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隨口續上的這半首殘詩,原來是趙匡胤的「黑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的皇帝有很多,但是不同朝代的皇帝們之間一般是沒有交集的。

當然也是有例外的,比如說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這兩位開國皇帝之間的交集,就是因為一首詩。

趙匡胤還沒有當皇帝之前是後周的禁軍首領,據說他在當將軍的期間,有人曾發現趙匡胤率士兵把好幾個大木箱搬上馬車,懷疑他剋扣軍餉,於是便向當時的周世宗柴榮打報告。

柴榮聽後頓時怒不可遏,親自到趙匡胤的府上去調查,趙匡胤叩首道,蒙陛下厚愛,微臣只想多讀一些詩書,通一些文墨,來為陛下更好的效力。

柴榮令人打開大木箱後,發現裡面果然是一摞摞的書,於是對趙匡胤大為欣賞,十分重用他。

趙匡胤的書讀多了,覺得自己胸中已頗有些文墨了,於是就開始嘗試作詩。

他曾經和好友一起去出去喝酒,喝到通宵,看到了太陽初升時的景觀,便作了一首詩,名叫《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

一輪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而這首詩居然博得了當時在場的友人們的拍手叫好,於是趙匡胤十分得意,對作詩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後來趙匡胤當上了皇帝,在一年中秋節上,趙匡胤在宮中設宴,與百官共飲,他望著天上一輪明月,突然又有了作詩的興趣,於是他把酒杯一放,脫口而出:「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這兩句詩對仗工整,且頗有意境,可以說非常的有水平,底下大臣無不拍手叫好,沒想到這下卻把趙匡義坑慘了,因為他脫口而出的這兩句卻是怎麼也無法接上下半部分,一時間憋的臉紅脖子粗。

有機靈的大臣一看皇帝這樣子,連忙給皇帝一個台階,說,陛下的這兩句詩千古叫絕,實在是沒有下半句詩能夠襯托得起。

就這樣,趙匡胤勉強保住了自己的面子,由於堂堂開國皇帝都做不出這首詩,其餘大臣就更無人敢觸這個霉頭了,因此400年間,這首詩一直沒有人能夠接上下半部分。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聽說了這件事後十分有興致。

他琢磨了半天后,自己想出了兩句,終於將此詩補上了:「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對於兩位皇帝所作的這首詩,後人對此評價不一,有人說,朱元璋所作的兩句巧妙的將結尾升華,可以說是青出於藍,也有人說朱元璋的詩相比起趙匡胤的前兩句來說,十分的生硬,有狗尾續貂的嫌疑。

朋友們,你又是如何看待這首詩的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殘詩一首,敬請各位高才來接

宋太祖趙匡胤,雖黃袍加身當得皇帝,出身行伍,但是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不過底子薄弱,所以不可能像一些大文人一樣出口成章,但是宋朝畢竟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作為開國之君的他也並不是太落後。趙匡胤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