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三條上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和劉璋反目後,決定奪取成都。
劉備徵求龐統的意見,龐統給他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
上策是晝夜兼道,在劉璋猝不及防時,直取成都;中策是裝作回荊州,將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騙來殺掉,奪取白水關,然後進兵成都;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和荊州結合起來,再想辦法圖川。
劉備最終採取了龐統獻上的中策。
劉備入川,留下諸葛亮協助關羽守荊州,讓龐統跟隨自己入川。
應該說,這是除諸葛亮之外最大的信任了,實際情況也是,劉備入川後,大的軍事行動都是和龐統商量。
但是,既然龐統自己看來是上策的計謀,劉備為什麼不採取,而是要採取中策呢?
網絡配圖
龐統的上策是:「暗中選派精銳兵馬,日夜兼程從小路捷徑奔襲成都。
劉璋沒有戰略才能,又向來缺乏守備措施,我們大軍突然到達,一舉便可平定成都。
」實行這個計策的關鍵點在於達到戰役的突然性,在不被敵人覺察的情況下兵臨城下,同時要一戰解決問題。
但實行這個計策是要冒很大風險的,萬一中途有個變故,局面將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說打仗就要冒風險,過去不是有個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嗎?但這兩個戰例都是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進行的,和劉備所處的情況並不完全一樣。
項羽破釜沉舟,是諸侯都在避戰,也就是等著章邯各個擊破,而章邯一旦得到趙地,項羽等聯軍只能是被動挨打,失敗的後果就是滅族。
韓信的背水一戰,走的是井陘口,本來就沒有退路,還不如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
劉備有退路,因為劉璋是要送他走。
一旦開打,兩人就撕破臉,不成功可真是進退無路了。
還有,兩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龐統僅僅從戰役層面來考慮問題,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而劉備是從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既要奪取成都,還要考慮獲取益州全境,將荊州和益州連成一體。
所以,在龐統看來這是上策,在劉備這裡並不一定就是上策。
龐統的中策是讓劉備率領大軍來到白水關,號稱是要返回荊州,然後通知白水關守將前來作別。
白水關守將是楊懷和高沛,兩人本來就敬佩劉備的威名,建議打發劉備走的意見又是他們提出來的,聽到劉備要走,心裡必然高興。
這樣一來,兩人就會輕裝前來,只要他們來,就將他們扣押,趁機收編他們的軍隊,進而兵發成都。
劉備同意了這個中策。
龐統的下策是讓劉備率軍退回到白帝城,連接荊州積蓄勢力,慢慢圖謀殺回成都。
實際上,這個下策也不是一無是處,白帝城也屬於蜀地,來到這兒後,馬上從荊州調兵掠城占地,同樣能夠得川。
由於劉璋昏暗無能,北部又有一個張魯要防,他很難做出一個防住劉備的戰略計劃。
即便是真要出兵應戰,益州內部大臣將領各懷鬼胎,也很難說那時候就不會出法正、李嚴,來一個像綿竹一樣的臨陣倒戈。
而這樣計策的實施,雖然是慢一點,倒也穩妥。
所以說,這下策也有可取之處。
除了這上中下三策,龐統還暗示了另一種情況,這就是等待不作為,也可以稱之為下下策。
龐統的話是這樣說的:「如果猶豫不決,長久滯留此地,就將深陷困境,於理是難以長久的。
」龐統這話雖然有讓劉備趕快決斷的意思,但說的也是實情。
當然,劉備是戰略家,又是從無數陣仗中拼殺出來的人,是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不管是上策還是中策,劉備用的都是龐統的計策,只不過是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因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
這不像有些領導,一定要把下屬的意見換一個說法,或者是換一個說法變成他自己的意見才來實行,一定要顯得比別人高明。
實際上,能用人的領導才是最高明的領導,也是最有才能的人。
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劉備這個人好像沒有多少本事,只不過是沾了皇叔名號的光,武靠著關羽、張飛的幫襯,文靠著諸葛亮的謀劃,才讓他有所成就。
可真要回到史實當中看看,劉備還真不愧是天下梟雄,並不是浪得虛名。
取成都用的雖然是龐統說的中策,可實行起來卻是一種大框架大戰略。
也難怪他能在打下成都後短短時間內擁有益州全境,這就是一個主公和謀士的區別。
此人戰略眼光超過諸葛亮,臨場能力存疑,關羽之死與此有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上一回說到龐統的戰略策劃能力,這回說說龐統的戰術安排及臨場發揮能力。龐統隨同劉備入川,首先遇到的大事是與劉璋的會面。當他看到劉璋毫無防備的來到涪縣之後,心生一計,直...
益州之戰時龐統給了上中下三策,為什麼劉備選了中策而不選上策?
劉備攻成都是在和劉璋反目之後的事情,當時他向龐統問策,龐統就給出了三個主意,分上中下三等。上策就是趁著劉璋還沒反應過來,晝夜奔馳不停直攻成功;中策就是佯裝會荊州,然後把白水關的守將騙來殺掉,拿下...
龐統獻計: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