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曹操戰勝袁紹的真正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官渡之戰參戰人物

曹操 軍 袁紹 軍
曹操(統帥) 袁紹(統帥)
郭嘉 袁譚
楊阜 郭圖
荀攸 沮授 ,(監軍,被俘)
荀彧 ,(留守, 許都 ,) 田豐 ,(後被袁紹殺害)
董昭 許攸 ,(中途投奔曹操)
賈詡 顏良 ,(白馬之役中戰死)
劉延 ,(東郡太守,守白馬) 文丑 ,(, 延津 ,之役中戰死)
程昱 ,(留守鄄城) 韓猛
關羽 ,(中途叛降歸走, 劉備 ,) 蔣奇 ,(烏巢之役中戰死)
張遼 ,(先鋒) 淳于瓊 ,(烏巢之役中戰死)
閻柔 眭元進 ,(烏巢之役中戰死)
鮮于輔 韓莒子 ,(烏巢之役中戰死)
徐晃 ,(先鋒,游擊和, 奇襲部隊 ,) 呂威璜 ,(烏巢之役中戰死)
史渙 趙睿 ,(烏巢之役中戰死)
曹洪(守衛, 官渡 ,) 何茂 ,(投降)
荀攸 王摩(投降)
夏侯淵 高覽 ,(投降)
曹仁 ,(守衛許都) 張郃 ,(投降)
樂進 蔣義渠
于禁 審配 ,(其二子被俘)
李典
許褚 ,(近衛部隊) 劉備(以客將身份參戰)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

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

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

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

前期

官渡之戰曹軍的戰略部署圖冊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

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為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臨沂北)入青州,占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曹操率兵進據冀州黎陽(今河南濬縣東,黃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同時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

從當時情勢而言,這種部署是得當的。

首先,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於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

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都的要津和必爭之地。

加上官渡靠近許都,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

官渡之戰形勢圖圖冊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二月,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占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

劉備軍增至數萬人,並與袁紹聯繫,打算合力攻曹。

曹操為保持許昌與青、兗二州的聯繫,避免兩面作戰,於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速占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

劉備全軍潰敗,隻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

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謀士田豐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致使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

相持

官渡之戰圖冊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

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昌。

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

九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

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

曹軍製作了一種拋石裝置的霹靂車,發石擊毀了袁軍所築的樓櫓。

袁軍又掘地道進攻,曹軍也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粉碎了袁軍的計策。

雙方相持三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一日見運糧士兵疲於奔命,於心不忍,不禁脫口而出,「卻十五日為汝破紹,不復勞汝矣!」

曹操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都,荀彧回信說:「袁紹將主力集結於官渡,想要與公決勝負。

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這是決定天下大勢的關鍵所在。

當年楚、漢在滎陽、成皋之間,劉邦、項羽沒有人肯先退一步,以為先退則勢屈。

現在公以一當十,扼守要衝而使袁紹不能前進,已經半年了。

情勢已然明朗,絕無迴旋的餘地,不久就會發生重大的轉變。

這正是出奇制勝的時機,千萬不可坐失。

」於是曹操決心繼續堅守待機,同時加強防守,命負責後勤補給的任峻採取十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的前後距離,並用復陣(兩列陣),加強護衛,防止袁軍襲擊;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擊敗袁軍,不久派曹仁、史渙截擊、燒毀袁軍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補給困難。

期間,汝南郡黃巾軍劉辟叛變,袁紹使劉備前往相助,又派韓荀鈔斷曹軍西道,皆被曹仁擊破。

江東孫策意欲偷襲許都,卻被刺客暗殺。

奇襲

同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

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

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縛口,各帶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

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

袁紹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一方面派輕騎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高覽率重兵猛攻曹軍大營。

可曹營堅固,攻打不下。

當曹軍急攻烏巢淳于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

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並將其糧草全數燒毀。

張郃、高覽聞得烏巢被破,於是投降曹操,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大軍崩潰。

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也有說是八萬人。

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的實力,為曹操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方僅有曹操和袁紹勢力較大,此戰擊潰了袁紹,北方就無人能和曹操抗衡。

勝敗原因

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使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於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此戰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間的兼并戰爭,雖屬於封建割據勢力之間的爭鬥,但它實現了地區統一,客觀上符合人民的願望。

官渡之戰是漢末乃至中國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曹操與袁紹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

官渡一戰之後,曹操終於一反之前對袁紹的劣勢,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曹操在戰事初期處於劣勢,當中全賴三人為曹操扭轉困局——荀彧、荀攸、許攸。

1、曹操於黎陽與袁紹相持,本欲還兵再作打算,荀攸獻計:「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

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

」曹操依計行事,果然大破袁軍,斬殺顏良。

2、建安五年八月始,兩軍再次相持於官渡,雙方互有勝負。

其後曹操軍中缺糧,適逢袁紹謀士許攸與營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

許攸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3、曹操曾經在交戰之時想過放棄,寫信給許都的荀彧。

而荀彧卻提醒了曹操:「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

戰機就在這時出現。

」最後幫助曹操尋回信心,繼續堅持。

曹操能接納能人之言,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全在於用人之道。

荀攸、許攸皆是人才,獻上計謀,有化險為夷之功;荀彧則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能夠鼓勵和幫助曹操在關鍵時期堅持戰鬥,這是更高層次的人才。

由此觀之,人才的妥善任用應該可說是「一計敵萬人」。

至於曹操,他是一個懂得運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故袁紹兵多也不足為懼,正所謂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調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官渡之戰,狼煙四起

官渡之戰,從建安五年(200)二月開始,到十一月結束,歷時9個月,它是漢末群雄混戰和三國鼎立形成時期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第一次大戰,也是曹操統一北方之戰中最重要一戰,官渡之戰讓混亂的中國北...

袁曹官渡之戰袁紹為什麼大敗?

在今天河南省中牟縣東北五里靠近官渡水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叫官渡橋村。這裡就是1700年前,袁曹官渡之戰的占戰場遺址。現在官渡橋村的附近,據傳還留有當年曹操存放糧草的「草場」和袁紹屯兵的「袁...

官渡之戰經過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焚毀袁軍糧草,使得袁軍喪失鬥志,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曹操...

曹操軍事生涯最會輝煌的一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

歷史之我見——官渡之戰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

官渡之戰真的成就了曹操的基業嗎?

對於中國歷史,三國時期一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劉備,孫權,曹操,公孫瓚,袁紹等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書寫了一段盪氣迴腸的史書。但是作為曹操來看,官渡之戰或許成為曹魏政權基業建立的基礎,自此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