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曹操有用,對袁紹卻無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常認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稱霸北方的基礎。


歷史上,袁紹其實有更大的機會去挾天子,但他卻最終沒有實行。

真的是因為他目光短淺、昏庸無能嗎?

1 曹操是如何得到天子的?

諸葛亮在隆中之對時說,「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可見當時大家就認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稱霸北方的重要因素。

不過曹操能夠迎回天子,有一定的偶然性。

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漢獻帝一行人逃出長安落到洛陽,不過這一路並不輕鬆。

一方面有李傕郭汜的追兵,而己方的軍隊實力不足。

另一方面護送漢獻帝的楊奉等人,是黃巾出身,士兵軍紀很亂,對王公大臣常有騷擾。

起初,漢獻帝想召呂布來勤王。

為什麼呢?

因為當董卓把漢獻帝挾持到長安時,是呂布和王允聯合除掉董卓,扶持獻帝的。

不過後來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時,呂布不敵敗走了。

這對呂布當然是個好消息,可惜的是他當時苦於沒有糧草,無法成行。

後來終於回到了洛陽,但是經過董卓的一把火,洛陽已成廢墟。

雪上加霜的是,又有了災荒,糧食歉收,很多大臣都要外出採摘食物,不少人是飢餓而死,加上士兵軍紀混亂,無法無天,獻帝此時可謂窘迫至極。

這種情況下,勢必要召諸侯來勤王。

此時在洛陽的董昭,與袁紹一直不和。

於是他一面私下派人聯絡曹操讓他趕快來勤王,一面假冒曹操的名義安撫楊奉,許以好處。

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曹操得以順利抵達洛陽,並將漢獻帝迎回許昌。

(圖)影視形象,漢獻帝

2 袁紹更有機會去挾天子

不過在曹操之前,沮授也曾經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張,時間是在公元195年。

此時的袁紹,相比曹操,無論是名望還是實力,都是迎接漢獻帝的最佳人選。

一方面袁家是當時有名的世家大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

一方面袁紹已經站穩了冀州,並且對周邊的并州、幽州、青州都有所染指。

在當時的關東軍閥中,實力相當雄厚。

相比之下,曹操這邊前一年剛發生了陳宮的叛變,差一點喪失了自己的地盤。

沮授上言,建議袁紹「迎大駕於長安,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誅討未服」。

在他看來,雖然漢室衰微,但天子的仍然是天下共主。

一旦將天子掌握在手,便握有朝廷大義,以後討伐諸侯搶地盤便可以名正言順,事半功倍。

但袁紹最終沒有聽從。

因此有人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麼明顯的戰略都不採用,錯失大好機會,乃至於讓曹操捷足先登。

可見真的是目光短淺、昏庸無能,後來官渡戰敗輸給曹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了。

(圖)影視形象,袁紹

3 袁紹其人到底如何?

對袁紹常見的批判是,外寬內忌、多謀少斷以及不善用人。

其實後人評價司馬懿也是說他「外寬內忌」。

而不善用人,是相對於曹操的唯才是舉而言,但其實曹操才是異類。

漢朝的用人標準是依照儒家觀念的,以德為先,有德無才根本不能採用。

後來魏晉選官採用九品中正制,人才的衡量標準更是以人品為中心。

所以袁紹的性格,是當時世家大族常見的,並不是多大的缺點。

反而是,從公元190年到195年,袁紹從一個渤海太守發展到占據冀州、打敗公孫瓚與青州黑山賊,一躍成為關東諸侯中最有實力的軍閥,不過四五年間,說明他的武功謀略是不凡的。

怎麼可能如三國演義里所塑造的那般無能呢。

那既然如此,為什麼袁紹沒有把握機會去洛陽迎接漢獻帝,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三國志》里說,因為漢獻帝是董卓所立,不是正統,不合袁紹的本意,所以袁紹不願意去迎接漢獻帝。

這倒是事實。

當初董卓廢漢少帝劉辯而立劉協為帝時,袁紹便想要聯合袁術、曹操一道另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

儘管袁術與曹操都不同意,袁紹仍堅持己見。

但劉虞自知實力不足,當皇帝也只是個傀儡,所以堅決不同意,袁紹無奈只好作罷。

所以所謂不和本意,大抵不過一個藉口。

他當初之所以想立劉虞,不過是因為劉虞實力不足,離自己又近,方便掌控罷了。

而且後來他討伐曹操時,是認可了漢獻帝的合法性的。

(圖)影視形象,董卓

4 挾天子真的能令諸侯嗎?

袁紹之所以不願挾天子,主要原因是他不相信挾天子可以號令諸侯。

挾天子政策最早的執行者其實是董卓。

公元189年,靈帝死少帝立,袁紹勸何進殺宦官,但何太后不許,何進便沒有執行。

袁紹出主意,可以召董卓進京,意圖借用外部武力震懾何太后。

結果董卓還沒進京,何進便給宦官殺死了,袁紹也藉機清除了宦官勢力。

董卓進京後,宦官外戚兩大勢力都是一空,憑藉武力控制了朝廷。

他首先便是廢除了皇帝,另立劉協,就是漢獻帝。

其後他又自領相國,同時為當初受黨錮之爭迫害的人恢復名譽,拉攏一些士族清流,如蔡邕。

董卓的種種手段,正是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各路豪強並不買帳,所以才有了袁紹、袁術、曹操等盟軍討伐。

後來董卓被殺,部下李傕郭汜打算投降,但王允不許。

在賈詡的建議下,他們率軍進軍長安,打敗了呂布,再次挾持了漢獻帝。

不過不久便陷入內鬥中,這次挾天子對他們而言也沒有帶來太多好處。

如果說董卓、李傕是因為自己作死,挾天子政策並沒有很好的實施,那我們就看看曹操這邊。

建安元年,曹操從洛陽把漢獻帝迎到了許昌,這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開端。

然而,有諸侯因之依附的嗎?

並沒有。

反而是,不到半年,袁術稱帝。

建安四年,袁紹就圖謀攻打許都,隨之發生了官渡之戰。

同一年,依附曹操的劉備,襲殺了徐州刺史,再一次入主徐州。

建安五年,魯肅初見孫權時,直截了當說,漢朝不可復興,你應當稱帝來爭霸天下。

當然,要說一個沒有歸附倒也不是。

建安二年,張繡就第一次投降了曹操。

但建議他投降的賈詡,給的理由是,袁紹勢力強,曹操勢力弱,投靠袁紹不一定被重視,不如投降曹操。

這跟曹操是否有天子無關。

不僅沒有令諸侯歸順,反而使得內部動亂多多,越到後期問題越大。

建安四年到五年,爆發了衣帶詔事件,董承試圖除掉曹操但未遂。

(圖)影視形象,袁術

5 曹操為何挾天子?

亂世之中,實力最重要,這點曹操自然明白。

曹操之所以下決心去奉迎天子,核心不是號令諸侯,而是想要利用漢天子殘餘的權威結交世家大族。

東漢以來,士族成為新興的一股勢力,一方面這些是時代讀書的知識人,一方面他們擁有大量的財產,掌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想要在軍閥混戰中取勝,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非常重要。

然而曹操出身不好,父親曹嵩是宦官養子。

這一出身,如同陳琳在討伐曹操的繳文里所罵的,是「贅閹遺丑」。

很多士族根本瞧不上他,曹操自己也因而很自卑。

在軍閥爭霸中,曹操一方面唯才是舉,大量依靠寒門庶族之人,像郭嘉,許褚等。

一方面也儘量拉攏世家大族之人,如荀彧、程昱等,但他跟世家大族的關係處理的並不好,士族對他的支持有限。

所以當得知漢獻帝出逃長安,出身世家的荀彧就力主他去奉迎天子時,雖然內部分歧很大,但曹操最終還是聽從了荀彧的建議。

挾天子其實就是他拉攏世家大族的一個重要手段。

(圖)影視形象,曹操

6 不以成敗論英雄

對於袁紹而言,依靠袁家本身的影響力,已經有大量的士族來投靠,奉迎天子並沒有明顯的好處。

反而把天子請回來,就是給自己請一尊神回來,行事不免束手束腳。

所以袁紹最終沒有迎天子,這也是當時很多軍閥的選擇。

只是沒想到後來曹操靠著挾天子及自身謀略異軍突起,並且因為占有朝廷大義,經常給袁紹帶來了不少麻煩。

而當他發現這些不利後,就已經在積極籌備把天子奪回了。

建安元年,他便上書要奉天子到鄴城,曹操當然不准。

後來建元4年剛消滅公孫瓚,他便打算討伐曹操,迎回漢獻帝。

我們知道,官渡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曹操,多數都暗地裡打算投降袁紹。

只不過後來官渡之戰,曹操最終勝利,打敗了袁紹,真正做大了實力。

但這些是軍事的勝敗,與挾天子與否關係不大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散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總也繞不開的政治與戰爭

《三國演義》首先是從政治鬥爭開始寫。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寵信宦官張讓、趙忠、段珪、曹節等「十常侍」,宦官專權亂政,以致爆發了黃巾起義。朝廷集中全力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在「十常侍」的撥弄之下,何...

魏武帝曹操: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一)

被稱作千古第一梟雄的魏武帝曹操起兵於亂世,稱雄於諸侯,南征北戰,靖平北方,威震天下。雖然曹操生前未能稱帝,但他以堂堂文治、赫赫武功終結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戰亂,開創一代魏晉風流。正如曹操所說,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