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給劉備出了個大昏招,導致蜀漢盛極而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當中,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在占有荊州的同時,向西攻占了的益州,從此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爭天下的資本。

沒過幾年,劉備在與曹操的漢中之戰,大獲全勝,所據疆土日益擴大,劉備也正式自封為漢中王。

可以說,此時劉備的勢力達到了鼎盛,在氣勢上壓過的曹操,在軍力上勝過了孫權,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曹操聽聞劉備自封為漢中王之後,怒罵道:編席織履的小兒,竟然敢自封為王。

然後準備起全國之兵,與劉備再決雌雄。

此時,司馬懿建議說:「劉備如今勢大,不可輕起大兵,劉備占荊州不還,孫權必然懷恨在心。

可遣使入東吳聯絡孫權,約其攻打荊州,而我們再攻漢中,劉備必然首尾不能相顧。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計謀之後,覺得非常可行,就立即遣使入吳。

孫權念及與劉備交好,猶豫不決,最後決定聯姻駐守荊州的關羽,看其動靜再做決定。

可是,孫權聯姻的好意卻被關羽羞辱拒絕,最終暗下決定奪回荊州,並修書於曹操,約其共同起事。

此時的局勢,可以說對劉備非常不利。

按照此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戰略:占據荊州和益州之後,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親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那麼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可是,此時諸葛亮給劉備的建議卻與《隆中對》中的戰略出現了不同。

當時,諸葛亮建議說,孫權帳下謀士極多,肯定會看曹操的舉動而定,必然不會首先發難,我們只要派關羽從荊州攻打樊城曹仁,讓曹軍膽寒,那麼孫權必然也不會再有異動。

諸葛亮的這個建議有兩大失誤,一就是面對孫權偏向曹操,諸葛亮不但不遣使入吳,以求孫劉同盟修好穩固,而且採取放任的策略(不把孫權放在眼裡),低估了孫權奪回荊州的雄心;二是派關羽主動出兵攻打樊城,必然使得許昌、洛陽等地震動,此時正該是按照《隆中對》所言,劉備要親帥大軍出秦川,攻打關中之時,可是此時只有關羽攻打樊城,而諸葛亮並沒有建議劉備出秦川,試想孤軍冒進的關羽能有幾分勝算呢?

可以說,從日後關羽敗亡,荊州被孫權所奪,劉備勢力由盛轉衰的結果來看,諸葛亮的這個建議其實是個大昏招。

更令人惋惜的是,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起全國之兵攻打孫權,最終大敗而歸,由此喪失了爭奪天下的主動權,只能偏安於益州,難逃覆亡的命運。

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劇的英雄

諸葛亮,徐州人士,早年跟隨叔叔諸葛玄在荊州,叔叔死後就留在南陽耕種。叔叔在世時,曾上過學堂,17歲那年叔叔去世,輟學務農。在南陽郡,白天耕種,晚上看書,因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漸有經天緯地之才,...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漢朝?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劉備方面最重大的戰略失誤之一,這直接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時對劉備方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即在占有荊州和益州、漢中時,「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