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為什麼會衰落?只因這三個大將死的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給大家說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家都魏蜀吳這個三個國家在三國時期還真的是誰都干不過誰,誰也干不死誰,但是到了後期卻不一樣了,但是其實在中期有些國家就已經出現了頹勢了,因為死了最為主要的大將了,為什麼魏蜀吳會衰落,就是因為這三個人導致的,到底是哪三個下面跟隨小編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
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一段戰火紛飛的歷史,群雄割據,逐鹿中原。
經過幾十年的大小戰事,逐漸形成魏蜀三足鼎立之勢。
三國時期,看似猛將輩出,但沒有戰神級的武將,也就是說沒有一個能夠吊打天下的人。
比如戰國時期的白起、李牧,楚漢時期的韓信、項羽,三國時期缺少這種級別的猛將。
即便如此,三國時期還有是幾位一流猛將,他們的生死決定了魏蜀吳的興衰,甚至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魏蜀吳三國各自的棟樑猛將,他們三人的死,直接導致了魏蜀吳的衰敗。
1.蜀漢——關羽
蜀之小地,名將唯羽。
在正史中,關羽是蜀漢無可爭議的第一戰將。
關羽和張飛二人被程昱和郭嘉評價為「萬人敵」,被周瑜評價為「熊虎之將」。
但張飛在三國志中被陳壽評價為「暴而無恩」,關羽則是「威震華夏」。
當然,關羽被評為「威震華夏」,靠的不是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這些虛構事跡,他有響噹噹的戰功。
建安十四年,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曹仁所鎮守的南郡將近一年,曹仁兵少,可曹魏的將軍卻沒有一個前來救援的。
當時南郡周邊的曹魏武將一共有五個:樂進、徐晃、滿寵、文聘、李通。
這五個人為什麼不來救曹仁呢?答曰:關羽擋住了他們五個,這就是著名的「兵絕北道」。
襄樊之戰中,曹仁是曹操內姓第一大將,于禁是曹操外姓第一大將(張遼地位比不上于禁)。
可這兩位曹操麾下最猛的大將,一個被關羽打得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一個被水淹七軍活捉,嚇得曹操都想遷都。
關羽這等的威風,當真是「威震華夏」。
關羽最後敗走麥城的原因很複雜,絕不是「關羽太傲氣」這麼簡單。
關羽死後,蜀漢由盛轉衰。
關羽戰死,蜀漢再無超一流的猛將,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也就剩下了張飛、魏延。
關羽的死,也就意味著蜀漢失去了荊州這個天下之腹。
沒了荊州,蜀漢只能偏安西蜀一隅,再沒有圖謀天下的機會。
2.東吳——周瑜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萬人之英的周公瑾,就此隕落於歷史長河中,從此,東吳再沒有人記得「兩分天下」的夢想。
赤壁之戰時,曹操帶領大軍南下,如果沒有周瑜,也就沒有三國鼎立。
如果沒有周瑜,曹操那一戰就平定天下了。
可惜曹操天命不來,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夢魘,周瑜周公瑾。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以少勝多,一把大火把曹操燒的大敗,他是當之無愧的東吳第一戰將。
赤壁之戰獲勝後,周瑜乘勝追擊。
經過一年多的相持,曹操令曹仁撤退,東吳控制了整個長江北岸的南郡地區。
此時,對於東吳未來的戰略,東吳群臣有兩種不同的思想。
第一種是周瑜堅持的「伐蜀」,周瑜想趁曹操大敗而歸,短時間內沒有餘力起兵,所以趕緊攻下西蜀,跟曹操「兩分天下」。
第二種是魯肅等人堅持的「借荊州」,魯肅等人想聯劉抗曹,堅守江東,休養生息,不再大規模向外擴張。
周瑜去找孫權面談,孫權當面同意了他以荊州為基礎,起兵進攻四川的計劃。
然而,周瑜死在了路上。
周瑜死後,東吳再無人提起「兩分天下」的這一宏偉藍圖,也再沒有人能撐起這個夢想。
周瑜一死,就意味著東吳只能偏安江東,遲早要被曹魏吞併。
3.曹魏——曹真
魏蜀吳三國中,武將最強的,就是曹魏。
曹操時代,內姓武將有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一流猛將,外姓武將有張遼、徐晃、于禁、張郃、樂進等五子良將。
曹操在世時,曹魏一直都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個。
曹操死後,曹魏的一流猛將也逐漸凋零。
直到曹真去世,曹魏開始由盛轉衰,司馬懿開始把控曹魏兵權。
歷史上的曹真可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個「曹萌萌」,他是曹魏的第一戰將,多次率軍擊退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是敗給了曹真。
曹真命張郃直擊街亭要害,自己則率軍擊敗箕谷的趙雲,這跟司馬懿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曹真認為如果諸葛亮再出兵,肯定會打陳倉,他派郝昭加固陳倉的城牆,裡面屯滿了糧草。
果然,諸葛亮第二年出兵攻打陳倉,但曹真早就部署好了。
郝昭在陳倉堅守了20多天,諸葛亮寸步未進。
曹真率大軍趕到後,諸葛亮撤退。
這跟司馬懿也毫無關係。
曹真於太和五年病逝,為了抵擋諸葛亮的進攻,曹叡不得不啟用司馬懿。
從此,司馬懿有了掌兵的機會和權力,也有了篡魏的機會。
曹真死後,曹魏內姓武將再沒有能人了,這導致了司馬家族的強勢崛起,也導致了曹魏的衰敗。
魏蜀吳三國麾下各有一員大將,他們的死直接影響了各自勢力的衰亡
三國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段為期較長動盪不安的歷史時期,期間各路諸侯割據一方,為了爭霸大業常年混戰不止,經過長達幾十年的紛爭逐漸形成了魏蜀吳三方鼎足而立的平衡局勢。這是一個名將輩出的年代,雖然沒有一...
三國八位帥才,魏國占了一半,蜀吳兩國各有兩個,排名不分先後
自古以來能打仗的叫猛士,特別能打的叫猛將,而能夠指揮這些人的被稱為帥才。戰場之上固然需要猛將一馬當先衝鋒陷陣,然而更需要一個能夠掌握全局運籌帷幄的帥才,猛將好找但是良帥卻很稀少,正所謂千將猶可...
三國之中最可惜的3個牛人,若不早死,隨便一個都可以一統三國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軍閥割據,通過一系列的土地兼并,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謀臣,良將,他們...
三國中守城最強的四位大將,司馬懿墊底,第二位令諸葛亮無功而返
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諸侯混戰,逐鹿中原。在這幾十年間的大小戰事中,湧現出很多名帥猛將。孫子兵法云: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
誰是三國最會帶兵打仗的人?關羽難進前五,司馬懿屈居第三
在一些三國類型的遊戲里,通常會有這幾樣人物的屬性,例如武力、智力、政治、統率等等,而對三國武將的武力和智力排行,也有各樣的版本,基本上也是眾人熟知的一些謀臣猛將占據在榜上,如果在三國人物中以統率...
三國時期,哪個人物在演義與正史中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囊括了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足鼎立和三分歸晉等時期,各路英雄更是輪番上場,很多都是各領風騷沒幾年,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更多的是通過《三國演義》去了解那段歷史。既然是演義,出於故事情節的...
三國時期十大名將,有兩位名將比諸葛亮厲害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開始的時間廣義是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公元220年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隔年劉備...
孫權殺掉關羽,到底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魏蜀吳三國較量的戰場。在劉備率軍攻打益州的時候,關羽留守荊州。等到劉備打下漢中之地後,關羽率軍北伐曹魏,進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
漢末三國八位將軍, 其中一人開啟了亂世, 一人見證了三國的興衰!
大將軍一職在漢末三國時期級別很高,位在三公(漢末三國時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之上,權柄甚重,職掌統兵征戰。這一時期出任過大將軍的的有不少,今天只列出其中八個比較有名或在當時有影響力的大將軍,...
三國歷史上最強統帥,諸葛亮排第三,榜首當之無愧
三國紛爭,能人眾多,這個時候總有強者脫穎而出,成為一代統帥,統領大眾,大殺四方。最後,在不斷的廝殺過程之中,成為一代諸侯。當然,有的統帥僅僅只是統帥,而無法達到諸侯的地步,這是根據當時政治因素而...
三國最恐怖的7大帥才,曹操獨占其4,怪不得能成最大霸主
眾所周知,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動盪的局勢雖然讓百姓民不聊生,但同時也塑造出一批批傑出的優秀人才,神機妙算,出謀劃策的謀士,英勇善戰,攻城略地的猛將數不勝數,但是在眾多人才中卻極少出現...
《三國演義》中曹魏最搞笑的四位名將:曹操,曹仁,曹真,曹爽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相信很多朋友,首先看到的是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從《三國演義》之中,我們了解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臨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
曹操手下戰將排名,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
三國無疑是戰火瀰漫的時代,可能是由於演義的緣故,我們很喜歡在茶餘飯後,聊一聊三國,侃一侃自己心目中的文臣武將誰更厲害。尤其是武將,更是許多三國迷熱愛的話題,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的戰鬥力更...
三國統兵能力最強的七大名將,魏國最強,蜀國最弱!
三國是一個動亂時期,戰火紛爭,各國你爭我斗不可開交。武將單挑很少見,統兵打仗才是主要。作為一名統帥,最主要的不是個人武力值的高低,而是帶領大規模兵團作戰,戰場的指揮能力。就像呂布一樣,單挑在三國...
三國第一攻城大將和第一守城大將分別是誰?呂布、趙雲統統靠邊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漢末分三國,魏蜀吳爭霸天下。三國時代是一段烽煙四起、...
孫權手下四大都督,保東吳百年江山,卻因小說之故,一直被「黑」
每每看到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都為那段風雲際會的三國史感嘆不已,真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雲集的時代;但是書中以劉備的蜀漢作為正派、曹操的曹魏作為反派,孫權的東吳似乎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