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天時地利人和,還一統了北方,為何沒有能力一統天下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雖有天妒之才,被人稱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
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
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
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
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
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因冒進而失策。
賈詡也勸他:「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
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
未料孫權野心不比袁紹等人小,魯肅曾當眾對孫權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
」孫權大笑,可見他早不諱言自己的稱帝野心,又怎會輕易投降。
劉琮之降承自劉表的不思進取明哲保身,而孫家父子兄弟都是極力開拓、野心勃勃之人,曹操未免想得太簡單。
二是他低估了劉備。
劉備與他交手多年,向來被動,以走為上。
但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盟。
後一點尤為重要,保證了劉備不像過去那樣只能成為地方軍閥的附庸,而擁有了爭奪自己地盤的資格。
劉備本已到窮途末路,卻突然反敗為勝,占據荊襄,聯合孫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
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只面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後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制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
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範圍,掉轉槍口。
劉備回師蜀中,而孫權以十萬兵進攻合肥。
曹操後來專門贈送名貴的雞舌香五斤給諸葛亮,「以表微意」。
這時候想到來挖牆角,顯然已經晚了。
誰讓他當年煮酒論英雄時沒除去劉備,留下後患無窮。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復,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占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亟需修補,無暇他顧,只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
此後他的戰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一之戰轉變為對戰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開始形成。
與劉備的漢中之戰,則是另一個轉折點。
張魯投降本是一個極有利的契機,曹操可以選擇繼續揮師入蜀,如司馬懿所建議,劉備初得益州,根基不穩,曹操若借得漢中之勢圖西川,對方「勢必瓦解」。
而曹操答之以名言「既得隴,復望蜀乎」。
曹操當然有其考慮,可能是受了赤壁時長線作戰的教訓,也不再寄希望於敵人自動瓦解。
何況當時劉備已從荊州趕回,孫權也有可能犯境。
年過六旬的他選擇保險的做法,想憑藉中原的富足徐圖。
孰料四年後漢中反為劉備攻占,失去漢中的第二年曹操即死去。
這兩次機會第一次因為自大,低估了對手;第二次則是因為年齡原因心有顧忌。
他沒有趁對手弱小之時把握好機會,以至於後來形成孫劉聯合抗曹的狀況。
這四年間為何曹操沒有動作反而導致前功盡棄?不妨從曹操的朝堂上找找原因。
以建安十八年曹操稱魏公、如蕭何故事為標誌,曹操後期活動的重心更多地偏向了政治。
他早年雖盡力勤王,並無不臣之心,但漢祚傾頹之無法挽回有目共睹。
就算他自己有顧忌,群下出於自己的名位考慮,也多有勸進之心。
而隨著曹操年齡漸老,為子孫計,他亦不能不為代漢鋪路。
而曹操也因為內部集不合無力攻伐,當時攜天子以令諸侯,看著風光,可卻被人稱為漢賊。
士大夫反對曹操,自身的謀士也反對曹操。
因此沒有精力統一。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
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
但即便沒有統一,也為日後的西晉打下了物質基礎。
讓周圍的胡族也望而生畏。
從政治軍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有作為的人。
曹操為什麼不攻打劉璋?吞併益州,原來是害怕孫劉聯盟
劉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東漢末年割據軍閥之一。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劉璋為人懦弱多疑,漢中張魯驕縱,不聽劉璋號令,於是劉璋殺張魯母弟,雙方成為仇敵,劉璋派龐羲攻...
漫談三國:曹操拒絕張松的真實原因
漢中的張魯計劃攻打益州的劉璋,劉璋惶惶不安,這時張松自告奮勇,願意前往許昌遊說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危。但令張松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對其傲慢無禮,張松於是悻悻而回。後來張松獻西川地圖給劉備,助劉...
孫權若用好周瑜,「跨有荊益」就被東吳實現了,天下沒劉備的份
「總角之好,孫策與周瑜」。兩人關係非常之好,又是同年,分別娶了大喬、小喬為妻,可謂是春風得意。古代「郎」不僅是帥哥的意思,有才有貌才稱為「郎」。當時的江東,「孫郎」與「周郎」是明星式的人物。千年...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今安徽亳縣人。父曹嵩為宦官曹騰養子。曹操20歲時,以廉孝聞名。歷任洛陽北部尉,鎮壓過黃巾起義,參加過討董卓聯軍。公元192年,收降青州黃巾軍百餘萬人,選拔精銳組成青州軍,曹...
為何曹操一生都沒能統一中國?
從赤壁之戰開始,曹操對孫權的戰爭並不處於優勢了,先是南郡被奪,後來濡須口撤軍,幾次曹孫交戰一直處於膠著狀態,而且孫權手下不乏文臣武將,當然如果孫權親自出征確實會出問題的,比如逍遙津還差點送了命。...
曹操晚年因為何事錯失了統一全國的最佳良機!
曹操二十多歲時從替朝廷功伐黃巾軍起家,初心是為了建功立業,報效朝廷。但是,一系列挫折後,曹操知道無法匡正,遂散盡家財,招兵買馬。從此縱橫沙場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時不出征,可惜終究有生之年未能一統江山。
曹操一代梟雄,戎馬一生本有機會完成統一,究竟為何失敗?
曹操討黃巾軍時20多歲,本意也是為討賊立功。此後的幾十年,每年出征,可終未能一統天下。研究其原因,首先是曹統一天下至少有兩次可能,那就是赤壁、漢中之役。而赤壁離統一的目標更近一些。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曹孟德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曹操為何未能一統天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今安徽亳縣人。父曹嵩為宦官曹騰養子。曹操20歲時,以廉孝聞名。歷任洛陽北部尉,鎮壓過黃巾起義,參加過討董卓聯軍。公元192年,收降青州黃巾軍百餘萬人...
有雄才偉略的曹操,縱橫馬上近四十年為何會無心也無力統一天下?
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問題操心操肺,而孫劉皆為人傑非一時能攘除。曹操在這三人中年紀最大,就算天假以年,只怕他無心也無力統一了。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
曹操人生的三大臭棋,否則坐擁天下
曹操,沛國譙縣人,從中平六年陳留起兵開始到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一生征戰三十餘年,最終統一了中國北方,長江秦嶺以北皆屬魏地。但是在曹操死後近六十年後北方才統一了南方,在曹操轉戰南北三十餘年之中難道歷...
曹孟德晚年忙於何事而錯過統一天下的最佳時機?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認為國家討賊建功為本願,從此縱橫立刻近四十年,簡直無一歲不出征,惋惜畢竟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因素,最直接是看軍事,打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一致全國的時機──赤壁以...
揭秘馳騁戰場的曹操為何會無心也無力統一三國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
揭秘:實力強勁的曹操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