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為何不顧勸阻三路伐蜀?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決議伐蜀,當時朝中大臣大都不贊成,持反對意見者居多,就連長期和姜維對峙的曹魏前線大將鄧艾也不贊同,建言說伐蜀時機未到;朝中唯一明確表態支持司馬昭的是當時的司隸校尉鍾會。

最後司馬昭不顧大都數人的反對,以鍾會,鄧艾和諸葛緒三路人馬齊頭並進三路伐蜀。

其實,從日後伐蜀的過程來看,伐蜀成功的偶然因素不少,最明顯的就是鄧艾奇兵走陰平小道繞過姜維重兵把守的劍閣的軍事行動就非常冒險,如果劉禪聽從姜維的意見派廖化守住陰平橋,鄧艾哪有這麼容易能成功?這些且不說,問題是當時朝中反對伐蜀的人如此之多,為何司馬昭還是執意要伐蜀,仔細分析下來,你會發現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第一,自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父子三人通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朝中反對勢力已經被清除得差不多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氏代魏已經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但是改朝換代畢竟是大事情,需要有好的契機,在當時的情況下,最好的時機莫過於滅蜀或滅吳;何況當時司馬昭已經53歲了,如果要在他自己手上完成改朝換代,勢必要加快滅蜀或滅吳的步伐,相比較而言,吳國有長江天險,魏蜀兩國長期交戰,彼此更加熟悉,在司馬昭看來,顯然滅蜀滅比吳更容易。

第二,滅蜀前的公元260年,曹魏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甘露事變,司馬昭的頭號心腹賈充指使手下成濟公開弒殺了當時曹魏的皇帝曹髦,這件事情所引發的後果極其嚴重,無論曹氏如何被司馬氏架空,但是公開弒殺一位皇帝,對司馬昭的影響和打擊比較大。

司馬昭急需要一場對外的大勝來轉移注意力以及洗刷自身的污點,滅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第三,不得不說,姜維持續的北伐中原也惹得司馬懿惱怒,司馬昭要花大量的精力和人力物力每年應對姜維持續不斷的騷擾,與其這樣,不如一次性解決。

第四,公元262年的侯和之戰中姜維大敗,這引起了蜀漢朝中對他早已不滿的各方勢力包括劉禪聯合起來對他發難,姜維遠走沓中屯田避禍,蜀漢朝中的這種朝政上的嚴重對立和分歧使司馬昭看到了希望。

第五,吳蜀雖然是聯盟,但是此時的吳國自孫權死後也是內鬥不已,同時吳魏幾次征戰都是魏國取勝,吳國實力大大削弱,此時伐蜀,吳國可能自顧不暇,未必能及時救援蜀國(後面事實上也是如此)

第六,伐蜀最好的路線是從漢中進入蜀中,魏延任漢中太守時的防守策略是禦敵於外,那個時候的曹魏拿魏延是毫無辦法,後來姜維改變了這一策略,放棄了外圍把兵力收縮至漢城和樂城,這樣在策略上反而使得司馬昭大軍能更容易的突進漢中。

在當時姜維避禍沓中被鄧艾拖住的情況下,鍾會重兵圍攻漢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第七,鍾會有不臣之心,鄧艾對司馬昭的忠心遠不如對待司馬懿,通過一場大的滅國之戰可以看出兩人是否忠心,藉此消除不穩定的隱患可能也是司馬昭考慮的原因之一。

所以,綜合考慮,司馬昭之所以不顧朝中反對執意伐蜀,其實是他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並非是他的一時心血來潮,雖然有點冒險,不過還是有驚無險取得了勝利。

伐蜀成功後沒多久,司馬昭就進爵為晉王,離改朝換代又近了一步,如果不是他死得早了點,估計他會在他兒子司馬炎之前就會完成建立改朝換代的舉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鄧艾——一個結巴的放牛娃

今天來說鄧艾,字士載,今河南人,而且有個特點,就是說話結巴。一想起鄧艾,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另兩個人,鍾會和姜維,這三個人在我腦海中是連成一體的,都是屬於三國後期的人物,而且三人之間的故事也非常...

誰毀掉了蜀漢政權?姜維一昏招斷送江山!

文/獨孤雁263年8月,曹魏權臣司馬昭以鄧艾、鍾會為將,調派18萬大軍討伐蜀漢,短短四個月後,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存在42年的蜀漢政權宣告滅亡。關於蜀漢政權滅亡的原因很多,諸如人才匱乏,地狹民少,...

蜀漢為何在三個月內就滅亡?

諸葛亮七年內五次大舉伐魏,未竟其功,兵疲民困。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基本停止大規模戰爭,休士養民。不過,姜維掌權後,又開始大舉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