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究竟該不該為關羽之死負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致荊州迅速失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關羽抽走了太多精銳去北方,所以防守難免會鬆懈。
二是荊州兩個重要守將,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和公安的將軍(傅)士仁(這哥們不知道是姓傅還是姓士)早就和關羽不和,襄樊之戰前還因為軍隊補給問題和關羽鬧翻了,關羽揚言「還當治之」,兩人於是就被孫權給誘降了。
關羽不肯撤軍的原因可能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想直接拿下了襄樊,因為即使南郡被丟掉了,關羽若得到襄樊,也可以據守此城,另圖打算。
而即便曹仁射過來的信是真的,關羽也不得不考慮此時撤軍是否趕得上救援荊州?如果趕不上,那不白撤了?
我們現在無法判斷關羽這個決定的對錯,因為他確實或許能趕得上,也或許趕不上。
但是就在呂蒙偷襲荊州成功的同時,曹操向荊州派出的第二支援軍徐晃通過聲東擊西的辦法,很意外地打敗了關羽,解了襄樊的圍。
事已至此,關羽雖然「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三國志-趙儼傳》),但形勢已經逆轉,那就不得不撤退了。
此時曹操集團若是裡應外合地追擊關羽,恐怕他老人家就要提前拜拜了。
事實上曹仁也有這個打算,但是他的搭檔趙儼卻認為「宜存之(關羽)以為權害」,讓劉備孫權兩家去撕逼即可,所以關羽得以延緩其敗亡的命運。
以當時的形勢,關羽後勤已斷,不可能再戰勝曹仁。
不過若是他被曹仁生擒,說不定還真可能活一命,而孫權那邊幾乎是眼睛都沒眨地就將他給砍了,相當之野蠻,這可能是因為孫權一方常年被關羽欺負而積累的怨恨,也可能是江東民風彪悍的緣故,所以……
實際上在回家途中關羽還是對呂蒙抱有幻想的,畢竟大家還是盟友,沒有公開宣戰的話一切都有迴旋的餘地。
有人覺得這事兒不大可能,但是孫劉兩家之前也不是沒有開撕過,要是想和解的話,這次呂蒙完全可以說:「我發現關公您地盤上有人偷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是您老人家又不在家,所以就代您抓賊去了。
」或者把麋芳、(傅)士仁給賣了然後說:「他倆說要投降我,我替君侯您掃清門戶!」
而關羽要是想搶回荊州,可以保證自己安全了再說:「那好,你把荊州還我。
」要是不想和孫權開戰,也正好借坡下驢,然後說:「哪裡的話,荊州本是你孫家的,這次就一併還給你吧!」
所以關羽在回荊州的途中「數使人與蒙相聞」,這說明他一開始還是希望以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的。
好漢不吃眼前虧,先忽悠,休整好了再找呂蒙開打也不遲。
甚至,關羽可以像《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里羅貫中所描寫的那樣趁呂蒙出城歡迎自己的時候把他給砍了。
不過呂蒙是鐵定了心不打算還荊州的,反而借關羽使者來訪這個機會帶他們去參觀自己所占的荊州,結果使者看到的是「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所有士兵家眷都很安好,於是一回去就告訴大家呂蒙是個好人,這次事件大概是雙方出了什麼誤會,可以和平解決,結果關羽的軍隊立刻便軍心潰散,毫無鬥志。
關羽自知大勢已去,所以便做了改道回益州的決定。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
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
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
曹操讓曹仁放棄江陵退守襄陽的高明,後期果然見分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桂陽...
關羽敗亡的兩個重要原因,有一個也許不會死!
襄樊之戰,是關羽一生的輝煌頂峰,從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威震華夏,迅速轉折,進入了敗亡結局,那麼,關羽敗亡的重要原因是什麼呢?這些原因,如果有一個也許不會死,到底是哪些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