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男神,90後的鬼畜:全民英雄的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一個英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而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則都供奉著一個自己深愛的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我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和開國功臣,更是一個對於中國人來說份量很重的歷史人物:

  • 他是中國歷代讀書人心中的楷模,
  • 他還是所有80後童年裡的第一個男神,
  • ​他更是90後在鬼畜視頻里最喜愛的經典。

而說起諸葛亮的故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三顧茅廬、隆中對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揮淚斬馬謖、鞠躬盡瘁...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過去被奉為神明的知名人物,現在卻也不乏批評聲音,比如就有人說諸葛亮徒有臥龍之名,其實非常的不聰明。

那麼,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人們對他存有什麼樣的誤解?我們又要如何正確的去評價諸葛亮傳奇的一生呢?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的人生軌跡。

01

諸葛亮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時代。

草廬躬耕時代:

(0〜26歲)

公元181年-公元207年

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山東人),但諸葛亮3歲時母親病逝,8歲時喪父,可以說他的童年還是比較不幸的。

失去父母的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著由袁術任命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前往豫章赴任,結果沒想到當時的朝廷卻派了朱皓取代諸葛玄的職務,所以諸葛玄就只好帶著諸葛亮兄弟去投奔荊州(今湖北)劉表去了。

更為不幸的是,公元197年,在諸葛亮16歲的時候叔父諸葛玄也去世了。

諸葛亮於是就和弟弟諸葛均在隆中(今湖北襄陽)隱居,過上了農耕的生活。

諸葛亮在隆中一邊耕地一邊學習,和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結交,也認識了好友徐庶、崔州平。

諸葛亮雖然沒有身處高位但也胸懷抱負,還常常自比管仲、樂毅。

可惜的是,當時根本沒有人相信,在破落的草廬里,會住著一個真正的曠世奇才。

02

臥龍出山時代

(27歲〜41歲)

公元208年-公元222年

就在諸葛亮在隆中躬耕的時候,天下的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曹操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股軍事力量;孫權統一了江東,依據長江天險,兵強將廣,實力也不可小恃;而劉表、劉璋這些漢室宗親,則還在自己的封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而這一切,都被諸葛亮看在眼裡。

這時名號為劉皇叔的劉備,正是處在四處寄人籬下的動盪之中,他顛沛流離來到了劉表的地盤,得以駐紮在新野苟延殘喘。

在經過諸葛亮老師司馬徽、好友徐庶的推薦,劉備堅信諸葛亮是個一等一的人才,於是他親自前往臥龍崗求才,兩人在此的一席「隆中對策」,徹底改變了劉備和諸葛亮兩人自己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中國政治形勢的走向。

這時曹操揮軍南下,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恐懼而投降,劉備試圖抵抗也戰敗夏口。

於是諸葛亮主動請求前往柴桑聯合孫權共拒強敵。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諸葛亮終於促成孫劉聯盟,打贏了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建議劉備乘勝追擊,相繼拿下了荊州的零陵、桂陽、長沙三郡。

接著,諸葛亮留下鎮守荊州充實軍資,劉備進一步攻打益州。

而在軍師龐統不幸身亡後,諸葛亮又帶隊和劉備兵分兩路,一起奪下了成都。

公元219年,劉備與曹操在漢中對峙僵持不下,諸葛亮奉命調兵來支援,並且最終幫助劉備奪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

公元219年是蜀國最鼎盛的時候,已經完全實現了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制定的「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接下來只要等著「天下有變」,就可以真正的完成設好的戰略目標。

但人算不如天算,歷史也從來不會按照我們寫的腳本去演出。

留守荊州但又自負的關羽被呂蒙打敗,不僅自己被殺而且還丟掉了這塊戰略要地;接著劉備調集全國兵馬攻打吳國,又被陸遜火燒連營,損失慘重。

短短几年間的時間,就從天堂直降到地獄,蜀國危矣。

03

大權獨攬時代

(42歲〜54歲)

公元223年-公元234年

公元223年二月,劉備病重,於是他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

四月,劉備病逝,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辦公;不久他又領益州牧,開始統管蜀國大小的政事。

而諸葛亮的第一件事,是派鄧芝和陳震到東吳,重新建立孫劉聯盟。

接著,在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少數民族叛的孟獲,穩定了國家的後方,為北伐曹魏奠定了基礎。

公元226年,諸葛亮迎來了一個「天下有變」的機會:魏文帝曹丕逝世,其子曹叡初繼王位,朝綱未定。

於是諸葛亮第一次實施北伐,令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全都反魏附蜀,「關中震響」。

遺憾的是,由於馬謖痛失街亭,使得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從公元229年一直到公元234年這短短几年光陰,諸葛亮又先後多次對魏用兵,互有勝負。

公元234年,積勞成疾的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在五丈原因病重而去世,享年54歲。

04

由於很多人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文學作品甚至是遊戲來認識諸葛亮,所以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對諸葛亮的三大誤解,有待我們一一澄清。

常見的誤解一:諸葛亮的起點很低

很多人一聽諸葛亮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就草率的認為諸葛亮出身不好,其實這個認識是非常不對的。

諸葛亮雖然早年父母雙亡,但他的出身其實並不差。

諸葛亮所在的諸葛氏是琅琊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爺爺諸葛豐曾經做過司隸校尉(相當於一州的刺史)這樣的大官,而他的父親諸葛珪也是做過泰山郡丞(太守的佐官), 而他的叔父諸葛玄擔任的豫章太守更是相當於市長,雖然整體上有點一代不如一代,但也是妥妥的官宦之後。

而且,當諸葛亮來到荊州後自己的影響力並不差,當他加入劉備隊伍的時候,他不只給劉備集團制定了可以使用數十年之久的戰略方針,他還帶來了劉表長子劉琦的一萬人馬。

而這一萬人馬從數量上和劉備當時關羽的一萬水軍相當,可以說是「帶著隊伍帶著資源」的強勢加盟。

常見的誤解二:諸葛亮和劉備關係極好

由於很多人聽劉備在隆中之後評價「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所以簡單就認為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是君臣中親密無間的榜樣。

事實上兩人雖然「一同創業」,但劉備和諸葛亮的親密關係是有限的。

攻益州、取漢中、打東吳,劉備每次出兵的時候都不帶上諸葛亮,每一次都是讓諸葛亮鎮守後方,調配軍資,干蕭何的活;這一方面是發揮諸葛亮的強項,一方面也是兩人確實沒有真正達到「食則同器、寢則同床」的魚水之情。

所以,在打東吳戰敗後,諸葛亮會感嘆,如果(和劉備關係更好的)法正在的話,他一定可以勸阻住劉備的。

而等到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既要放手託孤,卻又因為不信任,還得要極其警戒的拿話試探並反激一下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真正的信任,何必此言?

常見的誤解三: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的軍事天才

很多人因為司馬懿在看完諸葛亮營寨後感嘆:「天下奇才也」,或者是在看了《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牽線木偶般的軍事指揮,而就認為諸葛亮是軍事天才,其實這才是對諸葛亮最大的誤解。

陳壽在寫完三國志後,曾經對諸葛亮有一個點評,「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就是陳壽雖然對諸葛亮才華、能力和品德都高度欣賞,但是也認為諸葛亮這個人軍事水平並不高,之所以連年打仗都打不贏,就是因為軍事本領差點意思,而打仗本來就不是他的專長。

而軍事實戰家毛澤東也曾經這樣點評過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大戰略可能沒有問題,但是一旦落地到軍事打仗,則諸葛亮連方法舉措都沒搞明白,而在實際操作中又還不如規劃的好,怎麼能不失敗呢?

05

諸葛亮一生可謂跌宕起伏,而他被後人敬仰卻又常被後人誤解。

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正確的去評價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呢?

孫子悟到:★★☆

首先諸葛亮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里,還是做到了「智者審於量主」。

諸葛亮在曹操和孫權實力強勢、劉備四處奔波如喪家之犬這樣的表象下,還能夠正確的選好僱主並且全力投入,從而得到劉備父子兩代人的器重,一生十幾年大權獨攬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報負,光這一點就秒殺了許攸、田豐這些同時代的謀士。

其次,諸葛亮治軍極好,司馬懿嘆他為天才,其實就是佩服他的治軍。

諸葛亮治軍既以明又以信,他親自撰寫《法檢》和《軍令》各兩捲來嚴明軍紀,使得蜀軍戰鬥力極強,屢屢以弱擊強攻打魏國也不落下風。

另外,諸葛亮在軍事上有諸多發明,打仗的八陣圖、攻擊的連弩、信號的孔明燈和運糧的木牛流馬,他簡直就是一個偉大的軍明發明家。

可惜,諸葛亮也有軍事上的不少毛病。

司馬懿就認為「慮多決少,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其在軍事才能上真是差點意思。

更嚴重的是,諸葛亮在「漢室不可興」的歷史潮流中卻屢屢逆流而上,強制多次的以弱蜀攻打強魏,「道天地將法」中的「道」,他就完全占不上了。

孔子悟到:★★★★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人物裡面要找出一些可以當作君子的人物,那諸葛亮一定不會被視而不見。

他在臨終前寫給孩子的《誡子書》裡面,足可以說看出他的品行:「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而諸葛亮的一生也是他君子修身的寫照。

隋朝的王通認為:「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而清朝的皇帝康熙更是評價他說,「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甚至,諸葛亮在選老婆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標準。

當時好友黃承彥告訴諸葛亮說,我的女兒很醜,頭髮黃、皮膚黑,但是她才華很好,可與你相配。

於是諸葛亮就娶了黃月英為妻,這件事還被鄉里人嘲笑了一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但君子重才重德不重貌,諸葛亮完全不在乎這些外界的評價。

老子悟到:★★☆

曹操的謀士賈詡曾經評價說:諸葛亮善治國。

事實上,諸葛亮也確實是治國的好手。

在他「依法治國、廉明執政」的倡導之下,整個蜀國營造出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所有蜀國的官員都紛紛以諸葛亮為榜樣,奉行為官節儉,恪守法律的良好風氣。

同時,他也在漢中休士勸農,使得這個地方的生產力得到良性發展;而他主導整修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直到現在都還能用。

可以說,諸葛亮是把蜀國的治理髮揮到了極致。

但是,《道德經》有雲,「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希望減少「上有欲而有為」的情況,避免產生各種破壞百姓正常生產和安居樂業的行為,所以真正好的國家治理應該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但是諸葛亮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有自己的戰略目標。

所以,他不顧國家的實力強弱懸殊,不顧自己的政治條件已經不具備的客觀情況,更不考慮自己軍事水平有限的處境,多次主動對魏動兵,最後自己病死在軍中。

而且,後來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也都一起在綿竹之戰中戰死沙場。

一家人全為國捐軀,真不可不畏壯烈!

而這個「窮兵黷武」的諸葛孔明作法,其實是被鄰國東吳看在眼裡的。

當時吳國使臣回吳國向孫權匯報的時候就說,蜀國快滅亡了!天府之國,這樣土地豐沃的好地方,在諸葛亮治理下竟然到處是饑民;關中平原,這種歌舞故鄉的好處所,這裡的人卻都垂頭喪氣的不說話。

這樣的國家,怎麼會不完蛋呢?

善於治國卻又汲汲於自己政治夢想的諸葛亮,真沒少讓蜀國人民吃苦。

綜其一生,才智過人又修身以德的諸葛亮既能讓兩代僱主給自己無限的權力,又能讓全國百姓跟他一起吃土,還能讓後代萬民對他百般景仰,不可謂不成功;但他一生認真敬業卻也夢想無望,最後還搭上了自己、兒子、孫子性命的下場,卻也不能不叫做悲慘。

或許,諸葛亮的一生只能用杜甫的《蜀相》來總結吧: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解諸葛亮之謎:是三顧還是自己投奔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

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

「諸葛大名垂宇宙」, 翻開中國歷史,南陽人所謂的「智聖」——諸葛亮占據著輝煌一頁,在民間,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誠的典範,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流傳下來他很多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劉備集團核心人物,諸葛亮,走下神壇的故事

諸葛亮有著過人的智慧,但卻被羅貫中神化了,被當成了妖魔和神靈。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諸葛亮一度成了智慧的化身。《三國演義》里籠罩在他頭頂的光環,把他神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賢相」,羅貫中不僅賦...

未解之謎:解密諸葛亮身世的眾多謎團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

諸葛亮幾大疑案,一般人不了解

一、手足之疑 當年諸葛珪早死,其子諸葛亮投靠從父諸葛玄,但諸葛玄打算赴任於豫章郡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還有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及諸葛亮的二個姊姊,除了諸葛瑾外。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伯仲之間,為何諸葛瑾...

我的前半生,躬耕在隆中

曾經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諸葛亮隱居隆中是否懷才不遇?其實可以明確回答這個問題,隆中的諸葛亮不僅沒有感覺懷才不遇,而且隆中是諸葛先生成才成龍的福地,更為令人稱道的是,在隆中的歲月是諸葛亮一生最快...

真實的諸葛亮究竟有多厲害?

諸葛亮,三國演義里,神一樣的存在,他舌戰群儒碾壓東吳文臣、草船借箭借東風呼風喚雨、借關羽之手在華容道捉放曹操、三氣周瑜把周瑜擠兌得一命嗚呼、空城計震退司馬懿,火燒上方谷惜敗於天,那麼真實的諸葛亮...

何以諸葛亮躬耕隴畝,卻可知曉天下大勢

在中國歷史上,諸葛亮是一個被神話般的人物,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然而最神奇的是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明明躬耕於隴畝,卻可於隆中定下三分天下之對策。對天下之勢,了若執掌。其後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