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咱們一起來看看龐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臥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得天下,三國時期的隱士司馬徽對諸葛亮和龐統的評價。

對於諸葛亮大家都很是熟悉了,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龐統吧!

年輕時候的龐統沒有多大的名氣,在其二十歲那年,他被叔叔龐德公推薦給了司馬徽。

後來在和司馬徽的交談中,司馬徽發現龐統才華橫溢,就收為弟子。

司馬徽更是感嘆龐德公的知人之能,從此之後龐統就漸漸有了名聲。

據說龐統長相醜陋,在南郡為官時,不受孫權待見。

劉備奪取荊州後,龐統又被封為了縣令。

但是龐統在任職期間,滯懈公務,被罷免。

在《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段劇情,龐統懈怠公務被張飛責罰,哪知龐統半天就把幾個月的公務全部公正處理了事。

張飛這才知道龐統有才,就帶著龐統去見了劉備。

到這個時候龐統才把諸葛亮的推薦信給拿了出來,被劉備拜作了軍師。

其實龐統因為懈怠公務,直接被罷免了。

是東吳的魯肅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說龐統是大才,你只給他一個小小的縣令,他的才華因此而施展不開。

諸葛亮又向劉備大力推薦,劉備這才幡然醒悟。

劉備去西川見劉璋的時候,龐統曾經提出奪取西川的最佳方案,完全可以兵不血刃。

但是「仁義」的劉備不忍心奪取同宗兄弟的基業又出師無名,就沒有同意。

後來張松獻圖的事情被劉璋發現,劉備和劉璋徹底決裂。

這個時候龐統又提出了三個建議奪取西川。

第一個就是秘密挑選出一支精銳部隊,星夜趕往成都。

擒賊先擒王嘛,直接給劉璋來個閃電戰;第二個就是殺了楊懷、高沛等人,奪取他們的軍隊之後,一舉進攻成都;下策就是退回荊州,會合之後再從長計議。

劉備聽取了第二條建議,騙楊懷、高沛說是要退回荊州。

楊懷、高沛果然上當,就率輕騎來送劉備。

被劉備拿下殺掉了。

劉備在攻取涪城之後,設宴款待眾人。

龐統就進諫說:「攻打別人的領土,還要飲酒作樂,這不是仁君的做法。

」劉備聽後就不高興了,說:「當年武王伐紂,攻克殷都時候不也唱歌跳舞,難道周武王就不是仁君了嗎?」龐統沒說什麼,就獨自退席。

劉備感到說的不妥,就把龐統請了回來並說:「這件事到底的是誰的過錯?」龐統笑了笑說:「君臣都有錯。

」劉備等人大笑,就接著飲酒慶賀了。

後來劉備進攻雒縣,龐統親自率軍攻城,被飛箭射中而死。

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被葬於落鳳坡。

後被劉備追封為關內侯。

能和諸葛亮並肩,有之過而無不及的龐統就這麼曇花一現,按理來講,他不可能就那麼簡單的死去。

有的說是被諸葛亮害死的,有的說是為了給劉備出兵西川的藉口,故意身死的。

總之龐統的功績是不可否定的,沒有龐統,劉備也不可能那麼快就入主西川,創立蜀漢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取蜀功臣龐士元

原創文章工作之餘才寫,所以更新慢,一個禮拜一篇,大致在星期天。為保持活躍度,每天發一篇正史原文,目前是先發三國,後面各朝正史都會發,前段為原文,後段為翻譯。有感興趣的話題大家評論討論,不感興趣的...

龐統和諸葛亮究竟誰厲害

《三國演義》里龐統是個悲劇的人物。論能力,他與諸葛亮齊名;論操守,同樣也是難分伯仲。但是為什麼諸葛亮聲鳴四海,功成名就,留下來千古佳話。而龐統則命途多舛,最終命隕落鳳坡,曇花一現的出現在歷史長河...

61歲的劉備,靠什麼能在成都稱帝建國?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三國英雄之一,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東漢末年的政治舞台,早期顛沛流離,一生漂泊不定,後始得諸葛亮輔佐。東漢建安十三年,與東吳都督周瑜聯合破曹於赤壁,其後得到荊...

諸葛亮與龐統誰厲害

龐統和諸葛亮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

劉備為什麼打發龐統任縣令

不敢枉言曹操與劉備算是比較識才、愛才的老闆,在一定程度上,劉備比曹操還會重才、用才,關羽、張飛作為小弟對大哥的忠誠和死心塌地,那是有目共睹的,蜀漢總工程師臥龍對劉備這個老闆以及老闆的公司更是鞠躬...

龐統的水平,配不上他那麼大的名氣

年輕時期的龐統貌丑,又有點木訥,並不被人看好,只有他的叔叔龐德公看好他。漢末三國要出名必須有名人點評,於是龐統去拜訪潁川名士,人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徽。 龐統來到的時候,司馬徽正挎個籃子在樹上採...

被劉備罷官的龐統不死,三國歷史會不會改寫?

有句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說,從小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這個仿佛是公理的論斷,卻並不適合我們的龐統龐士元。劉備兼任荊州牧後,龐統以州從事的身份代行耒陽縣令。然而我們的龐士元卻不屑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