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為何沒能率軍統一天下?和他的致命弱點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謀臣,其中我們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崇拜的謀臣當屬諸葛亮,特別是《三國演義》幾乎神化了諸葛亮,更使得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深入人心。

《三國演義》中道出了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空城計嚇走司馬懿,然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為何沒能率軍統一天下?大家都知道,蜀國最終還成為第一個被滅亡的國家,當然關於諸葛亮失敗的原因,肯定是眾說紛紜,但大致應該有3個原因。

首先,則是北伐要道街亭失守,諸葛亮沒有聽從劉備臨終前的勸告,居然派出一個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去守衛街亭,結果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北伐再想取勝,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但在識人用人方面,還是不及劉備,這也是他的致命弱點,也難怪劉備是一國之主。

如果守住街亭,那麼就為蜀漢政權贏得了一個重要的進可攻退可守的隘口,秦嶺以西的廣闊土地都將歸入到蜀漢政權,最終卻失守了,諸葛亮也間接的害死了馬謖。

第二,國內劉禪的昏庸無能,劉備在臨死前,將國家大權托給了諸葛亮,並且希望諸葛亮能夠盡心輔佐劉禪,奈何劉禪卻資質平平,並且貪圖享樂,不理國事,整日聽信宦官之言,遊山玩水。

不僅沒能給予諸葛亮強有力的支持,還有幾次中了魏國的離間計,逼得諸葛亮半途而廢,不僅耗費了蜀漢大量的國力,並且還讓諸葛亮十分心寒。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蜀漢政權的實力相比曹魏政權,還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據史料記載,蜀國是三國中人口最少,地盤也最少的一個國家,僅僅只有益州和漢中這兩塊地區,而曹魏政權基本上占據了整個北方。

在中國古代,人口和地盤就是實力的象徵,因此蜀國的兵力也不會多,不過在諸葛亮北伐時,卻有2次最有可能接近成功。

那便是第一次北伐時,當時魏國處於內亂期間,南蠻也歸順了蜀國,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還在世,劉禪此時還沒有胡亂指揮,只是可惜的是,最終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失敗了。

第二次,公元234年諸葛亮進行第五次北伐,並且經斜谷出五丈原,打的司馬懿不敢出戰,諸葛亮深知長久對峙下去,蜀漢國力肯定不支,於是使用了激將法,送給司馬懿婦人衣服,以此去激怒他。

結果司馬懿卻是一個極其能隱忍的人,絲毫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結果就在長時間的消耗戰中,諸葛亮卻不幸病逝在五丈原,北伐再次失敗。

但千百年來,即使諸葛亮沒能率軍統一天下,但後世仍然認為諸葛亮是古代少有的軍事奇才,並且為諸葛亮北伐失敗找出了眾多的「藉口。

」這或許是因為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對劉備父子竭盡全力,絲毫沒有私心,這樣的人品讓後世十分欣賞。

大家要知道的是,當年劉備臨死前,曾給予了諸葛亮稱帝的資格,如果劉禪不可輔佐,那麼諸葛亮是可以自立為成都之主的。

但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諸葛亮,又怎麼會篡位呢。

筆者認為,諸葛亮失敗的原因,其實和他本人也有很大的關係,大家要知道,當年他入西川的時候,只留下關羽守荊州,最終荊州丟失,關羽被殺,而後來又派馬謖去守街亭,結果街亭也丟了,這說明他的識人用人的能力有所欠缺。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北伐時,明明知道街亭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係到北伐戰役的成敗,結果居然沒有親自去守衛,如果他在如此關鍵的節點上,親自調度兵力,司馬懿必定不能奪取街亭。

當然,當年諸葛亮所定下的隆中對,先拿下荊州和益州,再分兵北伐,最後推翻曹魏政權,可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荊州和益州相隔千里,分兵就相當於分散了軍事力量,曹魏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可想而知,隆中對的戰略決策其實也是有一些問題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自比管樂」有些大言不慚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躬耕隴畝,……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這段話文意淺顯,意思是說諸葛亮在南陽躬耕時,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