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隨口作出半首詩,400年後朱元璋作出下半首,另藏玄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的時候喜歡舞文弄墨的皇帝還真不少,而且喜歡寫詩的也是不少。

像是乾隆皇帝一生所寫的詩更是不少,但是說到質量的話,就不敢恭維了。

如果要說舞文弄墨的水準,宋朝的皇帝則是略勝一籌。

而趙匡胤雖是武將出身,卻對舞文弄墨情有獨鍾。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兩個互相不認識也沒有什麼交集的兩位皇帝之間的趣事。

他們兩個都是開國皇帝,其中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則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們之間發生過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趙匡胤隨口作出半首詩,400年後朱元璋作出下半首,另藏玄機!

眾所周知,唐宋時期非常流行吟詩,無論是文人騷客還是達官貴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隨口吟上一兩首,堂堂皇帝當然也不例外。

與乾隆皇帝相比,宋太祖趙匡胤的境界明顯更高。

出生在軍官世家的趙匡胤,年輕輕輕就參軍入伍,親身參與了後周對南唐及契丹的眾多戰役並立下赫赫戰功,最後還當上了後周的禁軍首領。

公元951年,郭威滅了後漢,建立後周朝,那時候趙匡胤擔任禁軍的軍官,負責周世宗柴榮記時官到大殿前的檢查。

一次,趙匡胤參與對南唐及契丹的戰役。

當戰役結束後,班師回朝時,有士兵看到趙匡胤指揮著手下的人搬著很多大箱子,以為他中飽私囊。

柴榮知道後很生氣就去找趙匡胤扣下他的箱子,打開後一看裡面都是書,趙匡胤還說自己被封為禁軍首領怕勝任不了想多讀點書,這把柴榮哄得那個感動,今後更加重用他了。

因此建國後趙匡胤很少在自己大臣面前賣弄,一個粗人詩詞歌賦確實不是他的長處。

嚴格來說,趙匡胤確實有一個作品流傳下來,但只有一首半。

先談談第一首詩。

一天晚上,趙匡胤和一位朋友想吃飯,看著紅太陽升起的壯觀景象。

這時,一位大老頭急忙想起幾隻油詩來慶祝太陽。

趙匡胤聽了之後,嘲笑他的詩其實不足。

隨後後他吟出一首《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雖然這首詩沒有韻腳可言,也不整齊,但勝在氣勢非凡。

不過乍一聽,眾人紛紛拍案叫絕。

又逢中秋佳節,他在宮中設宴與百官一同賞月,忽然來了靈感,只見他脫口而出:「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這兩句倒是意境開闊、對仗工整,只是他再也做不出下半句,自己把自己坑了,臉漲得通紅。

一些機智的大臣趕緊打圓場,稱陛下這兩句詩氣勢宏大絕非凡品,實在是無句可續。

接著百官叩拜,三呼萬歲。

趙匡胤的面子是保住了,也給宋代的人留下了一樁趣事,這詩續還是不續,續的好與不好也是個問題。

時間轉瞬,四百年過去,改朝換代,朱元璋聽聞此事,品味之後續補全詩:未離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萬國明。

恆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問鼎開太平。

對於朱元璋的後半首,文人墨客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大多數認為有狗尾續貂之嫌,因此宋太祖這半首詩,至今還沒有稱得上的後半首。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之時,有人突然發現這首詩中另藏玄機,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所作前半首詩中,最後一個字點出了繼承大宋的中原王朝是「明」王朝;而朱元璋續寫的後半首詩中,最後兩個字則暗示了「太平天國」,歷史的弔詭神秘之處,就在於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一生作詩一首半,詠日吟月不一般!

唐朝章碣,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叫《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山東之亂持續了一個時期,秦王朝最後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這兩人一個曾長期在市井中廝...

宋太祖殘詩一首,敬請各位高才來接

宋太祖趙匡胤,雖黃袍加身當得皇帝,出身行伍,但是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不過底子薄弱,所以不可能像一些大文人一樣出口成章,但是宋朝畢竟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作為開國之君的他也並不是太落後。趙匡胤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