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與荊州,難以抉擇之痛—絕非演義中那般簡單明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畫像

關雲長,不得不說是中國一個被深化了點人物,歷史上的關羽本是劉備集團的一員勇將,即使放在整個三國時期而言,他也算不上是一流的軍事家。

關羽生前最高的官職是前將軍、假節鉞、漢壽亭侯,亭侯在侯爵中是非常低的一個爵位,談不上什麼顯貴。

然誰也不會料到,關羽身後卻被一步步地包裝成為整個漢民族的精神偶像,甚至凌駕於帝王之上,這絕對是一個奇蹟。

武關羽文孔明

關羽與諸葛亮,二者作為劉備集團的文武一號人物代表,相互之間的間隙和矛盾也是由來已久。

關羽向來愛惜士卒而輕士大夫,作為士大夫之首外加入伙稍晚的諸葛亮自然深受其輕視。

而諸葛亮為了實現自己在《隆中對》之中的抱負,亦需清理前方的「障礙」,關羽這座大山是必須的搬開的。

新舊版《三國》劉備形象

隨著劉備集團的日益壯大,劉備此時需要的是忠心為他守護基業的人,而此時的關羽似乎已經不那麼符合這個標準了,此時的關羽,狂妄、目空一切、傲慢,自以為功勞第一,天下英雄皆為鼠輩爾。

鎮守荊州,這是劉備集團最為重要的一項戰略任務,關羽雖然文武兼備,驍勇善戰,但是他卻同時兼具了生性傲慢、缺乏戰略頭腦這些致命的缺陷,因此他並不是鎮守荊州這一頭等大事的最佳人選。

可諸葛亮並沒有對劉備委派關羽鎮守荊州加以阻止(此時諸葛亮的官職是軍師中郎將,遠在關羽之下)。

之後,諸葛亮也並未對關羽的輕敵自大思想加以勸誡,馬超投靠劉備後的一件事由此可見:

「關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關羽本有「美髯」之稱,「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樣的做法無疑大大地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思想,以致於後來這種傲慢與偏見發展到了連孫權都瞧不起的份上,當孫權「遣使為子索羽女」,關羽竟「辱罵其使,不許婚」,這激怒了孫權和江東眾人,亦堅定了孫權集團奪取荊襄之地的想法。

吳主孫權

荊州本是江東借給劉備集團的,目的是讓劉備牽制曹操,然而隨著劉備集團的逐漸發展壯大,橫跨荊益的劉備集團對孫權的威脅越來越多大,而荊州關羽的坐大,則直接威脅到東吳的安全。

隆中千古對

荊州對於劉備集團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他是「隆中對」中的既定國土,亦是以後北伐的東線據點,同時荊州是一把插在曹魏和孫吳臥榻之側的一把鋼刀。

因為荊州之爭,外加劉備和關羽的「肆意破壞」,所謂的「孫劉聯盟」只差沒有兵戎相見了,得益於諸葛亮和魯肅的睿智和大局意識,孫劉聯盟還暫且維護者那層即將被捅破的「窗戶紙」。

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孫權要求歸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而不是荊州全部),並派呂蒙率軍奪取三郡,劉備一面命令關羽進軍晉陽,一面親自領 五萬人進駐公安,幸虧此時曹操進軍漢中,雙方都決定罷兵言和,劃江夏、長沙、桂陽(零陵最後並沒有劃歸東吳)三郡與江東。

孫劉平分荊州

早年劉備與關羽的友誼確實是非同尋常(但並不是結拜兄弟,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結拜兄弟是在宋元以後才流行的),這從史書上可以看出: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 ——《三國志-劉曄傳》

由此可見,當初劉備和關羽的關係非常好,但也絕不是結義兄弟那種。

可這種情分卻隨著劉備事業的發展壯大和關羽的傲慢自大越行越遠。

大家需要注意這兩件事。

第一件,當劉備重用剛剛被收服的馬超(當然只是表面上的重用),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實際上就是一種表達自己心中不滿的情緒;第二件,對於新人馬超和老將黃忠的評級,關羽又有意見,諸葛亮進諫劉備「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而劉備卻以一句「吾當自解之」草草了事,毫無實際行動,幸虧費禕能言善辯,才平息了這次風波。

關羽在荊州手握重兵,劉備真的放心嗎?顯然很不放心。

荊襄大地上有兩處非常要害的位置,一是江陵(南郡),二是公安,這兩個地方均是荊州的軍事重鎮,可劉備卻派兩個庸才來駐守,一個是小舅子糜芳,一個是老鄉傅士仁(一說名為士仁),這二者絕非是幫助關羽助手荊州,而是用來監視關羽的。

荊州戰役

正當呂蒙攻從背後讀取荊州之時,劉備又在幹嘛?雖說當時剛剛攻占漢中,軍力需要整頓,三國時期信息傳遞速度很慢,但是荊州之役打了半年之久,劉備不可能一點消息都不知道,荊州如此重要之地,可為什麼不去發兵救援?

「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呂蒙陳書給孫權的這番話說得很透徹,事實上劉備也確實未發一兵一卒,因為此時,劉備與關羽之間已不是創業之初那種生死相隨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關羽此時已是劉玄德的心腹大患。

白衣渡江

劉備在關羽死後的數年,為了維護其「仁義」,不顧大多數部下的反對,出兵伐吳,劉備反反覆復了一生,在伐吳這件事情上倒是很果斷,他圖的是名正言順的去攻伐東吳,而不是報仇,否則也不會在剛戰敗就同意東吳的議和。

他既要維護在世人面前的「仁義之君」的形象,也為自己除去隱患,以及有了正當名頭去奪取東吳之地。

諸葛亮其實是深知其內幕的,但未敢言明,廖立在評說荊州之失時,明確的指責劉備,被廢為庶民。

其中原委,諸位自知。

關羽被俘

關羽和荊州抉擇之痛,今天就講到這裡,筆者後續會繼續帶來荊州爭奪的文章,歡迎廣大網友一起探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大都督排座次,應該沒人有意見

縱觀三國時期吳國歷史,有四位大都督最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火燒赤壁的周瑜,締結孫劉聯盟的魯肅,奪取荊州的呂蒙,大敗劉備的陸遜。那麼他們四位究竟誰的能力最強,誰對東吳的功績最大呢?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閒聊東吳四大都督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自古就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三國時期的東吳 在演義似乎是戲份最少的一國 (蜀國光壞太大 魏國曹操太顯眼)但江東的人才不少 文有張昭闞澤顧雍 武有甘寧凌統太史慈 當然 在江東首推的除了英年早逝的小霸王...

三國 關羽之死難道是蜀漢內鬥的犧牲品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

襄樊之戰——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劉備得到蜀地之後勢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下一個目標就是漢中,漢中由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張頜等人把手,易守難攻。最後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後以曹操退出漢中,劉備攻占漢中而結束。

關羽丟掉荊州只是因為大意?

看《三國演義》最不忍看到的是第76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這一回里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英勇無敵的關羽不僅丟掉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自身性命也賠進去了,可以說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而且失荊州對...

夢三國歷史上究竟該派誰來守荊州?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時形勢後,又為劉備謀劃了「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諸葛亮形象三辯「上」

在《三國演義》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中,諸葛亮無疑是塑造得最為成功,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可以說,他是全書的真正主角,是維繫全書的靈魂。羅貫中滿懷摯愛之情,傾注全部心血,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將他塑造為一...

讓諸葛亮頭疼的荊州外交風波,在215年差點崩盤

正當劉備、諸葛亮攻占益州,轟轟烈烈的進行「西部大開發」時,東邊卻來了麻煩。這麻煩還是來自於之前的盟友孫權。根據《隆中對》,江東孫吳是興復漢室的當然盟友,要長期合作。劉備孫權共同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