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言論史之八:東漢帝國的真正掘墓人,大陰謀家袁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袁紹,實為東漢帝國的真正掘墓人,同時也是一個全新時代的揭幕者。
經過在西漢末年到東漢王朝的二百年積蓄,儒家經學士大夫們終於從世家大族進化為士族集團,那之後中三四百年呼風喚雨,在各個走馬燈的王朝更迭中始終占據統治地位。
袁紹就是這些世家大族在歷史上推出的第一個真正杰出代表。
從黃巾之亂一直到官渡之戰的漢末十五年里,袁紹都是當時天下的頭號中心人物。
何進只是被他操縱的台前傀儡,董卓同樣也是被他利用以驅虎吞狼的的餓虎,曹操則長期是他的附庸。
這就是袁紹的真實歷史地位。
一、袁紹快刀斬亂麻,令宦官集團消失在政治舞台近五百年。
經過一次次黨錮之禍和打壓,士族門閥和東漢皇室早已離心。
只是東漢士族以儒學傳家和養望,直接對抗皇權,忠孝義這關在其意識形態上過不去。
所以依託皇權的宦官集團也每每占據上風。
袁紹約比曹操大九歲,弱冠就浸淫帝國官場,負天下士族門閥之望幾二十年。
曹操還立志做大漢征西將軍的時候,袁紹就已經處心積慮在怎麼終結這個四百年王朝,並取而代之了。
其之後一步步策劃,都是衝著這個目標去的。
何進殺蹇碩,接管西園上軍後,本已取得持續百年的外戚+士族VS宦官之戰的新一輪對決勝利。
大將軍何進:
袁紹定要鼓動其將所有宦官趕盡殺絕,連何太后這等全無政治經驗的婦人都知道不妥,又怎會是任何政壇老手的謀劃?
需知是年袁紹可不是23歲的愣頭青,而是43歲的中年成熟男子。
殺盡兩千宦官,看似舉手之勞,想想東漢百餘年來,多少天下名士、三公大將軍盡折其手,後世大唐大明多少聲名赫赫的大人物盡敗於此輩,說白了無非投鼠忌器,顧忌其背後的皇權。
袁隗這個太傅論名望論能力,難道能高過二十年前的陳蕃麼?陳蕃輕易就被宦官們擊敗了,袁氏卻能將宦官集團一舉剿除,正因他們有一個膽大包天、無視皇權,不惜砸爛一切、哪怕天下因此大亂的野心家。
不惜玉石俱焚、快刀斬亂麻一掃而空,一舉就讓宦官集團銷聲匿跡在政治舞台近五百年,單單此舉就足以讓袁紹擁有極重要的歷史地位了,又豈會是通常印象中的「寡斷」之人?
二、袁紹目光高遠,順應歷史大勢,卻敗於自己的軍事素質和微操能力。
而袁紹的目標尚不止於此。
若單為誅滅宦官集團,袁紹自己的實力就能解決。
他力主誘董卓進京,就是為了把朝局和朝局徹底砸爛,讓整個天下徹底分崩離析,然後自己起兵握有大義名分,去依次掃蕩諸侯。
并州牧董卓:
將外戚和宦官一齊埋葬,最終摧毀宦官保護的皇權,徹底顛覆這個王朝,這才是帝國頭號陰謀家袁本初昭然若揭的用心。
因為從前王莽代漢的前車之鑑,和劉秀復國的成功範例,所以袁紹才擬定了這樣一條先大亂而後大治的路線,把起家地點放在河北,最終目的就是效仿和重履劉秀的帝業之路。
袁紹原本也應一如之前的秦末之漢高祖劉邦、西漢末之漢世祖劉秀一樣,開啟一個嶄新的士族儒家王朝和時代。
正如劉邦劉秀順應時勢,是以無往不利,英才賢士盡皆來歸,一個四年滅楚定河山,一個三年入主洛陽成帝業,既為人和,亦屬天時。
袁紹在洛都時名滿天下,為當世公認頭號俊傑,為關東聯軍盟主,吞併河北四州為天下第一大勢力,可說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指掌。
而其對手曹操大行法家之道,對儒學士族限制打壓,屯田制和士族爭奪人口,妄圖回復西漢儒表法里制度的復古派,正是個和項羽、王莽一樣逆勢而動的反派大BOSS,原本是註定要扮演男主角踏腳石的。
至於另幾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如劉備,如孔明,觀他們入蜀和立國後的施政作為,其實亦如漢宣帝之言「漢家兼采王霸之道」,以儒為表,而申韓之術為本,和大力倡導儒學的東漢政治已是截然不同,和曹操施政倒是頗為相通,同為意圖規復西漢政治來拯救亂世的復古派,在漢末歷史舞台上,同樣亦是逆勢而行,其政治理念註定不能成功,實如曹操施政被其子曹丕改弦更張一般,屬於必然。
可惜袁紹本人軍事素質和微操技術實在不過關,在歷史舞台高開低走,以坐擁河北四州十餘萬大軍,天下第一強藩之勢,最後竟不敵曹操這個反派一號,讓其逆推得志,同樣也讓劉備這樣的破落宗室、孫吳這樣的寒門武人有隙可乘,竟致天下三分。
所以後世對他的歷史評價,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
三、袁紹的兩面性:深謀遠慮的政客和優柔寡斷的軍閥。
如果說袁紹此生最大的缺陷,便在於他在大一統帝國的朝堂浸淫太久了。
哪怕曹操劉備+孫堅父子加起來,在漢末朝堂那種遊戲法則,也絕對玩不過袁紹這種職業政客。
可作為政客的決斷策劃和作為軍閥的決斷,絕不是一回事。
曹操比漢靈帝大兩歲,袁紹更比漢靈帝大速整整十一歲,半大輩子謀劃的都是如何去謀奪這個比自己小半輩的准同齡人的江山。
反而對砸爛整個棋局以後,如何重新收拾局面,想的太理想化,或者是相信了兩漢王朝關於劉邦劉秀如何得天下的官方記載。
史書說袁紹的施政很得河北人心,死後無數人感懷,其實這正說明他作為亂世軍閥的極大缺陷——搜刮榨取領地最後一點戰爭潛力,用於兼并爭戰,才是一個軍閥的本能。
而袁紹犯的正是和劉表、劉璋,後世竇建德張士誠一樣的錯誤,臨到決戰,仍然根本沒有充分發揮領地動員力,曹劉孫們在這點都遠勝於他。
官渡之敗讓袁紹元氣大傷、攻滅曹操一統天下再無可能;其早死+繼承人紛爭,又讓袁氏割據河北四州的希望也破滅了。
因此若僅僅將袁紹視為一個漢末軍閥來評判,那麼可惜其天不假年、後繼無人才是勢力覆滅根本原因、而並非官渡一敗而亡;
並適當平反其在大眾印象中「好謀無斷、外寬內嫉、不納忠言」的形象,是有道理的。
但若將之視為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俱有,時代大勢在手,歷史舞台上的原定頭號男主角的話,那麼即使如曹操一般在有生之年不能統一、開創新的大一統王朝,都已經可以算失敗了。
曹操的歷史評價一直高於司馬昭司馬炎們,在南北朝時期甚至與劉秀並列為開國君王雄才霸略的典範(PS:別拿石勒那個不學無術的胡人說事~),就因為他和袁紹截然相反,是逆歷史大勢而行,難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曹操和袁紹:
四、司馬氏繼承袁紹之志,士族天下實為歷史必然。
東漢末年的天下大勢,歷史已告訴我們明晰的答案,正是從秦漢古典帝國,演變為二袁司馬為代表的士族天下,開啟該集團魏晉南北朝三百年黃金時代的序章。
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方由士族集團新的傑出代表,司馬氏祖孫三代前赴後繼,方才算是完成了袁本初公未竟之志。
九品中正制方是天下大勢,「王與馬共天下」方是天下大勢,皇族典兵以制衡世家大族方是天下大勢,不斷的皇族內戰與頻繁的朝代更迭方是天下大勢。
若說僅僅是司馬炎施政錯誤引發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何以其後數百年南北朝無數英主雄才,直到楊堅為止,卻都不約而同地走上同一條道路?
能真正扭轉這一切的,是科舉制,前後經歷隋高祖楊堅、隋世祖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則天大聖帝武瞾等數代英主先赴後繼上百年的努力,至唐玄宗李隆基時代方得以完善。
而完善科舉制的同時,是印刷術的普及,才讓世家大族壟斷知識和人才變得困難。
晚唐五代兵亂大莊園土地制破產,關東五姓七氏為代表的士族門閥方才最終沒落,退出歷史大舞台。
這些顯然是漢末三國任何人物所絕不可能做到的。
是以不論曹操、劉備還是孔明,他們能力超卓,畢生努力,卻註定不能實現理想。
而袁紹袁本初所奮戰一生的士族天下,終究要變為歷史現實,並從此成為帝國數百年,直至為新的先進階級所取代。
大勢如此,非人力所能抗衡,沒有人能真正超越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曹操有用,對袁紹卻無用?
通常認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稱霸北方的基礎。歷史上,袁紹其實有更大的機會去挾天子,但他卻最終沒有實行。真的是因為他目光短淺、昏庸無能嗎?1 曹操是如何得到天子的?諸葛亮在隆中之對時說,「今曹操...
《小劉說三國》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人:董卓其人
說起三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定然是曹操,但是東漢末年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卻另有其人,那就是董卓。三國演義中,董卓一出場便氣場十足,把眾公卿壓得死死的。問一句「天子何在?」...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東漢末年分三國 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 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 爾虞我詐是三國——林俊傑《曹操》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精彩的一段歷史。歷來被史學家、小說家、權謀家和吃瓜群眾們所津津樂道。而之所以有三...
東漢末年的河北軍閥名門望族四世三公的袁紹究竟有多優越?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
三國頭號陰謀家「袁紹」,也是士族掌權的開創者
袁紹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被世人稱之為「四世三公」的美譽。袁紹青年時期擔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後慫恿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引董卓入京後,又與其政見不和,出走長安掀起討董大旗,被推舉為關東...
此人才是導致東漢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曹操對其評價一語中的
我們都知道東漢歷史上曾有過六次太后臨朝,六次外戚執政。對於當時的皇帝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情況是這樣的:在這種畸形的結構中,皇權就像是一個鼎,全靠著下面的四個支柱給撐著。哪四個支柱呢?分別是:宦官、...
土豪勢力如此囂張?竟因為他們的勢力導致東漢的滅亡
一、東漢王朝的建立王莽篡漢之後,針對土地兼并以及農民奴隸化的局面進行了相當的一番改革。原本試圖以儒家「抑兼并」的方式緩和社會矛盾,但事與願違,反而加速了政權的覆滅。在農民起義、豪強造反的圍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