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火燒上方谷,不但想燒死司馬懿,竟想把魏延一起燒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已不足以解密,還要看《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是《三國演義》最早的版本。
《三國志通俗演義》寫道:孔明六出祁山,與司馬懿對峙,司馬懿堅守不出,孔明便假裝積草屯糧,做長久之計,在上方谷葫蘆口做了一個秘計,木牛流馬引司馬懿上鉤,司馬懿探聽到消息,以為上方谷是諸葛積草屯糧之所,兵分兩路,一路攻打祁山大營,他們父子三人去上方谷燒糧草,想讓諸葛亮首尾不接,終於被魏延騙入谷中。
進了谷司馬懿才發現谷中草房儘是乾柴,急忙退兵時,只聽得喊聲大震,山上火把一齊丟將下來,燒斷谷口。
司馬懿大驚無措,將兵斂在一處。
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乾柴皆著。
魏延本是引誘司馬懿入谷的,誰知他望後谷中而走,谷口也被壘斷,嘆曰:吾今休矣!
孔明望見司馬懿被魏延誘入谷時,不勝忻喜。
馬岱一齊放火,將欲盡情燒死。
忽天降大雨,火不能著,人報走了司馬懿。
孔明聞知,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營已畢,魏延來告說:「馬岱將葫蘆谷後口壘斷,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軍皆燒死谷內!」這句話後面有小字備註:此乃孔明欲將司馬懿、魏延皆要燒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
後孔明死時,遺計與馬岱,將延斬之。
到了清朝毛宗崗批評《三國演義》時,把孔明想燒魏延這一段刪去,可能這一段太影響諸葛亮形象,因為孔明為了安撫魏延,又當面責打馬岱,後派人安慰馬岱,授以密計,並讓馬岱把責任推給楊儀,說是楊儀叫他放火燒的,從此魏延大恨楊儀。
不知道為什麼《三國志通俗演義》要寫孔明想燒魏延,可能為了呼應後面諸葛死後魏延、楊儀互相參奏對方謀反,畢竟演義是一本小說,需要個性鮮明,首尾呼應。
《三國志通俗演義》寫的諸葛並非完人,《三國演義》修改後諸葛成為完人,結果成了魯迅所說的「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
三國魏延到底有沒有「反骨」?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將領。他南征北戰,馳騁沙場,為創立和鞏固蜀漢政權屢立戰功,被封為漢中太守、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諸葛亮病逝後,魏延因與長史楊儀不睦,相互攻伐,被誣為謀反,為馬岱所...
三國被冤枉兩千年的一員猛將是誰 被同事謀殺還被栽贓
三國時代戰死或者因為其它原因被殺的武將根本數不清,但要說哪一武將死得最冤,那可非魏延莫屬了,因為一本《三國演義》,讓魏延背了近兩千年的黑禍,被罵兩千年,真不知道老羅家與老魏家有什麼仇恨!
上方谷之戰,諸葛亮為何不帶姜維?反而帶上楊儀跟魏延
自古代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話確實不假,如果深知對手的弱點,以及他的策略想法,這往往是能夠獲取勝利的基本保障!對於這一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與司馬懿上方谷之戰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別讓三國演義給騙了,真實的諸葛亮原來是這樣子的
別讓三國演義給騙了,真實的諸葛亮原來是這樣的。三國演義體現的諸葛亮治國才能與正史中的功績相比,那可謂是河流與大海相比,蜀錦,都江堰,山河堰,黃沙屯,井鹽,煉鐵等等,數不勝數,這些演義隻字未提。在...
赤壁之戰時,他其實只是一個小吏!一個被神化了的男人!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戰國時期又一大分裂的時期。戰亂頻繁,天下三分是那一時期的總體特點。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了解那段歷史往往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而不是正史《三國志》。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是騙人的?
諸葛亮的歷史形象,越來越成為歷史學圈內關注的熱點。對於諸葛亮身上許多亦真亦幻,傳說與歷史混雜的故事,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辨析一下。魯迅他老人家一代毒舌大師,評價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是耶非耶?我們這...
諸葛亮在六出祁山中犯下的兩個致命錯誤,諸葛亮也自負?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作為中國智慧人物的化身,諸葛亮的諸多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三國戲」也為廣大觀眾盡所熟知。《葫蘆峪》中諸葛亮的「為江山我也曾南征北戰,為江山我也曾六出祁山。為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