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周世宗再多活20年,一統中原的就不是宋太祖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和周世宗郭榮兩人皆為不世出人傑,不用褒此貶彼。

如周世宗延命二十年,他的帝業成就,與宋太祖並不會有本質差別。

先糾正一點基本歷史事實,

周世宗文皇帝郭榮,姓郭不姓柴,繼位前就是其姑父兼養父郭威正式冊立的皇子,繼位後嚴守自己身為郭家嗣子的本分。

不曾與柴家生父見面,待之以元舅之禮,也不曾封親兄弟為王,不曾封柴氏族人為皇族。

當然更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改姓為柴了。

歷史上後周王朝兩代皇帝,「郭榮」「郭宗訓」,之所以在史書上變成「柴榮」「柴宗訓」,原就是宋朝史官篡改歷史的產物,其用意無非是削弱周世宗統治合法性,也等於變相加強趙宋王朝取而代之的合法性。

(柴可代郭,趙自可代柴),與唐朝史官修改玄武門之變相關歷史,倒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周(宋)與北漢之爭,郭榮與趙匡胤的戰略方向異同

周(宋)與北漢之爭,正是晚唐以來持續了百餘年宣武軍與河東軍爭霸的延續。

五代十國 那個亂七八糟的時代

後梁太祖朱溫對唐皇室和朝官趕盡殺絕,對盟友坑蒙拐騙,對部屬冷酷暴虐,個人私德方面更出了名的糟糕,信義廉恥皆與之無緣;

但同時他興農桑、輕賦役、安定生產,對治下百姓的定亂恤民之功,遠不是李克用為首的河東沙陀集團能比的。

後者是尚未脫胎換骨的異族武人集團,到李嗣源、石敬瑭時代才略有治平之像。

從李克用父子生平種種作為看,說此酋竟「忠於唐室」是天大笑話,即使當時也無人相信。

朱溫死後,其子無能滅國,隨後建立的後唐後晉後漢三朝,一直是沙陀武人集團掌權,稱霸北中國數十年。

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孟知祥、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一時多少亂世梟雄皆出於此。

傳承到北漢政權,依然結連契丹,為中原漢人政權的頭號大敵。

河東軍與河南軍的爭霸,河東據形勝之地、表里山河之勢,輸掉十次仍能憑地利堅城苟延殘喘,而河南慘敗一次便是萬劫不復之勢。

五代史中多次王朝更迭皆證明了這點。

朱溫舉四戰之地,連橫合縱整軍安民,其軍政才幹被後人稱為可比曹孟德,但就因圍太原不克留下遺患,其死後,朱梁帝國終被李亞子一鼓而下。

之後還有石敬瑭、劉知遠,皆是舉河東軍破汴梁而成一朝帝業。

因此對汴梁政權來說,占據了地勢優勢的河東軍閥就是其長久噩夢、催命無常,關乎政權生死存亡。

而諸如南唐後蜀那種據地自守的政權,在攻擊日程表上則相對次要。

雖然到北漢劉崇父子時代,這個河東政權已經到了兵不精將不強的末期,但架不住人家認了個好乾爹,便是統一漠南和遼東,又得燕雲之地,擁兵數十萬的契丹遼國。

在都城汴梁就在契丹遼國及其附屬北漢政權的直接威脅下,談什麼「先南後北」或者「先北後南」的統一大戰略,空泛而不切實際。

對每個政權來說,先保證生存,然後才談得上發展。

當前噩夢不除,而先去經略江南荊湖,難道便不擔心重蹈朱溫覆轍,徒然為人作嫁麼?

郭榮繼位初的後周帝國,本質上還是個剛剛建立沒幾年的藩鎮軍閥政權,難以類比恩義已立、民心已附的正式王朝。

即使是安史之亂時的唐朝,靖康之恥時的宋朝,論合法性和統治鞏固程度也遠勝之。

因此當北漢和契丹合計十萬聯軍襲來時,如果此戰輸了,那麼汴梁不守,後周一戰亡國就是必然,郭榮就只能在同時代的朱友貞、李從厚、李從珂等悲劇名字中再添一筆。

非河東軍出身的趙匡胤兄弟難以出頭,北中國亂世還要延續下去,不知幾何方休。

所幸天佑華夏,當周軍先鋒騎兵先遁、步兵解甲,皇帝郭榮率禁軍親冒矢石,禁衛大將趙匡胤振臂高呼「為了陛下,帝國興亡在此一戰!諸君誓死效忠!」

【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君臣同心,誓死拼殺,頓挫敵鋒,終於令士氣大振,將士奮勇爭先,陣斬北漢軍主將,一舉破敵。

北漢皇帝劉崇潰退,次年憂憤而死。

高平一戰,堪稱後周真正立國之戰,郭榮趁勢殺到太原城下耀武,使北漢數年不敢南犯,之後才能從容經略,分兵攻取後蜀秦鳳,親征南唐奪取淮南,既取得兩塊戰略要地,亦令這兩個對手元氣大傷。

後周從此成為無可爭議中原至強。

同樣亦是這一戰,趙匡胤真正嶄露頭角,立下殊功,才得郭榮信重,在禁軍中緩步經營勢力,終能在其逝後,黃袍加身,代周建宋。

趙匡胤即位後,先征北漢不利,驍將荊罕儒汾州戰沒,覺得這塊硬骨頭不好啃,方決定所謂「先南後北」戰略,但執行得並不堅決。

而其平定南方諸國,都是遣大將與精兵前往,除繼位初平潞州與淮南起兵外,趙匡胤在位期間唯一親征,便是在後蜀滅亡後,以傾國之兵攻太原。

只是遼軍急援,堅城難克,才收兵回朝。

遣將轉向江南去滅南唐李煜。

然則此戰已將北漢打得奄奄一息,大半人口都被強遷到宋境,所剩十一州只剩三萬兵,所謂「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

而在基本統一南方後,趙匡胤又發動第三次北征,五路大軍勢不可擋殲敵數千直抵太原城下,若非其暴病身亡,又怎會不果而終?

說到底,趙匡胤何嘗不想滅北漢拔太原,先掃除這個對汴京的頭等威脅,只無奈其背後有遼國竭力撐腰,屏仗堅城地利,這才將戰略方向轉向南方,

同樣,若非天不假年,郭榮亦未必不會在頓兵堅城之下後調整戰略,聽取其謀主王朴在《平邊策》中諫言,執行類似趙匡胤的統一方略。

【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

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

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

若其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

吳、蜀平,幽州亦望風而至。

惟并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

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

】——王朴《平邊策》

畢竟是兩人作為當時英豪,都明白據地自守的南方諸國只是芥癬之患,河東軍及其背後撐腰的契丹遼國才是關乎帝國存亡的心腹大患。

趙光義滅北漢後,平毀太原城,就和楊堅毀鄴城一樣,背後都是對以此為中心的政權根深蒂固的忌憚之心。

經郭威、郭榮、趙匡胤、趙光義四代英主前赴後繼努力,方才剷除河東沙陀軍這個外聯契丹、內殘中土的軍事集團,前赴後繼平定了中原百年亂局,皆不愧英雄豪傑大丈夫。

卻依然留下了制約北宋國防百年的遺憾:被沙陀人出賣的燕雲十六州。

二、郭榮的身後事安排之失、後周王朝被取代之必然

郭榮最大的缺失,便在於他的身後事安排。

從中唐藩鎮割據以後起近兩百年,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能單靠血緣就保住地位的,根本沒有一例。

這和大一統王朝傳承是完全不同的。

郭宗訓在當時局面下,是沒有一絲可能保住皇位的。

即使沒有趙匡胤,如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這些人,同樣對皇位蠢蠢欲動,一樣可能取而代之。

孫策不傳子孫紹而傳弟,司馬師不傳嗣子司馬攸而傳弟,高澄不傳子而傳弟,郭威登基後不考慮廣納後宮生子,而毫不動搖地栽培養子,都是基於同一個道理。

甚至趙匡胤長期以趙光義為實際儲君,等到親兒子長大成人後,趙光義羽翼已豐,尾大不掉,欲易儲已不可能,也是同樣緣由。

郭榮重病後,為保孺子皇位,費盡心思去打壓張永德、李重進,反讓和郭威毫無關係的趙匡胤輕易得了天下,是他眼光和胸襟不如他養父的地方。

當然,這也是他作為郭威嗣子而非親子的先天不足,使得他明明有幾個血緣上的成年親兄弟,(其生父柴守禮生了五個兒子),卻不能栽培重用。

明明有一個人丁不算稀少的血親家族卻不能依靠,

反而從繼位起為了避嫌還要刻意疏遠。

再加上郭威在世時為了維護郭榮的皇嗣地位,沒有給張永德、李重進同樣皇子身份;因此郭榮臨終面對的儲位問題,幾乎無解。

(所以孔明為何僅僅是蜀漢小國之相,卻得歷朝歷代君主大力推崇,這樣既忠且能,扶立幼主鞠躬盡瘁的臣子,幾乎是所有帝王對大臣的終極夢想。

趙匡胤既是郭榮麾下得力大將,又是他的親戚,(趙光義和郭榮是連襟),因此得到重用,被委以心腹之任,也就毫不奇怪了。

所以說若郭榮真是「柴榮」,若後周真是柴家天下不是郭家天下,那趙氏兄弟要想得國近乎不可能,即使能成功,過程也必會比歷史上艱難得多。

郭榮重病後,能讓郭周政權延續下去的可能,幾乎無解。

在幾個法定繼承人同時都是幼年孺子的局面下,其實即使郭榮能夠大公無私,願意讓權給郭威的張女婿或者李外甥。

他們和郭威生前並沒有父子名分,終究也一樣是改朝換代,只不過是可能在新皇室延續了郭威的一絲血脈。

但是中國與日本西歐的禮法習俗完全不同,女婿與外甥傳承的女方血脈是毫不受重視的,和路人甲區別並不大,郭威寧舍張永德李重進,而選擇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內侄做養子,在五代亂世也不足為奇。

郭榮如果想學南唐烈祖李昪(徐知浩),改郭姓為柴姓,讓柴家變成名正言順的皇族,依靠親兄弟來扶保幼主,同樣不可行。

畢竟郭威是終結沙陀武人三朝亂政,光復華夏的英雄豪傑,而且仁德愛民、威望甚高,遠不是楊吳政權一權臣徐溫可比的。

郭榮如果不是郭威的養子,那麼本身不過一個貧寒茶販,何德何能去登基大寶?

而且徐知浩從入主楊吳政權中樞,到最後改回李姓稱帝,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 郭榮從成為皇子起到執掌天下,加起來才不到十年,即使他有心去做也根本來不及了。

何況即使捨得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孺子柴宗訓還是一樣保不住皇位。

柴氏江山即使能夠壓制郭氏忠臣、以及趙大這樣的心懷不軌者,順利延續,最後能繼位的也必然是他的成年弟弟。

如此勞心勞力、為人作嫁,卻又何必?

是以,為郭宗訓嘆,亦為郭榮惜。

郭宗訓讓位後被軟禁,剛到二十歲便死且絕後。

郭榮的其他幾個兒子同樣早夭、或「不知其所蹤」。

剩下一些即使在大周朝也不算皇族的柴氏族人,給新朝的仁德厚道當活招牌。

當然,王朝鼎革,此亦在所難免。

論血腥程度,已遠遠較之前各朝更迭時為輕。

不論如何,趙匡胤終究是終結了劉裕開啟的持續數百年的惡例。

他跟從郭榮征淮南屠楚州時,單活一巷的愛民之舉流傳至今,足以見其惻隱之心。

三、周世宗郭榮的歷史評價

歷史上的郭榮,被歷代史家稱為五代第一英主,絕不是因為「周世宗英武,若不早死必可一戰平燕雲遠勝兩宋」的假想。

而是他在位的短短六年里,已經極稱職的完成了作為一個北中國政權的首領的本職工作,其軍功政績是汴京政權從割據軍閥過渡為真正大一統王朝的不可磨滅的一環。

整頓禁軍,沙汰老弱,建立殿前諸班,初步革除中唐以來冗兵積弊;

施政有方,擴大汴京外城,疏通運河,留心農事,均平田租,招撫流民,恢復生產;

限制佛教,嚴禁私自出家,收繳大量佛像和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令國庫充盈;

革除弊政,用法嚴峻,約束群臣,令州縣官吏占有的課戶及俸戶勒歸州縣,改由中樞直接發給俸錢,強化中央集權;

征伐四方,所向克捷,高平之戰令強敵北漢「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破孟蜀奪秦鳳四州把他們打回四川,奪淮南十四州六十縣把南方霸主南唐打成江南國自去帝號,

從北方霸主契丹虎口拔牙搶回關南二州三關十七縣。

接連打敗三個方向的強敵,讓他們從統一中國的競爭里出局,為之後北宋的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而他生命中最後一次出征,趁遼國庸主在位,一路招降納叛,兵不血刃,取關南二州三關,對其後中原王朝與契丹的長期相持更具重要戰略意義。

所以《五代史》里稱讚他是「殊不知其料強弱、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機,此非明於決勝者,孰能至哉?」

因為前面戰爭太過輕易,郭榮不顧眾將反對,想趁亂取幽州,也是得隴望蜀、人之常情,只是隨即就因為生病而停止了,這未嘗不是天意。

畢竟睡王再差再不成器,上升期的草原帝國同樣朝氣蓬勃,廢愚立賢不過等閒事爾,絕不是朱元璋徐達面對的魯班天子裸奔將軍可比的。

郭威——郭榮——趙匡胤——趙光義,這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整體。

四代君王歷時近半個世紀後,才終於在李唐帝國的廢墟重建了一個新的漢人王朝。

所以趙光義時代雖然兩次北伐不利,折損兵將,但這個王朝的根基已經穩固不可動搖了。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

中國古代最被忽視的一代明君---周世宗柴榮

周世宗堪稱是五代最傑出的皇帝!他曾經有做三十年皇帝的壯志,用十年開拓天下,十年休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無情的命運只給了他五年六個月!但這短暫的五年執政,是光彩奪目的,創造了黑暗五代所未見的盛世雛形...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