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司馬懿上位助推器諸葛孔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整個曹氏家族最大的傳統就是任人唯親,曹操當初最信任的就是曹仁、曹洪,遠一層的就是夏侯惇、夏侯淵。

此外其餘不入流的曹氏、夏侯氏等親族也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到了曹丕、曹叡這兩代,絕對是曹休和曹真的時代。

曹操時代大才如徐晃、張遼、張郃等人還得排在曹洪後邊,理論上司馬懿也沒可能排在曹真、曹休前邊。

不過被貶過一次的司馬懿忽然蛻變,剎那間明白了政治的殘酷。

在政治鬥爭中,沒人能做到獨善其身,活下來的肯定是比別人更聰明、陰毒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荀彧混的不如華歆。

諸葛亮一出祁山的時候,魏明帝欽點的大都督是夏侯楙,可惜後來這哥們逃往了羌胡地區。

再後來魏明帝欽點的大都督是曹真,但是曹真搞不定諸葛亮。

魏明帝這才啟用司馬懿為將,協助曹真作戰。

當諸葛亮退回漢中之後,司馬懿不爭功、不表功,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跟曹真始終保持非常好的關係。

再後來曹休被忽悠南征東吳,在賈逵力阻的情況下,司馬懿力挺曹休南征。

雖然司馬懿也帶了一軍配合曹休行動,但是司馬懿一仗不打,靜靜等待曹休上當的消息。

當曹休中計戰敗之後,司馬懿從容的退兵,坑死了這位當年被曹操稱為千里駒的曹休。

曹休吐血身亡之後,諸葛亮二出祁山。

那魏國朝廷中最具實權的就是曹真,司馬懿不跟曹真爭搶,曹真再度領兵上前線。

而司馬懿做足了後勤工作,獻計獻策、舉薦人才,乾的都是文臣幹的事。

他舉薦的守城天王郝昭居然以三千人馬擋住了諸葛亮的三十萬大軍。

亮爺自出道以來,從來沒受到過這樣的挫折。

你說繼續打吧,消耗這麼大不說,連穿越來的武器都打不破城池,還能有別的辦法嗎?不打回去繞道呢?又恐魏軍恥笑。

沒有錯,這種感覺跟當年曹操品味雞肋時的感覺一樣一樣的。

正當諸葛亮無計可施的時候,姜維想了個妙計,既可以有理由繞道,還能有機會大敗曹真。

姜維發現曹氏宗族的人有個很傻很天真的特點,那就是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比如說曹休吧,周魴忽悠他的時候他為什麼能相信呢?就是因為曹休自我感覺良好,他覺得別人投降他很正常。

大魏國天朝上邦,自然比東吳蕞爾小國有吸引力。

那後來不就悲劇了麼。

姜維認為這是個可以複製的經典戰例。

曹休可以忽悠,那曹真也能糊弄。

姜維給曹真送去一封信,信上說姜維不得已而被騙降蜀,現在想回祖國魏國的懷抱。

然後和曹真約定好時間地點,準備裡應外合活捉諸葛亮。

曹真果然相信了,而且高興的要與姜維合作。

曹真為什麼會相信姜維呢?因為諸葛亮遷隴右三郡的人民去漢中的時候,並沒有接走姜維的母親。

而姜維在信中也明確表明了自己要見母親的態度,所以曹真相信了這齣小姜維找媽媽的故事。

其實姜維這個計策我們在古典小說中非常容易見到,這條計策的難點有二,其一是怎麼讓人家相信,其二是人家相信了就一定會親自帶兵中埋伏嗎?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了《水滸傳》裡邊的晁蓋攻打曾頭市的戰鬥,晁蓋不僅選擇相信了敵人,還親自帶隊去中埋伏,林衝要替晁蓋出馬,晁蓋非要親自出戰,結果中箭身亡。

回到《三國演義》,曹真本來也想親自出戰。

但是他還是聽從了二把手費耀的建議,由費耀帶兵去和姜維接頭。

那結果不用多說,費耀替曹真中了埋伏。

費耀也算是劣性漢子,自刎殉國。

姜維這一計沒有殺掉曹真,但是卻成功的殺掉了魏軍的二把手。

這一戰對魏軍的士氣影響很大,曹真決定不玩了,和郭淮商議退兵之策。

但是事實上在曹真準備撤退的同時,諸葛亮也在謀劃著撤退。

姜維沒有殺掉曹真,基本上就宣布了諸葛亮二出祁山的軍事行動宣告失敗。

至於為啥,司馬懿會給魏明帝詳細解答。

在曹真的部隊中,孫禮和辛毗不是曹真的嫡系。

這倆人是忠於皇帝的近臣。

孫禮曾把劍斬虎而救主,辛毗是曹營的老人。

想當初袁紹帳下有個謀士叫辛評,辛毗是辛評的弟弟,曾經當過袁譚的謀士。

後來袁譚詐降曹操,辛毗就跟著真降了曹操。

曹操待之甚厚,到魏明帝這朝,辛毗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孫禮和辛毗見曹真有退兵的意思,趕緊給皇帝上書打小報告,稱曹真損兵折將、消極怠工,讓朝廷速做準備。

當時魏明帝能怎麼辦?只能找司馬懿商議。

而司馬懿要做的是盡力為魏明帝做事,但是又不能得罪曹真。

這事好辦嗎?非常好辦。

因為司馬懿告訴魏明帝,他料定目前諸葛亮必然要跟一出祁山時面臨的問題一樣,還得乖乖的退回漢中。

蜀軍跟魏軍相比,無論戰鬥力和糧草,哪都不比魏軍差。

雙方差的就是地形,四川特殊的地貌是把雙刃劍,好處是能有效阻擋魏軍入寇,壞處是自己出來也不方便。

蜀軍有的是糧食,關鍵是運不過來。

所以蜀軍打不起消耗戰,只能利用諸葛亮的計謀速戰。

一出祁山時,諸葛亮弄險從街亭運糧,結果被司馬懿識破,只好敗退。

這一次諸葛亮走陳倉,本來想打通這條道路做糧道,結果這條道路被郝昭跟王雙守得死死的,還是不能運糧。

姜維的計謀如果能斬殺曹真,那麼諸葛亮此戰就大獲全勝,可惜姜維的計謀只是殺掉了費耀,因此諸葛亮的速戰計劃宣告失敗,糧食又跟不上,只能再回漢中。

魏明帝一琢磨是這個道理,有意讓司馬懿帶兵西征,司馬懿力辭不受。

人家曹真堅持半天了,損兵折將、焦頭爛額。

這時候如果司馬懿去撿現成的便宜,一定會被曹真恨死,那司馬懿的仕途就會有危險。

司馬懿知進退,寧死不去。

魏明帝只好下詔告訴曹真,不許退兵,必須堅守。

聖旨傳到曹真大營,郭淮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司馬懿的主意。

曹真對此很感慨,司馬懿有能力而不爭功,真是個實在人。

但是作為三軍主帥,哪能沒點像樣的成績呢?於是派王雙在陳倉道的各個小路巡哨,讓蜀軍根本沒法運糧。

諸葛亮見糧食運不過來,百般挑釁曹真也不出戰,可以判定二出祁山的軍事行動已經失敗了。

失敗了不叫個事,其實諸葛亮的一生面對過太多的失敗。

但是諸葛亮之所以是諸葛亮,就是除了陳倉之戰以外,諸葛亮每次失敗都敗得很有面子。

諸葛亮正琢磨要怎麼退兵,曹真送上機會來了。

原來孫禮獻計,既然諸葛亮沒糧食,那就讓魏軍扮演運糧部隊在祁山轉悠。

只要諸葛亮來劫糧,就點燃假的糧車,伏擊蜀軍。

而魏軍的主力部隊趁虛去攻打蜀軍大營,不信弄不死諸葛亮。

這個計策好像似曾相識的感覺,諸葛亮一出祁山罵死王朗之後,郭淮就採用過類似的計謀。

原則上就是誘敵劫營,然後伏擊劫營的敵軍,自己的主力再趁機劫對方的營。

郭淮用這個計謀,結果自己人互相打了一夜。

這次孫禮用計,在諸葛亮眼中簡直就是魯班門前耍大刀,關羽面前拉大鋸。

在曹真的預想中,這次戰鬥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蜀軍區劫糧,結果魏軍把假輛車點燃,然後孫禮看見火起,帶伏兵把劫糧的蜀軍圍住吊打。

與此同時,張遼的兒子張虎和樂進的兒子樂綝帶兵攻打空虛的蜀軍大寨,這樣一來就算捉不得諸葛亮,也能把他嚇走。

就這樣,魏軍靜靜的等待著。

蜀軍大將馬岱悄悄的帶隊進入了魏軍的「糧倉」,他沒有帶人運糧,而是默默的替魏軍把輛車點著了。

然後約束好部下,擺好戰鬥陣形,等待魏軍行動。

魏將孫禮等半天了,看見火起,以為是蜀軍搶糧,守衛的魏軍點火為號呢。

於是興沖沖的就帶兵殺到「糧倉」,結果除了大火,一個蜀軍也沒看到。

孫禮正納悶呢,蜀軍馬忠、張嶷就從自己背後殺來了。

孫禮來不及多想,和蜀軍戰在一處。

就在此時,火光里出現了馬岱的大隊人馬,孫禮大敗而走。

與此同時,張虎和樂綝看見「糧倉」火光沖天、戰鬥激烈,以為是蜀軍的主力部隊中計,於是趕緊帶兵攻打蜀軍大營,按照預想,此時的蜀軍大寨應該十分的空虛。

等到張虎和樂綝殺進去才發現,蜀軍大營不是一般的空虛,空虛到一個人都沒有。

剛想走,蜀將吳班和吳懿的伏兵就殺來了,張虎、樂綝大敗,奪路而走,奔回自己的大營。

看上去魏軍的計劃全打亂了,然而對於張虎和樂綝來說,更杯具的還在後面。

他們奔回大營才發現,自己的營寨已經被關興、張苞占領了。

就這樣,魏軍的計劃全線失敗,孫禮、張虎、樂綝帶著殘軍退回到了曹真的大營中。

曹真發現,自己這邊用計往往比不用計損失還大,於是傳令各部門注意,都消停點,誰也不許輕舉妄動,原地防守。

就在曹真原地防守的時候,諸葛亮見時機成熟,在大寨中樹立旌旗,然後悄悄地回漢中了,再不走真要餓肚子了。

諸葛亮這路走的容易,魏延那邊很危險,常規的走必然會被魏軍掩殺。

於是諸葛亮的智力和魏延的武力聯袂出演了一部精彩的動作大片:孤膽刀客。

話說屯兵陳倉道的蜀軍拔寨而起,往漢中方向退卻。

魏將王雙趕緊派兵前去追趕,沒多遠聽見回報說蜀軍放火燒城,王雙趕緊回援。

事實上放火燒城的蜀軍只有三十人,等王雙快回到大本營的時候,魏延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來,duang的一刀就斬了王雙,然後迅速的撤了。

可見魏延的業務能力真的非常的強。

其實魏延就是作者塑造的關二爺的另一面,魏延不僅長得像二爺,刀法也像二爺。

二爺如果拋棄《春秋》、《左傳》的羈絆,那就像魏延一樣洒脫。

等到諸葛亮退回漢中,魏延也戰將立功,魏明帝給曹真派去的援軍張郃也到了。

張郃給曹真帶去了司馬懿的最新戰略分析,說諸葛亮肯定退兵了。

曹真讓張郃趕緊去追,結果人家都走了兩天了,肯定追不上了。

 就這樣,諸葛亮二出祁山的軍事行動宣告失敗。

不過還是那句話,諸葛亮敗都敗得有面子,曹真雖然頂住了諸葛亮的攻勢,但是一直被人牽著鼻子走,丟人丟大發了。

這正是從這一戰開始,魏國的政治格局即將發生新的改變。

曹真厭倦了跟諸葛亮的爭鬥,而他心裡清楚,魏國只有司馬懿可以擋得住諸葛亮,自此曹真就有讓司馬懿獨立領導征蜀的工作。

也正是司馬懿平時注意和曹真搞好關係,才有了上位的可能。

對於司馬懿來說,兵權一定要有,但是不能急,得讓人心服。

其實從諸葛亮的角度講,二出祁山是一種軍事山的嘗試。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整部《三國演義》的精彩戰例都是告訴大家怎麼去斷對方的糧道,糧在軍在,糧亡軍亡。

諸葛亮經過實際測試,街亭和陳倉都不是靠譜的糧道。

該怎麼調整,是諸葛亮要做的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三國時代(連載,第二話)

【第二話 諸葛亮和魏延:一對老朋友】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叛變分子,也是無間道的祖師,從投劉備前,魏延就已經先叛蔡瑁,又叛韓玄,最後諸葛亮死後,他又想造反,結果終於被諸葛亮「遺計...

天才軍事家諸葛亮為何連續五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

諸葛亮能否打贏司馬懿

東漢末年到三國是個人才輩出時代,出現了像曹操、劉備、孫權這樣雄才偉略的霸主,以及呂布、關羽、張飛、趙雲、許褚等猛將。除此之外還有用手指都數不過來的謀士,這其中的謀士又以蜀國的諸葛亮和魏國的司馬...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排除千阻六出邙山

 自從諸葛亮五出祁山被李嚴設計召回之後,中華大地上突然有了三年的寧靜。在這三年中,諸葛亮沒有北伐,魏國樂得太平,更不可能南征。東吳上下早在攻下荊州後就完成了「東吳夢」。後來孫權僭越稱帝,霸業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