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代梟雄,戎馬一生本有機會完成統一,究竟為何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討黃巾軍時20多歲,本意也是為討賊立功。

此後的幾十年,每年出征,可終未能一統天下。

研究其原因,首先是曹統一天下至少有兩次可能,那就是赤壁、漢中之役。

而赤壁離統一的目標更近一些。

一、北方定,荊州降。

劉備一路逃跑,孫權的心思也是左右搖擺。

曹曾寫信給孫,從內容上看已經有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狂傲。

曹在荊州收復之後立刻攻打江東,這個做法不太妥當。

賈詡也曾勸誡他應該穩中求勝。

但是曹操不聽,原因是他認為孫是個儒士,忽略了江東的爭勝心和戰力。

他不曾想孫其實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孫權並非軟柿,其實他早就不諱言自己稱帝的野心,又怎麼會輕易投降。

劉琮投降是受了劉表的影響而不思進取,可是孫家的幾代人可都是積極開拓、懷有野心之人。

所以曹操考慮的不太周全。

二、他忽視了劉備。

劉與他多年的交手,一直採取被動的策略。

但是建安13年的劉已經不同以往,諸葛亮可以說服抗操,也能與孫制定平等的外交政策。

諸葛亮的手段保證了劉不像過去那樣總是成為別人的附庸,並且擁有了奪地盤的資格。

劉看上去窮途末路,可沒料到劇情反轉,不想占了荊襄之地,聯合孫,謀就了三分天地的根基。

假設沒有劉備和孫權的結盟,可能曹操的強敵只有一個,即便赤壁戰敗,影響也不是不可彌補。

不過當有三股勁在彼此牽扯和制約時,打破平衡就不容易了。

後來孫劉兩家為了荊州關係鬧僵。

赤壁之戰後,曹操損失了不少精銳部隊,一下子難以復原。

這時候潼關也被馬超、韓遂占領,曹對北部的開始出現危機,需要儘快彌補,顧不上其他事情,所以只能眼看著劉吃掉荊州,攻打益州。

此時演變成了爭奪戰略要地的戰爭。

從此開始了僵持,拉鋸戰。

三、漢中之戰則是另一個轉折點。

張魯投降曹操,這是一個機會點,曹此時可藉機攻進蜀地,司馬懿也提議過說,劉備剛得了益州,根基還沒有打穩,如果借漢中之勢圖謀四川,劉的勢力肯定被瓦解。

不過最後曹操並沒有採納建議,他有他的顧慮,也可能是受赤壁失敗的影響。

也是在擔心劉備趕回了四川,孫也可能會藉機攻打過來。

加之曹操年紀已過六旬,他寧願選擇更保守的做法養精蓄銳再做打算。

不料4年後,漢中已被劉備占領,失去這一要地的次年,曹操便死亡。

可惜的是,一代梟雄有生之年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馳騁戰場的曹操為何會無心也無力統一三國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

揭秘:實力強勁的曹操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