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有希望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卻因為包庇馬謖被諸葛亮棄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時期蜀國是最缺乏人才的國家,我們知道在諸葛亮死後接替諸葛亮職務的是蔣琬。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知道蔣琬也是個能力十分出眾的人,然而事實上當時如果論資歷和能力還有一人可以和蔣琬相提並論這個人就是向郎。

嚴格意義上來講向郎的資歷要比蔣琬高而且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向郎的地位要遠高於蔣琬,那麼向郎的地位為何要高於蔣琬呢?還有他為什麼又會因為馬謖遭受諸葛亮的冷落呢?

首先我們說向郎的地位高於蔣琬這個並不是憑空猜測,我們從《三國志》里可以找出具體的證據。

向郎和蔣琬都是荊州人,和蔣琬不同的是向郎有個強大的朋友圈而且他出仕甚至很可能比諸葛亮還早。

《襄陽記》記載「朗少師事司馬德操,與徐元直、韓德高、龐士元皆親善。

」 這裡說的是向郎在年輕的時候和司馬徽、徐庶、韓嵩、龐統交情很深。

司馬徽、徐庶、韓嵩、龐統這四個人自愛荊州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這時候的向郎在荊州擔任臨沮長隸屬於荊州牧劉表。

後來劉表去世之後向郎投奔了劉備被重用先後擔任過巴西 牂牁和房陵郡太守。

我們在看同一時期的蔣琬,蔣琬也是荊州人但是他出仕比向郎晚,在劉備平定蜀地的時候才投奔劉備僅僅被任命為為廣都縣縣令,後來蔣琬因為在任期間玩忽職守險些被劉備所殺後在諸葛亮求情才得以活命。


劉備去世之後後主劉禪登基不久向郎被提拔為了丞相長史(秘書長),這個官職雖然聽起來不起眼但實際上卻很意味深長。

我們看在諸葛亮生前擔任過蜀國丞相長史的人都是很有治國能力的人物,蜀國第一任丞相長史是王連(歷史上以治理州郡出眾而聞名),第二任丞相長史就是向郎(大約在王連去世前後向郎接替了王連的職務,史書記載向郎以 為官才幹著稱),第三任丞相長史是張裔(張裔先諸葛亮去世),第四任丞相長史才是蔣琬。

所以我們從這個順序可以看出向郎的資歷的確是比蔣琬高了很多。

那麼論資歷和能力向郎都不比蔣琬差,為什麼諸葛亮會棄用他那麼多年呢?直到諸葛亮去世向郎才再次出仕,不過這時候的他已經屈居於蔣琬之下了,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都要歸結於一個人那就是馬謖。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命令擅自在街亭山上屯營結果被魏國大將張郃擊敗導致蜀國全線敗退,據《三國志 向郎傳》記載當時馬謖知道這次兵敗給蜀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回去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就選擇了逃跑,而向郎和馬謖的關係很好,當時馬謖把自己逃跑的計劃告訴了向郎,所以這次馬謖逃跑向郎可能對其提供了幫助。

後來馬謖因為某種原因還是回到了諸葛亮的身邊,諸葛亮以向郎知道馬謖逃亡卻不檢舉揭發免除了向郎長史的職務。

在此後向郎擔任數年光祿勛(閒職)後來在諸葛亮死後才又得以被啟用,據史書記載向郎「自去長史,優遊無事垂三十年」,其意思是向郎被免除丞相長史之後賦閒30年,這時候遠離權力中心的向郎在朝中已經沒有多大的權力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三百八十九章荊州三老動

「哈哈哈哈。」龐德公忽然仰頭大笑,笑的非常豪邁。大笑之後,龐德公忽然止住了笑聲,豁然站起,眼中精芒爆閃,說道:「我等三人臭味相投,也知根知底。都黯然漢室危亡,死路一條。黯然神傷之下,於是隱居襄陽...

重讀三國︱諸葛亮的眼中釘,其實死得好無辜

在很多《三國演義》讀者印象中,蜀漢名將魏延是個不忠不義的叛賊貳臣形象,這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誤導:長沙之戰中,魏延救黃忠、殺舊主韓玄。諸葛亮認為此人忘恩負義,而且他還看到魏延腦後有反骨,相信...

閒侃三國之二:諸葛亮的機心

諸葛亮自我標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把他當作千秋萬載的表率。《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不吝溢美之詞,但是書中有幾處疑問,不知是作者的敗筆還是伏筆。1、徐母之死徐庶被曹操騙到許昌,見了母親...

第三百八十四章 蔣琬(第三更)

「哦?是誰?」劉馮饒有興趣的問道。「零陵人,蔣琬。」司馬徽舉拳說道。原來是他。劉馮聞言眼中閃過一分瞭然,一點也不意外,蔣琬這個人確實是值得司馬徽親自舉薦的。而這個人本身也是劉馮的目標之一,只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