法節操。
寥寥數語卻足以表現出廖化為人臣的忠義,為人子的孝敬,做事果斷而有方略。
「先主薨,為丞相從軍,後為督廣武」。
「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
(記於《三國志》)
此時的廖化經過前面幾次大戰的洗禮,再經過個人努力鬥爭的事跡。
曾經不再是一名好像的武將了,在蜀漢軍團中至少是一名有職稱的武官了。
經過蜀漢四相中第二位蔣琬的堅持禮讓來看。
廖化此時不但官職提升了不少,而且對蜀漢集團更有話語權和影響力了。
《漢晉春秋》中記載: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
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
」
這是廖化作為一個國度將領從整個戰略大局關於姜維的諫言。
話中引經據典的提出異議,不得不說廖化的文化的確有一定程度。
不單單會以武殺敵,還具有將帥般的戰略考慮,無論說的對與錯,至少可以流露了本人的戰略目光。
但光說不練假把式。
作為一名武官怎樣能不參與實踐戰爭?
「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
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游奕將兵討惇。
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
」帝曰:「兵勢惡離。
」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
詔敕未到,奕軍為惇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
」(記於《三國志》)此戰廖化表現出其為將果烈的一面,擊潰一隊魏軍,又斬殺一員魏將。
假如說廖化對立的這兩員魏將都是一些低級武將,缺乏以誇功。
那麼後來,姜維去迎接歸順而來的冶無戴部落,廖化又率軍完成了抵禦郭淮進攻的任務就能夠闡明問題了。
郭淮的重量在後三國時期足夠重了,但廖化在他面前依然可以完成阻擊,假如是才能平凡之輩怎樣可以勝任?
中國古代的天下大勢的確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
隨著光陰的推移,三國的團結場面也行將面臨著大一統的趨向。
蜀國積弱已久,司馬氏將統一天下的令旗率先指向了成都。
面對敵人志在滅國的進攻,老將廖化絲毫無懼,照舊堅持著一名國度將領的本性,率兵馳援各處。
只可惜國度太羸弱了,敵人又太過於強悍,蜀國究竟拗不過滾滾行進的歷史車輪而淪亡了。
廖化也隨著這個他守護終身的國度而去了。
作為武將的廖化最終沒有戰死疆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不過,縱觀其終身,依然不乏亮點。
作為文官也好,作為武將也罷。
廖化一直不曾辱沒了本人的職業任務。
與其說廖化平凡,不如說是蜀國的國力安定庸了。
三國時期各國將領之蜀漢
蜀漢建立者劉備起兵於河北,然後征戰四方,四處遷移,當過豫州刺史,守過徐州,到過新野,在曹操南下時退守江夏。赤壁戰後奪取荊州,又逢益州劉璋與漢中張魯征戰,劉璋請劉備入川,幫助抵禦張魯。劉備趁機就攻...
他是蜀漢後期的擎天一柱,卻因一句話被誤解上千年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千年來廣為流傳的話,在大部分人看來,是說廖化的能力不足以擔任先鋒一職,只是由於蜀漢後期人才凋敝,姜維才不得已用他。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諸葛亮在世時大權獨攬,一心想著...
為回到蜀國,他詐死,千里走單騎,70多歲仍當先鋒,他就是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很有名,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廖化成為了貶義詞,成為不堪大用的代名詞。歷史上的廖化,真的不堪大用,不配當先鋒麼?
三國這三位將軍,一生戎馬,身經百戰,居然毫髮未損!
三國時代,這三位將軍,一生戎馬,身經百戰,殺敵無數,卻毫髮未損,而且都活到七十多歲並善終。這三位將軍,都是蜀漢的將領,他們都是誰呢?第一位,常勝將軍趙雲。提起他,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趙雲(?...
他是蜀漢從崛起到滅亡的見證者,卻因為一句話被世人所歪曲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想必三國迷都會對這句話耳熟能詳。針對此句話的理解,普遍是認為廖化能力平庸,不足與擔負重任。同時,在記載正史的《三國志》中,沒有為廖化專門設置列傳,由此導致大家對廖化的能力...
見證三國興衰的老將(一)蜀中有大將,先鋒名廖化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中,一共有二十個劇本。從公元184年的黃巾之亂到公元253年的姜維北伐。在這紛紛擾擾的七十年中,有人從始到終,見證了三國歷史的興衰。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元儉詐死歸蜀果烈稱
在描述三國時期漢國的將領廖化時,我們一般都會想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個歇後語。對於三國的最新史觀認為這個歇後語褒貶不一。我們今天不來分析他的爭議性,我們只是客觀的根據三國志裡面的廖化傳內容對...
他看盡整個三國,卻背負一世黑鍋——一個悲情英雄的傳奇人生
他先後經歷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足鼎立,到最後司馬炎一統天下,可謂三國中的活化石,這麼長時間的磨練,可以想像此人的經驗會有多豐富了,這一點恐怕在《三國演義》中是無人能及的。他就是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原來他背了這麼久的黑鍋
《三國演義》中對於三國後期的描寫有些少,所以許久以來,我們一直以為三國前期各路英雄豪傑人才輩出,而到了三國後期則開始人才凋零,因此才會出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種話。後世常常用這句話來比...
金蟬脫殼計《指尖三國志》機智的廖化
笑萬里風雲,盡在吾手;看千年英雄,皆為我屬。玩經典戰棋手游《指尖三國志》,看三國英雄縱橫捭闔馳騁天下,在這裡各位主公不僅能感受風雲變幻的漢末亂世,還能重溫戰棋遊戲的巧謀智算,告別無腦副本,更有Q...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能力究竟如何?
感謝各位讀者在百忙之中抽空來看這篇文章,新的一年小編會持續更新文章,祝:大家新年快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現在常被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來負責。通過這句話,廖化的名字家喻戶曉,人...
千里走單騎的不是關羽,是廖化
說到廖化,大家肯定都會想起那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話怎麼看都在貶低廖化,歷史上廖化的能力其實並不平庸,他對劉備一直赤膽忠心,甚至為了跟隨劉備,「攜母千里走單騎」。《三國志 廖化傳》中,...
被埋沒的悲情英雄——廖化的戎馬一生
從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亭候五關斬六將,廖化開始投靠蜀漢政權一直到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廖化身死,共92回。一個人先後經歷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足鼎立,到最後...
他是蜀國最傳奇的大將軍,活了90多歲,卻因一句話被無限的貶低
很多三國迷都說,為什麼三國後期的人才那麼少呢? 尤其是蜀國沒有什麼大人物,等魏國滅蜀的時候,才會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樣的經典名句。其實不然,三國中後期不能說人才凋零,只是有了比較,才會...
他貫穿整個三國,成就了他的傳奇,卻被世人誤讀
他不是三國最長壽的人,也不是三國很有名的武將,他被後人所熟知是因為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被誤解,笑話般的存在....其實,你們錯了,他才是三國最傳奇的武將,貫穿整個三國,今天我們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