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敗,用人是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

當諸葛亮命馬謖為先鋒守街亭,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

馬謖執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本部。

等到司馬懿派兵進攻街亭,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使得馬謖兵敗如山倒,重要據點街亭失守。

事後諸葛亮為維持軍紀而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馬謖失街亭,只是整個北伐戰爭剛剛開始就鎩羽而歸。

有核心的原因在於用人不當,用人所短而非用人所長,錯誤的人又在錯誤的地方。

主要責任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其實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兵不血刃連得三郡,心理上有些放鬆,街亭如此緊要關乎全局勝敗之地他竟然交給了從未上過陣的馬謖。

其實馬謖並非無能,他可稱是諸葛身邊第一謀士!但經驗要了他的命!諸葛完全可以派趙雲,吳懿,魏延等將領。

其次就是馬謖狂妄自大不聽王平勸導,導致了蜀國第一次北伐全局失敗!馬謖長期在諸葛亮身邊,深得信任,心理上有些驕傲自滿,飄飄然。

王平的資歷和地位,並不足以壓服他,可以說,如果趙雲魏延等將領前去的話,應該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第三,諸葛亮也有一些,驕傲自滿,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上一輪的北伐還是比較順利的,蜀國損失不大,卻連得三郡。

諸葛亮在心理上有一些輕敵,也有一些自大。

劉備臨終時就叮囑,馬謖此人不可重用。

馬謖又從未上過戰場,卻托以如此重任。

不得不說,諸葛一生唯謹慎,這件事情上,心可是太大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對待馬謖 為何又用又殺又哭?

失空斬是京劇,說的是三場劇目,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在這三場之中,主角都是諸葛亮。但在這三場故事中,諸葛孔明之「賊」,暴露無疑。他的所為,也基本上反映了非常多的管理者,在用人上的「賊」性——即...

馬謖失街亭之後諸葛為什麼憤怒到一定要殺他

三國中有一段,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眼看就要成功的長驅直入殺入長安以威懾中原,建功立業就在眼前,可是曹魏此時在諸葛的逼迫下,不得以釋放了已成為階下囚的司馬懿。讓司馬懿去抵抗諸葛,司馬一到戰場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