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隆中對」所暗藏的真正陰謀原來是這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經三分天下的局勢你怎麼看?曾經戰火連天、硝煙瀰漫,亂世之中,你最看好哪一位?你了解劉備真正的為人嗎?是的,從我們了解到的關於他的信息,我們都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他是一個仁德的人。
那麼,他真的是一個仁德的人嗎?事實上,在這裡我們就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他似乎是一個仁德的人,因為他並非是為了一己私慾而起兵,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生計著想,為了自己漢室的江山不落入他人手中,為了自己身體里純正的漢室血統。
然而,實際上他是一個野心十足的人,不甘落於他人之後。
他的內心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激勵他,那就是要得到天下。
為何會這麼說呢?咱們從他與孔明先生的「隆中對」中就完全可以看出來。
他是一個原本連家都沒有的人,他的整個前半生都過著一種流離而又十分顛沛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態其實可以稱的上是窘迫了,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有雄心,不過他也深知自己的實力完全不能和曹操、孫權抗衡。
諸葛亮在與他分析當今天下大勢的時候,此時的他已經近50歲了,人生已過了一大半,更是經歷了不少,他自己心裡也知道,與他們共存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而不是相爭。
我們從隆中對里就可以看出劉備的真正心思所在,孔明在與他談論天下之勢的時候,就提出了三分天下這個觀點觀點,可是這個觀點本就是劉備心中所想,恰巧又被孔明提出來了。
也就是說,劉備自己不便說出的話,孔明都幫他說了。
他向孔明問計策,孔明告訴他,現在天下不可硬攻,首先曹操兵強馬壯,又挾天子勢力龐大,而孫權所處江東勢力更是盤根錯節,不容小覷,如此一來,就只能與他們共存,而不能相爭了。
共存的最好辦法就是立足於巴蜀,與孫權結盟,然後共同安撫一方百姓,從而光復漢室。
然而,孔明的觀點只是大概地與他分析了現今天下的局勢情形,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方針和政策,但就是這簡單的一席話卻深得劉備的心,究其原因,這本身就是劉備的心裡話。
他想要稱雄,聲稱的所謂的興復漢室什麼的,其實就是一個幌子,畢竟當時漢室並未完全滅亡,皇帝還在,只是實權不在了而已。
等到他光復了漢室,那麼必定他自己就會成為新的掌權者,可是當時的天下並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將希望寄托在了孔明的身上,孔明告訴他,荊州和益州是非常理想的落腳點,可是標榜著仁義的劉備不願意做出這樣不仁不義的事,就在此時,孔明又給了他一個絕妙的理由:那些地方的掌權者不是明主仁義之人,那裡的百姓需要的是像劉備這樣的明君。
於是,劉備在這個理由的促使下,認為自己所有的事都是承接天意、順應民意的,自然就開始做起來了。
因此,後來劉備就把孔明當作了他的發言人,他自己不能說出的,都由孔明來說,也恰巧每次孔明都能知道他心中所想。
於是,他們二人的關係日漸親密起來,劉備也不顧自己結義兄弟的反對,經常與孔明談天論地。
其實,對於劉備來說,能夠稱帝一直以來都想要得到的,也是他礙於種種不能去做的,更是他隱藏的雄心,所以當他得知曹丕稱帝之後,自己也迫不及待地稱帝了。
如此,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本文來源於《武則天說》原創作品,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關注我,歡迎大家的吐槽評論很喜歡你們哦!你們的閱讀是我前進的動力!
劉備能夠割據天下全靠諸葛亮三分之策,如果沒有他就是二分天下
唐朝大詩人杜甫有詩云:「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 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詩的題目叫《蜀 相》,為啥不叫《...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劉備東伐江東是蜀國集團唯一一次創業成功機會,卻沒有抓住
劉備,字玄德,帝王之後。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更是傳為佳話。劉備集團的創業歷程無比艱難,但是歷史還是給劉備了機會。在占領荊州後,奪得益州。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帥大軍進攻漢中,從此踏上了事業的最高峰。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惜蜀漢還是滅亡了
古代三國中有兩位傳奇人物讓世人傳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無疑是對兩位軍師的最大肯定。這二人都有過人的遠見,極高的智商,可謂是三國中「最強大腦」!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苦心經營大家都看在眼裡...
同為劉氏皇族後裔,為何劉秀能輕鬆打下江山,而劉備卻功虧一簣?
劉邦建立天下後,西漢一度非常強盛,可盛世只經過200多年,便遇上王莽篡漢,從此西漢一蹶不振,這時劉秀橫空出世,作為一介布衣平民,他沒有一兵一卒,卻只用了12年,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劉秀開創了東漢...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是誰?魯肅曾經預言三分天下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三分天下」的構想,應該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他對劉備日後的大業所做的規劃,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對》的來歷。只是,這不過是在《三國演義》中的說法,而...
世人皆知「隆中對」,可又有幾人知道隆中對背後的政治陰謀?
《三國演義》中,劉備被描述成了一個仁義播於四海的人,他並非為了天下而起兵,而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為了漢室江山不落入奸臣之手,更是為了自身血統上的責任而戰的。但事實上,劉備其實是一個雄心十足的人...
隆中對背後的政治陰謀!
《三國演義》中,我們熟悉的劉備被刻畫成了一個仁義播於四海的人,他並不是為了天下而起兵,而是為了天下的百姓黎民,為了漢室江山不落入奸臣之手,更是為了漢室血脈而戰的。事實上,劉備是一個有雄心的人,他...