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作了半首詩,400年間無一人能續,明朝時才被朱元璋給補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關的趣聞,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一件頗為特別的事,發起者是宋太祖趙匡胤,完成者卻是數百年後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宋太祖趙匡胤持杯劇照
說起開國皇帝,我們大多會想起戎馬倥傯、征戰四方兩個詞。
因為開國皇帝面臨天下征伐,必須得四處征戰以掃平敵對勢力。
不過在唐宋時期,基本每個人都能吟上一兩句附庸風雅,作為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要是遇到表現欲強一些的皇帝,還會寫下洋洋洒洒幾十首詩詞來讓臣子吹捧,滿足其虛榮心。
▲後周世宗柴榮劇照
出身於後周武將世家的趙匡胤,小時候光顧著舞刀弄槍去了,根本沒讀什麼書。
隨著官越做越大,成為領導者的趙匡胤逐漸感覺自己肚子裡的墨水不夠用,於是就在一次戰役中就搜羅了好幾大箱子的書,結果卻被人誣告成侵吞財物。
後周世宗柴榮一聽,直接駕馬去趙匡胤府上查看。
哪知道打開箱子全是書,眾人一時啞然。
這時趙匡胤解釋說自己不通文墨卻深蒙天眷,為此才要多讀書才能為朝廷效力。
這一席話說得世宗感慨不已,此後更加倚仗重用他。
▲海濱日出
識文以後的趙匡胤感覺自己水平大增,於是在一次宴會中當眾作詩一首,名為《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從文學上來說實在是差強人意,但勝在有氣勢,加上在座的大老粗們紛紛叫好,趙匡胤心下十分得意。
不久,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表現欲愈發強烈。
一次,中秋節與百官賞月,這皇帝啊就詩興大發,一下就來了兩句:「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宋太祖趙匡胤戎裝劇照
皇帝作詩手下大臣紛紛叫好,可是趙匡胤這是隨口而來,正在構思後半首,結果靈感被這群拍馬屁的大臣打斷,一時間整張臉憋得通紅,瞪著眼睛沒法說話。
一些聰明的大臣看出端倪便出來圓場,說陛下的詩句已經登峰造極,可謂空前絕後之佳作,已無詞句可續,這才給皇帝找了個台階下。
開國皇帝做的半首詩,當然在有宋一代是無人敢續的,難不成你比皇帝更聰明不成?
▲中秋的圓月
時光荏苒,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橫空出世。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窮苦人家出身,做和尚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其水平可想而知。
不過在當了皇帝後,他也想證明自己有文采,於是就給趙匡胤的半首詩給續上了:「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在大明朝,大家當然都說朱元璋對的最好,最工整。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對於這兩位皇帝的傑作,後世評價不一。
在子淵看來,宋太祖的兩句詩意境開闊、對仗工整,朱元璋的下半部分相比之下就有些生硬,「恆持此志成永志」一句更是有打油詩的嫌疑,綜合來說還是宋太祖略勝一籌,各位讀者認為呢?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趙匡胤酒後寫下半首絕句詩後人無人敢續,直到被朱元璋給接上
在中國歷史上詩詞歌賦寫的好不僅僅只有那些大詩人,中國古代的皇帝也有很多學富八斗的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他們雖然在治理國家上沒有什麼能力但卻憑藉自己的才華被後人銘記。清朝雍正皇帝自稱「大文豪」...
趙匡胤作了半句詩,急的滿頭大汗,直到四百年後,朱元璋把它補齊
宋太祖趙匡胤,我們知道他一直在軍營中長大,但是基本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打仗是非常的厲害,他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趙匡胤作了半句詩,有宋一朝無人敢接,直到明朝才被朱元璋補齊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行伍,從小在軍營中長大,後跟隨周世宗柴榮北征契丹,南征南唐,立下了赫赫戰功,正因為如此,也深得世宗信任,他也憑藉著自己的軍功,從一個小兵逐漸做到了中央禁軍的一把手。
趙匡胤有半首絕句詩,整個宋朝無人能續,四百年後被朱元璋接上
古代的皇帝也有不少在詩詞歌賦上面的天才,比如李煜、宋徽宗等,他們的特長並沒展現在治理國家上,反而在文藝界留下美名。藝術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共寫了四萬多首...
宋太祖:一生作詩一首半,詠日吟月不一般!
唐朝章碣,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叫《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山東之亂持續了一個時期,秦王朝最後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這兩人一個曾長期在市井中廝...
趙匡胤的詩竟在400年後才被朱元璋續上
對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成王之路相比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這樣一個靠兵權上位成功的漢子,你大概絕對想不到他還是個愛讀書的「文人」。對於他酷愛讀書這一點,還曾有過一個有名的故事。
古人多會玩:宋明兩朝的開國皇帝跨越400年的時間對詩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昂挺余軀拯萬靈。長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這首詩的名字,叫做《
一首神奇的詩,據說是宋太祖和明太祖合力完成的
北宋的文化風流,經濟富裕,善待文人與開國皇帝宋太祖的治國理論是分不開的。宋太祖本是個大老粗,行伍出身,可以說是半個文盲。但是他一直致力於學習文化知識,哪怕行軍打仗也手不釋卷,別的武將搶財物、搶女...
趙匡胤詩興大發做2句詩,數百年無人能續寫,朱元璋大笑:我來寫
說起作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歷代聞名的文人騷客,其中不乏達官顯貴,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首百年無人對的一首半詩卻是出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而對出下半闕的人卻是與他毫無交集的另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當皇帝只是一個職業,並非愛好,這一點李後主與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個是千古詞帝,一個是書畫雙絕,當然國家在他們的治理下也是凶多吉少。或許有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對此乾隆帝很不服氣,不僅自詡為「...
宋太祖殘詩一首,敬請各位高才來接
宋太祖趙匡胤,雖黃袍加身當得皇帝,出身行伍,但是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不過底子薄弱,所以不可能像一些大文人一樣出口成章,但是宋朝畢竟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作為開國之君的他也並不是太落後。趙匡胤一生也...
關公戰秦瓊荒誕不經,而趙匡胤與朱元璋卻有真實可信的交集
侯寶林的相聲《關公戰秦瓊》,說的是此二公生活在相差400多年歷史的長河裡,是根本不可能碰面相鬥的。而被諷刺的對象,山東文盲軍閥韓復榘的父親,卻硬讓他們兩個在戲裡相鬥,不然就不管唱戲人的飯。唱戲...
趙匡胤吟了半首詩,400年後卻被明太祖補齊,其中兩大預言全實現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給大家介紹過不少開國皇帝趣聞,今天咱們就來聊一件與兩位開國皇帝有關的軼事——它起於宋太祖趙匡胤,終於明太祖朱元璋,完全不屬於同一個時代...
趙匡胤隨口作半首詩,400年來無人敢續,朱元璋:這麼簡單我來
我國歷史上皇帝無數,只要說起皇帝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開疆拓土的形象,但是除去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種混亂時期,皇帝之間是很少產生交集的,不過今天小編要講述的就是宋太祖和明太主這兩位開國皇帝的故事。這兩...
趙匡胤隨口作出半首詩,400年來無人敢續,朱元璋:這麼簡單我來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說起開國皇帝,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開疆拓土、逐鹿天下的形象,而除去南北朝及五代十國等混戰時期,開國皇帝們彼此之間是很難有交集的。今天子淵就為大家介紹兩位著名開國...
一位大老粗皇帝作了半首詩,400年後才被另一個泥腿子皇帝補齊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開國皇帝的趣聞,今天咱們就來聊一件頗為特別的事,這件事的發起者是宋太祖趙匡胤,完成者卻是數百年後的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