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諸葛亮排除千阻六出邙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諸葛亮五出祁山被李嚴設計召回之後,中華大地上突然有了三年的寧靜。

在這三年中,諸葛亮沒有北伐,魏國樂得太平,更不可能南征。

東吳上下早在攻下荊州後就完成了「東吳夢」。

後來孫權僭越稱帝,霸業已成,全國上下坐享太平,斷無妄動刀兵的理由。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不得不說在當時諸葛亮可以稱得上戰爭機器。

李嚴事件過去三年了,諸葛亮按捺不住內心的悸動,決定再次北伐。

這一年是蜀漢建興十三年,劉禪已經三十歲了。

三十歲的劉禪一直生活在相父的陰影下,從未親政。

這一次諸葛亮再度要求北伐,劉禪簡單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原文)」這是一個皇帝在跟臣子用商量的語氣說話。

在劉禪看來,北伐就是勞民傷財,剛消停三年,怎麼又要北伐?而且劉禪對諸葛亮其實沒有信心,跟八年前相比,雖然說蜀國的國力恢復的差不多,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但是人才儲備上差的太遠了。

比起八年前,趙雲沒了,張苞沒了,關興重病(不久身亡),這八年中沒有新鮮血液注入。

再看魏國,雖然這些年損失了王雙、郝昭、張郃等人才。

不過魏國尚有郭淮、孫禮兩大名將,司馬師、司馬昭兩大人精。

張虎、樂綝兩個名將之後。

還有即將補充上的夏侯氏四兄弟。

此消彼長,這仗怎麼打?最關鍵一點,八年了,糧道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怎麼辦?

諸葛亮不管這個那個的,執意要北伐。

這時候,太史譙周出班啟奏,此番北伐必敗。

為啥呢?天象如此,此時出師大不利。

諸葛亮深通天文,也能看出這一點來。

丞相大人不管這些,把先帝搬出來震懾朝臣,必須北伐。

劉禪不管這事,反正自己說了也沒用,想去就去吧。

那麼說深通天文的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在這個時候北伐呢?司馬懿對此有個非常準確的解答:」 今孔明負才智,逆天道,又來入寇,乃自覓死也。

(原文)「

諸葛亮為什麼會自負呢?那是因為前五次北伐勝敗的經驗教訓他都總結了一遍,能想到的麻煩他都找到了解決之道,按規矩用兵,司馬懿又不是自己的對手,怎麼可能不勝?

對於諸葛亮來說,前五次北伐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有糧食運不過去。

為此,諸葛亮嘗試過街亭、陳倉道、劍閣等路線運糧,效果都差強人意。

因為這個短板的存在,無論諸葛亮前期占領多少土地,後期糧食告急,所占土地都得乖乖再還回去。

這一次北伐諸葛亮之所以敢逆天而行,那就是因為他找到了解決糧食問題的雙保險法門。

在五出祁山的時候,後方一粒糧食都沒運來,但是諸葛亮作戰風生水起,差點就滅了司馬懿。

原因就是諸葛亮就地取糧,割了隴西的小麥。

因此這次諸葛亮北伐決定步步為營,以戰養戰,以魏制魏,每占一處土地就不走了,就地屯田,這樣就不怕後方的糧食運不過來。

當然了,屯田是有時間周期的,前期還是要從漢中運糧。

怎麼辦?諸葛亮也解決了運糧的問題,他發明發了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有兩大優點,第一是可以走山路。

第二是路上不消耗糧食。

有木牛流馬運糧,再加上就地屯田,諸葛亮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除了糧道問題之外,諸葛亮還擔心皇帝在後方隨時召喚自己。

這回也不用怕了,誰召喚也不回去,就算回去,有了屯田的據點,也不用班師回朝,派個靠譜的大將鎮守,自己解決完問題再回來都不耽誤事。

下一個問題就是有異己同僚在後方掣肘,這次也解決了。

李嚴已經被貶為庶人,再沒有元老級人物能搞出事端了。

眼下把持朝政的是蔣琬、費禕、董允等鐵桿荊州系,在益州地面上再沒有重量級益州系官員出現。

即便是蔣琬、費禕、董允辦事不力,再有人告訴諸葛亮東吳入侵也不怕了。

因為諸葛亮決定去找孫權遞交國書,約定一起北伐。

東吳就算不去北伐,也斷無入寇西川的道理。

下一個問題就是司馬懿這個人。

仲達同志是諸葛亮此生最為忌憚的一個人,倒不是司馬懿有多厲害可以讓諸葛亮害怕,他再厲害也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關鍵是這人能屈能伸,軟硬不吃。

別的問題都解決了,諸葛亮只需要專心對付司馬懿即可。

最後還有一個小問題,此戰如果成功,必殺魏延!不要問丞相為什麼,殺他還有理由麼,就沖腦袋後邊有反骨,他就該死!那麼什麼叫反骨?不知道吧,丞相說有那就是有。

就跟當初華歆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一樣,說你是天生的反賊,那你就是天生的反賊。

想清楚這些問題,諸葛武侯第六次帶兵北伐。

這一次諸葛亮比前五次都有信心,三十四萬大軍出祁山下寨。

比諸葛亮更有信心的就是司馬懿。

魏明帝聞報蜀國三十四萬大軍入寇,急忙召喚司馬懿商議對策。

司馬懿覺得這次so easy,天象表明諸葛亮必敗。

於是司馬懿也放開手腳,徵調兩京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隴右各處兵馬四十萬,外加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四將,匯合郭淮、孫禮、張虎、樂綝在渭水下寨。

你諸葛亮不是要出祁山嗎?那我就在渭水等著你,看誰比誰狠。

在以往的隴西戰爭中,往往是郭淮或者司馬懿先出招,然後諸葛亮再拆招破招。

這一次諸葛亮先出招,輪到司馬懿接招了。

司馬懿放棄祁山,死守渭水。

而諸葛亮要踏進關中地區攻長安,只要殺過渭水就再無關隘可阻。

諸葛亮出祁山,把魏軍的隴右地區和關中地區隔斷,唯一的連接點就是北原。

因此諸葛亮派出魏延、馬岱帶兵攻打北原的郭淮、孫禮吸引火力,而蜀軍主力卻去偷渡渭水,準備踏進關中平原。

按說北原和渭水都是戰略要地,諸葛亮一陰一陽,雙箭齊發。

要不說是無招勝有招呢,諸葛亮剛出招,司馬懿就探聽到蜀軍大規模攻打北原的消息。

司馬懿判斷渭水才是諸葛亮進軍中原的根本,於是親自帶兵去協助北原的郭淮。

但是在渭水大營,司馬懿留下了司馬師、司馬昭、夏侯威、夏侯霸、張虎、樂綝分頭埋伏,不怕蜀軍來攻,就怕蜀軍不來。

戰爭的號角吹起,司馬懿自從當了大都督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次戰爭如此揚眉吐氣過。

戰爭的過程不需要多說,準備充分的司馬懿以逸待勞,斬殺蜀軍一萬多人,射死蜀國大將吳班。

吳班爵位是安樂侯,比魏將張郃級別高得多。

所以說吳侯爺的死,對蜀軍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對於諸葛亮來說,這次的失敗也是非常致命的。

以往諸葛亮就算是打不過對方,臨走也得扒對方一層皮,然後昂著首離開。

攻陳倉雖然失利,但是好歹是一直壓著郝昭打。

這次可好,神一樣存在的諸葛亮也有被對手識破計謀的時候。

而且對方不僅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還將計就計將蜀軍打得慘敗。

縱觀全書,諸葛亮因失策而戰敗只有這一次。

對此司馬懿可以驕傲一生了。

這事諸葛亮臉上掛的住嗎?肯定掛不住。

在諸葛亮最寵信的參謀當中,楊儀是最會來事的一個。

跟馬謖不一樣的是,楊儀一直致力於揣摩上司的心理,因此這樣一個小人一直被諸葛亮重用。

老闆失敗了,楊儀第一時間給諸葛亮送上一個台階。

楊儀說了:「魏延口出怨言,說丞相看他如糞土,時常欺慢,故令渭水廝殺,心中懷怨,方有此失。

(原文)」問題是魏延說這話了嗎?沒有。

自始至終魏延在公共場合只對諸葛亮表達過一種不滿,那就是不用他的子午谷奇謀。

再說自從斬了陳式之後,魏延是非常消停的。

在五出祁山和攻打北原的戰鬥中十分賣力,木門道射死張郃也功勞甚大。

斷不會因為諸葛亮讓他攻打北原而有怨言,畢竟此戰的主將是魏延,北原又是戰略要地。

魏延不會有什麼不滿。

楊儀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給諸葛亮遮羞。

回來諸葛亮一教訓魏延,把群眾視線一轉移,大家就會忽略戰敗的事。

作為諸葛亮的喉舌,楊儀也是煞費苦心。

但是諸葛亮覺著這事太假了,魏延口出狂言別人都不知道怎麼就你一個小小的參軍知道了?魏延跟你很熟嗎?因此諸葛亮怒斥楊儀進讒言,說:「吾自有主意,汝休出讒言也!(原文)」楊儀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灰溜溜的退下了。

就在這個時候,諸葛亮派費禕去給孫權遞交國書,想讓東吳趁勢北伐來自己在緩解隴西戰局的壓力。

但是我們在錢文忠不止一次的提到過,東吳君臣的特點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只要諸葛亮干不掉魏軍主力,他們是不會北伐的。

一旦諸葛亮幹掉了魏軍主力,那東吳這幫人一定會不請自來,分享勝利果實。

事實證明費禕這次行動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直到後來諸葛亮死在五丈原,孫權也沒有真正的出兵北伐,做做樣子而已。

其實諸葛亮也沒指望孫權能夠出兵,只要自己在北伐的時候,東吳不搗亂就算幫忙了。

他日滅了魏國,就憑東吳的陸遜,斷然不是自己的對手。

在下一節中,諸葛亮為了打敗司馬懿終於動用了自己壓箱底的大招。

作為左慈的師弟,《遁甲天書》可不是白學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大戰司馬懿之詳情

五丈原之戰是中國的三國時期發生的一場戰役。魏蜀兩方在五丈原(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縣城南約20公里五丈原鎮的黃土台原)發生,交戰雙方為曹魏及蜀漢,時為蜀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龍...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六出邙山敗於李嚴的謊言

到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其實蜀國的國力已經非常疲敝了。以當時蜀國的承受能力,最多出動十萬兵力北伐。但是這一次諸葛亮比以往四次的都有信心,因為這一次諸葛亮選擇出兵的時機非常好。河西走廊的小麥即...

秋風五丈原

吳王孫權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後,於 公元229年農曆四月,正式稱帝。蜀漢的一 些大臣認為孫權稱帝是僭位,要求馬上同東 吳斷絕往來。諸葛亮力排眾議,認為蜀漢目 前的主要敵人是魏國,應繼續保持和東吳...

三國:諸葛亮之死

諸葛亮可以說是忠臣的典範,智慧的化身。他6出祁山,次次無功而返,但是後人卻對他推崇備至。他第5次出祁山,持續3個多月,後來因為後主劉禪糧草不足不以為繼,諸葛亮只好把軍隊撤回漢中。然後經過3年準備...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何事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碾壓東吳文臣、草船借箭抖機靈、借東風呼風喚雨、借關羽之手在華容道捉放曹、三氣周瑜把周瑜擠兌得一命嗚呼、七擒孟獲一勞永逸、空城計震退司馬懿,火燒上方谷惜敗於天——以上...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不喜卻不得不用的魏延

諸葛亮兩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而兩次失敗的原因都比較雷同,那就是漢中的糧食很難運到前線。其實我國古代戰爭,最難的就是運糧。往往運量隊伍消耗的糧食比前線將士消耗的都多。地形越複雜這種情況越嚴重。...

諸葛亮北伐始末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在228年至234年間發動的對曹魏的戰爭,共五次,雖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勝利,奪得武都陰平二郡,使得魏軍損兵折將且處於下風,但未能達成攻取關中地區或是奪取隴西等目標;而曹...

蜀漢的縮小版午谷奇謀

據魏略公元228年諸葛亮在漢中,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據魏略計劃是: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

三國演義之司馬懿上位助推器諸葛孔明

其實整個曹氏家族最大的傳統就是任人唯親,曹操當初最信任的就是曹仁、曹洪,遠一層的就是夏侯惇、夏侯淵。此外其餘不入流的曹氏、夏侯氏等親族也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到了曹丕、曹叡這兩代,絕對是曹休和曹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