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若是換成張飛趙雲結果會是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時劉備勢單力孤,他固然需要連吳以抗曹,同時也需要借曹操以牽制東吳,迫使其與己聯合。

須知,一旦殺了曹操,那末,以曹操為核心的剛剛建立起來新北方勢力必將迅速土崩瓦解,東吳將一枝獨秀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此,劉備將無立足之地更遑論「霸業」。

所以,在那個時候,曹操是殺不得的。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乾脆不捉就是了,何必又捉又放多此一舉呢?其實,這並非「多此一舉」,不捉曹,天下就只知曹操、孫權而不知劉備,只有捉曹,才能顯示和振奮劉備的軍威,才能使孫權認識到劉備決不是可有可無不值一顧,而是不可忽視頗具實力,才能更好地促成孫劉兩家統一戰線的形成和鞏固。

最後要說明的是,「捉放曹」這個任務只有關羽才能完成,因為雖然張飛、趙雲也都具備捉曹的實力,但只有關羽既有捉曹的能力又有放曹的理由——即可以假借報恩而放曹。

如果讓張或趙捉放曹,那劉備的野心就會昭然若揭於天下。

「華容道捉放曹」既大振了劉備的聲威、進一步鞏固了孫劉兩家的統一戰線,又讓關羽徹底還清了曹操的人情債,還成全了關羽的「忠義」之名,可謂一石三鳥,妙啊!

好了,懶懶我再樹立梳理大家的頭緒,好好整理下整個事件的前後。

赤壁大戰後,曹操被周瑜的一把火燒掉了八十七萬兵馬。

之後曹操敗走華容道,幸虧守華容的關羽故念舊恩,放了曹操一馬,才不使曹操英雄早亡。

但另我感到奇怪的是,諸葛亮為什麼讓關羽去守華容。

演義上記載是諸葛亮認為曹操氣數未盡,再者曹操活著可防孫權北上奪取中原。

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我認為華容釋曹操的背後是一個陰謀。

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華容道上不是關羽來守,讓張飛、趙雲來守,那曹操必定死路一條。

曹操死後,北方大亂,北方又會回到群雄爭霸的局面,這時孫權的確有可能向北進攻中原。

如果孫權攻入中原占領許都,那麼孫權就會選擇是擁立漢獻帝還是廢掉漢獻帝,我認為孫權選前者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他廢掉漢獻帝,那就會成為另一個董卓,更加會成為其他勢力的公敵。

再說如果孫權長驅直入進入中原,就不怕在其他勢力聯合起來對付他?就不怕江夏的劉備給他背後來一刀?所以孫權北伐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此時的北方還有另外一個強大的勢力,那就是馬騰。

馬騰原與董承、劉備等人一起密謀殺曹操,後來事情敗露。

他回到了自己的領地進行抗曹,可以說馬騰是一個忠於漢室的人。

再說西涼騎兵可以說是天下無敵,演義中曾經給曹操造成很大的麻煩。

如果曹操一死,馬騰一旦舉兵攻入中原,天下誰人能擋。

即然這兩個勢力進入中原都有可能擁立皇帝,那麼曹操在華容道死了,天下就會更早進入太平盛世,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則可以讓亂世早一點結束,那為什麼要讓關羽放掉曹操呢? 這主要是諸葛亮的私心在作怪。

我們以馬騰進入中原為例,馬騰一旦進入中原,因為他護駕有功,再者消滅曹氏殘部,便是大功一件。

而孫權因在赤壁大戰中重創曹操也可封候拜相。

而劉備呢?劉備自從脫離曹操後是連戰連敗,守徐州丟徐州,守汝南丟汝南,守新野丟新野,功績一件沒有,最多只能說是殺了曹操這一件功,而這還是關羽殺的。

而戰爭一旦結束,你劉備的官爵肯定比馬騰、孫權要小。

你劉備都沒大官可做,那諸葛亮你再聰明又有什麼官可做呢? 所以諸葛亮也為這一段想好了,必須放掉曹操,而且不能明說放曹操。

那換誰去放呢?

如果是張飛去放,張飛是個蠻漢,你就算跟他明說不要殺曹操,他也會提著曹操的腦袋回來;

如果是趙雲去放呢?趙雲是個接死命令的人,你讓他往東,他絕不會往西,而且在哪種情況絕不能明說放曹操。

這樣的話只能讓關羽去了。

另外曹操能言會道,也就只有關羽能夠聽進曹操的一大堆廢話而感動。

所以放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年為什麼讓關羽守華容?

赤壁大戰後,曹操被周瑜的一把火燒掉了八十七萬兵馬。之後曹操敗走華容道,幸虧守華容的關羽故念舊恩,放了曹操一馬,才不使曹操英雄早亡。但另我感到奇怪的是,諸葛亮為什麼讓關羽去守華容。演義上記載是諸葛...

諸葛亮為什麼要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即然這兩個勢力進入中原都有可能擁立皇帝,那麼曹操在華容道死了,天下就會更早進入太平盛世,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則可以讓亂世早一點結束,那為什麼要讓關羽放掉曹操呢?

諸葛亮為何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即然這兩個勢力進入中原都有可能擁立皇帝,那麼曹操在華容道死了,天下就會更早進入太平盛世,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則可以讓亂世早一點結束,那為什麼要讓關羽放掉曹操呢?

諸葛亮為何派關雲長華容道堵截曹操之新說

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